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绿”“铁路黄”“红马甲”……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坚守,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全力以赴,用心守护着重庆。

有一种守护,叫“荧光绿”!

蓝打底绿马甲(荧光绿)(1)

当前,重庆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在重庆轨道线路、重庆江北机场、重庆北站、重庆西站等枢纽站场,活跃着一个个“荧光绿”的温暖身影,他们便是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轨道支队的执法人员,他们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市民的平安回家路。

近段时间,因疫情防控需要,各大枢纽站场客流量大幅减少,但仍出现“非法营运”驾驶员趁机诓骗乘客上车,故意绕道高价索要车费的情况。执法人员在此期间加大巡逻力度,严查非法营运和跨区域网约车违法行为,并积极依托闭合式管理系统,实施科学布控,精准打击违法行为,保证乘客的合法权益,也避免了疫情通过违法车辆传播,造成防疫漏洞,进一步筑牢了交通枢纽地区道路运输秩序的“安全防线”。

在枢纽站区、轨道交通出入口,这些执法人员还充当“向导”、“调解员”,帮忙指路,兼职翻译、甚至是临时保姆。11月16日,一对年迈的夫妇坐飞机来重庆,下飞机后,这对夫妻没找到究竟从哪个门口出去,又不善于使用手机,正在焦头烂额之际,执法人员主动上前帮助,帮忙联系到接他们的家人。

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让旅客倍感温暖和踏实。

有一种保障,叫“铁路黄”!

蓝打底绿马甲(荧光绿)(2)

“小南垭货运,请组织好今天集装箱的卸车工作,运输货物的汽车进入车站必须测温、查验司机‘两码’和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11月17日9:10,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车务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货运调度员和小南垭站货运值班员通话,提示车站防疫和货运工作重点。

近日,重庆疫情形势严峻,重庆车务段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全力确保管内各站运输安全、客货组织平稳有序。

11月17日上午9时许,一辆辆待装的商品车停靠在重庆车务段永川站货场,长城汽车重庆永川生产基地员工正在对汽车信息等进行最后的核对,固定好装车升降架后,专职驾驶人员将长城汽车开入停留在永川站货8线的JSQ车辆中,等待发往华北地区。

在小南垭站货场,龙门吊正在不断移动,铁路集装箱被吊装、排列得整整齐齐。

同时,为做好电煤运输,保障居民冬季用电,万盛南站结合前期与重庆恒泰电厂质检部对接落实对电煤运输、车站卸车等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力保障电煤运输通畅。

有一种转岗,叫“红马甲”!

蓝打底绿马甲(荧光绿)(3)

“急需志愿者,有没有人报名?”

“我报名!”

“我可以!”

“我参加!”

“我能来!”

从11月11日0时起,渝北区民心佳园社区被划定为临时管控区域,民心佳园居民众多,社区急需大量志愿者,当民心佳园社区发出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罗孝明很快就招募了16名公交驾驶员就地转岗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大家纷纷向社区工作人员说明本人所在单位和个人特长特点,与社区其他居民一起积极成立了有27名的志愿者“小分队”,协助社区开展人员进出查证、验码、测温、登记、配送物资等工作。

志愿者从7:30-23:00都在忙碌,每天收集居民需要什么物资,为居民购买配送到楼下,卡口处进出人员的查验、核实登记,维持现场秩序,引导居民核酸检测等,居民有什么需求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志愿者。

有一种坚守,叫“蓝衣人”!

蓝打底绿马甲(荧光绿)(4)

11月12日,650线路公交82607号车有驾驶员不能到岗。疫情之下,这趟车承担着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要护送医护人员去采样现场。驾驶员雷文波得知情况后,立即主动请缨,成了一名负责接送医护人员的“摆渡人”,并决定暂时住在调度室。

就这样,雷文波开启了“不回家”之路,认真当起了“摆渡人”。每天早上5点,雷文波起床检查车况、给车辆消毒、穿上防护服,做好准备工作后,便前往医院接医护人员。送完后,他又将公交车开回调度室,再次给车厢消毒。到了下午,又准时到采样地点,去将医护人员们接回医院。

“我有个儿子今年19岁,现在在外地读书。”

“他知道你在一线吗?”

“我没有跟他说,怕他担心......但是,就算儿子知道了,我相信他也能理解我们,在这样的时刻,总需要有人坚守,我愿意当这个坚守的人!”雷文波笑着说。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郑三波 范圣卿

编辑:夏洪玲

责编:张松涛

审核:冯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