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袁阔成评书(袁阔成评书就播放到这儿)(1)

哪里有袁阔成评书(袁阔成评书就播放到这儿)(2)

1983年8月,袁阔成在农村演出(资料照片)。

因大面积心脏衰竭去世

评书代表作有《三国演义》《封神榜》等

北京晨报讯(记者和璐璐)昨天凌晨,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因大面积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6岁。袁阔成是第一个将评书艺术从“小舞台”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介推向“大舞台”的人,也是第一个不用道具桌子的说书人。在曲艺界,袁阔成和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并称为“评书四大家”。

袁阔成出生于评书世家,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袁氏三杰”。袁阔成14岁登台,评书代表作包括《三国演义》、《封神榜》、《水浒》、《西楚霸王》等。新中国成立后,袁阔成更将评书艺术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革,形式上从高台艺术转为半身艺术,在武侠书时多用到肢体动作,且惟妙惟肖。内容上,袁阔成还说了《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许云峰赴宴》等脍炙人口的新作,为古老的评书艺术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的新路。1981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录制的《三国演义》成为评书史上的经典。

■和风戏语

袁大师前行,评书留步

当昨天袁阔成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朋友圈里除了哀悼之声,也有人发出“从此再无评书”的“绝望”言辞,前媒体人王毅这样解释说:“有人不以为然,提出反证,人物评书肯定不会消亡。但于我,袁阔成是因阔而成,最后的也是最好的评书已成绝响。这是非常主观的评价,但艺术欣赏不该如此吗?对于70后,评书的初恋自然是刘兰芳的《岳飞传》,之后也有田连元、单田芳、田战义、连丽如、郭德纲等诸位大家,但真正的高峰,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只有袁阔成先生。通俗不难,高雅对评书却非标配,从这个角度说,袁先生于评书,堪比侯宝林先生于相声。既顺应时代潮流,开阔行业眼界,又脱颖同行,成为大家中的大家。艺术家,首先必须是改革者。”

袁阔成先生是非遗传承人,从传承艺术的角度讲,袁先生不仅有继承,更有“传承”,因为传承需要对这门艺术在整体把握之上,还需要找到适合这门艺术的发展之路。袁阔成的评书是伴随很多70后小伙伴度过愉快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尤其是很多男孩子,在那个没有3D电影的时代,通过电波中那雄厚的声音就进入了一个跳脱纸面的无限想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时而紧张地喘不上气,时而又笑得合不拢嘴。文科生秋秋在说起袁阔成时,“那是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评书引导我开启了另一个有趣的模式,语言的魅力让文字和故事在跳舞!”

在今天,影视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将所有想象的空间变为现实,那么评书这样仅靠一张嘴皮子带给观者想象的这门语言艺术该如何找到受众呢?我们的时代发展太快,很多的传统艺术都面临着如何和现在的时代接轨的问题,那时候袁先生的评书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那会儿最年轻的书迷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而今评书艺术又该通过什么样的媒介做何样的改变和推广,是袁阔成老先生走后给我们留下的思考。和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