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1)

先秦儒家义利观作为后世传统义利观的主要理论源泉,其蕴含的“义利并举”的道德价值主张等思想精华对人们的道德判断标准和价值行为选择起到重要的正向引导作用,在历朝历代的社会道德领域中都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影响。

高校期间是大学生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之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所以大学生的道德观很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从而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从总体来说,当前大学生整体道德观还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尤其是表现在当前部分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迷茫这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2)

此外,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方便大学生信息交流与信息获取的同时,其中的一些不良思想也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对先秦儒家义利观中思想精华进行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社会实际。

在赋予其浓厚时代性特点的同时,将其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并通过着重阐释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借鉴价值,为融入工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对策。

希望对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教学工作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培养合格的“筑梦人”提供重要的道德保障。

(一)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作为教育主客体的大学生,其自身是否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关乎融入工作的成败。因此,融入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大学生自身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3)

1. 提高大学生自身对不同义利思想的辨别能力

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削弱了自身对于不同义利思想的辨别能力,从而使得部分大学生自身的义利观产生偏差。

因此,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提高大学生自身对不同义利思想的辨别能力。

第一,要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不良义利思想的抵抗能力。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社会中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极易受到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义利观念。

因此,面对种种诱惑,大学生应该要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用自身坚强的意志力抵制不良义利思想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4)

第二,要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义利思想的辨别能力。当前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义利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封建残余思想,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诚然传统义利观中存在着一定的糟粕,但是其内含的优秀义利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

2. 尊重大学生在融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在融入过程中,作为教育主客体的大学生,在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只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应当充分发挥作为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体作用,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学习融入内容,进而达到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预期和目标。

其次,在融入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还要增加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以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开展融入教育,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5)

最后,尊重大学生在融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代表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可以自由随意的发展,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道德品质为发展目标。

在此前提下作为教育主客体的大学生才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 塑造大学生自身“见利思义”的正确义利观

先秦儒家非常重视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在孔子看来,坚持“见利思义”是成就道德人格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大学生,要塑造自身“见利思义”的正确义利观,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要经常反省自身的道德行为。通过对自身道德行为的深刻反思,获取自身对道德行为的是非选择的反馈情况,以此来洞察我们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正确的义利选择。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6)

第二,要树立远大的道德志向。不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

第三,要做到“克己慎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内心的欲望。

第四,要坚持“知行合一”。大学生只有把对“见利思义”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的将“见利思义”思想内化为自身的义利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二)加强融入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教师在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当着桥梁的角色,其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融入工作的顺利开展。

但就当前实际的融入工作而言,部分高校还缺乏专业的教育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入工作的开展,因此应当加强融入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

1. 教师要先学先行,提高自身的传统道德功底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7)

担负着传道受业解惑重任的教师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主体。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对教学成果的好坏有着极大的关联。

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使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那么担负这一教学工作的教师首先就应当具备深厚的传统道德功底。

教师在融入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讲授先秦儒家义利观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思想看本质,要结合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思想来剖析先秦儒家义利观中义利思想产生的原因。

在充分研究先秦儒家义利观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性的前提下,运用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先秦儒家义利观中的道德资源充分融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中。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8)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先学先行,提高自身的传统道德功底。首先,对从事融入工作的专职教师来说,提高其自身的传统道德功底是取得良好融入成果的前提,因此,专职教师可以利用其职业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来接触有关于传统道德的知识。

例如通过高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途径来深化对传统道德的认知水平,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的运用到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融入教育不应当只是局限于专职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中,在大学生的专业课内容中也应当有所体现,这就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传统道德功底。

专业课教师一般都关注于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但这只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不能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

因此,专业课教师可以以办公室为单位组成传统道德文化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座谈会,探讨学习成果,提高自身的传统道德功底,从而在教授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使其接受道德上的教育。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9)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担,更肩负着引导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道德观的健康发展。

高校阶段是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中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要把教书育人和修身立德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道德观念,做到以德立身,对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道德经(如何将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10)

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根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含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应当也是高校教师学习和提升自身道德境界的主要源泉。

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必不可少。教师应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资源融入自身的道德观念中,并外化为自身高尚的道德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发展产生积极地引导,使大学生认同包含先秦儒家义利观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道德思想,进而推动先秦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