知识点

我国的光照资源(日照时数)分布不均,东南少,西北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①昼夜长短。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多;

②大气污染。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会削弱太阳辐射,削弱地面接收的光照;

③天气。天气晴朗,则日照时数较多(天气晴朗、少云,则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较大);

④海拔。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可以接收更多的太阳光照。

高中地理常考的27种地理效应(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我国光照资源的分布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热量来源。大气的受热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①太阳暖大地: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另一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

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升温后,将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长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得大气温度升高(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量来源);

③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会向宇宙和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会使地面温度升高,即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弱,因此昼夜温差会较大。

高中地理常考的27种地理效应(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图2 大气的三个受热过程


例题

如下图所示,西藏的年楚河河谷地区,所产的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高中地理常考的27种地理效应(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分析年楚河河谷的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答案:①年楚河河谷纬度低,地势高,光照充足;②作物生长期长;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④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精讲精析:(1)分析油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气候)。①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29°N附近,纬度较低,全年日照时间较长;②位于西藏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少,因此光照充足;③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因此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油菜体内有机质的积累;④海拔较高,因此温度较低,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提高油菜的品质。

(2)分析油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河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适宜油菜的生长,自然条件优越。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该地的纬度、海拔等信息,分析该地的光照、热量等条件,以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②分析该地的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对油菜种植的影响。

农作物种植的地理位置(农业区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①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昼夜温差)、地形(平坦/起伏)、土壤(肥沃/贫瘠)、水源(充足/匮乏)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近/远,大/小)、交通(便利/不便利)、政策(支持/不支持)、劳动力(充足且廉价/较少且昂贵)、科学技术(先进/落后)等。

高中地理常考的27种地理效应(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4)

图3 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