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张弛 施总颖

“妈妈,我感觉肚子有点疼。”

一听说孩子肚子疼,家长们的心立马就会揪起来。

可更头大的是:孩子说不清具体哪里疼,有时整个腹部疼,多数为脐周疼;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个疼法,有时热敷、揉揉肚子可缓解,有时不做任何处理,自己就不疼了,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喊肚子疼。

家长们对此疑虑不安,这到底是孩子在撒娇装疼还是真的肚子疼?近日,钱江晚报记者走进了两位儿科专家的诊室,听他们结合临床故事讲述特殊时期儿童这种烦又不能忽视的肚子疼。

孩子每到开学就肚子疼:杭州三年级男孩每周一早上准时肚子疼(1)

每周一出门上学前

三年级男孩“准时”肚子疼

“妈妈,我……难受。”周一出门上学前,壮壮(化名)捂着肚子吞吞吐吐地说。

“不是太难受的话就坚持一下,说不定一会就好了。”妈妈早已看穿他的小心思,国庆 秋假连着休息了9天,这孩子又不想去上学了。

见自己的小伎俩被拆穿,壮壮只好乖乖去学校。

为什么壮壮妈妈对儿子说肚子疼能如此淡定?这就不得不说说开学后这一个月的痛苦经历了。

壮壮人如其名,一看就很壮实健康,但不知什么原因,过去一个月他已经因莫名肚子疼3次请假去医院了。

“第一次来的时候,我详细问了病史,确定没有打嗝、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而且做了B超和血液检查都没啥问题,考虑还是消化不良,便开了点理气消食止痛的中药调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名中医邵征洋教授对壮壮印象深刻。

按理这样的小问题肯定能药到病除,可到下周一上午出门诊时,壮壮却再一次出现,还是老问题——肚子疼。“本来吃了药都好了,会不会是周末这两天乱吃东西又吃坏了?”陪诊的爸爸一脸的焦虑。邵征洋教授又一轮问诊、检查,依旧是没啥大问题,便让按方继续中药调理。

可怎么都想不到,7天后,还是周一上午,壮壮又因肚子疼来求诊。但这一次,邵征洋教授没给他做检查,而是花了二十来分钟时间跟他聊天,谜团终于解开。

9月开学,壮壮升入三年级,跟一、二年级时相比,作业增加了,老师也更严格了,尤其是他最不擅长的数学,上课听不懂,题目解不出,以致见到数学老师都感到害怕。周一早上第一节就是数学课,他想想就紧张,肚子便开始隐隐作痛。

“前两个周一你们都让他请假在家,这次送回学校继续上课,他的如意算盘打不成,以后也就不会心存侥幸。”问诊结束后,邵征洋教授悄悄告诉壮壮爸爸。果然,之后的几周,壮壮爸妈屡试不爽。

孩子每到开学就肚子疼:杭州三年级男孩每周一早上准时肚子疼(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一上学就喊肚子疼的孩子不少见

他们是情绪生病转换成了身体症状

无独有偶!同样上三年级的东东(化名),也因肚子疼的“怪病”几次三番折腾。

往往是到了该去学校的时间,他就开始喊肚子疼,急匆匆送到医院,一系列的问诊和检查,却诊断不出什么。次数多了,爸爸妈妈也开始怀疑:“孩子是不是为了不上学装病?”但每回东东捂着肚子,皱着小脸,爸爸妈妈还是照例带他去医院就诊,该做的检查都做了,好几个内科门诊都看了,这样过去了大半年,东东还是“规律发病”——节假日没事,只要上学就会肚子疼。

东东的“怪病”困扰着一家人的生活,也影响着东东的学习。内科医生建议去临床心理科看看,或许是孩子的心理因素在作怪。

杭州市儿童医院临床心理科张天燕副主任医师为东东进行了一系列专业评估,发现他对于上学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而他的“肚子疼”,就是焦虑的表现,即“心理冲突躯体化”。

身体生病了,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不适。情绪“生病”了,会出现心理症状,但东东转换成了身体症状表现出来,除了肚子疼,还有些人会表现为胃疼、头晕气短等。所以他们不是装病,只是病根不在身上在心里。

一上学就喊肚子疼!张天燕医生说,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临床心理科,这样的孩子不少见。而在邵征洋教授的诊室里,每次出诊都能碰到好几例,尤其是刚开学这段时间更多,年龄多集中在4-9岁。这些莫名肚子疼的孩子,还有的表现为一到吃饭就肚子疼,或是一练琴就肚子疼。

在张天燕医生看来,对这些特殊肚子疼的孩子,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可以先从养育模式以及亲子沟通入手,家长尽量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去批评孩子,建议多倾听孩子,同时要和学校、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课堂表现、人际互动等具体情况,每周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另外,中医药也对这类孩子有一定帮助。就拿邵征洋教授给壮壮开的中药,虽只有柴胡、黄芩、陈皮、山楂等六七味中药,但除解决消化问题外,还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