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娟

北有“朝阳群众”,南有“衡阳群众”。

群防群治队伍千千万。在耒水河畔,就有一支4.1万余人组成的大队伍,他们是覆盖了各年龄群体的一支重要的社区治安力量,被称为“平安守护人”;他们火眼金睛,坏人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他们“爱管闲事”,谁家有困难,绝不会袖手旁观;他们是社区邻里的“熟人社会”,专搭“连心桥”来处理纠纷,增添温情……平凡又特别,勇敢又温暖,他们就是“衡阳群众”耒阳的志愿者们。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1)

警力有限 “衡阳群众”无穷

“我在聂洲住了50多年,这一带很熟的,突然冒出二三十个陌生面孔,我当即就生了疑心,赶快打了110报警电话。”就在上个月中旬,我市公安成功端掉聂洲娱乐城的一个赌博窝点,抓获疑似赌博人员29名,而提供线索的正是住在附近的谢幼成,“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2)

记者还了解到,这个被端掉的赌博窝点“开工”还不到三天,这足以说明,“衡阳群众”的嗅觉和眼神是多么的灵。

自创建“衡阳群众”品牌工作以来,我市不断创新群防群治组织发动形式,初步建立起了一支4.1万余人(仅含已实名在册的志愿者)的“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队伍,逐步推出并叫响了“聂洲大爷”、“五里牌大妈”、“水东江阳光行动志愿者”、“蔡子池劝导队”等群众组织品牌。上述群众组织品牌的创立,不仅形成了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强大合力,而且成为我市创新群防群治组织发动形式的得意之作,如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且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从点滴小事中发现异常、发现苗头、发现线索,然后为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蔡子池办事处副书记殷常永一语道破了 “衡阳群众”的力量所在:“‘衡阳群众’对居住区的环境和周围的居民都比较熟悉,而对一些陌生人和奇怪事则往往保持警惕,犹如网格化管理中的无数条触角,能够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捕捉到很多有用信息,特别是在治安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3)

前不久,市综治办负责人自豪地称,“衡阳群众”已经成为我市群防群治工作的特色品牌,吸引了大批居民、志愿队伍、妈妈团等群体的积极参与。仅一个多月,就收到群众举报的线索800多条。

群策群力 亮出 “文明范儿”

“要凝聚正能量,把文明创建、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整合到‘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中,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其中,汇聚各方合力,确保‘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成效。” “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上,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罗琼要求 “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中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4)

一纸令下,全市上下掀起阵阵“衡阳群众”品牌创建热潮。3月10日,一场由市委宣传部主办,首批“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代表共百余人,在耒水河畔开启一系列的创建活动。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5)

市文明办副主任陈伟就是首批“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代表之一,在他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沓沓厚厚的花名册,他告诉记者,在耒阳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中都有“衡阳群众”的参与,名单中那些“衡阳群众”参加了湖南春季乡村旅游文化节的志愿活动,那些在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中表现突出得了优秀,他都一清二楚,如数家珍。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6)

“在耒阳,‘衡阳群众’并非具体指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而是一个参与广泛的志愿者群体。他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有的可能是商场或小区的保安,有的可能是跳广场舞的大妈,还有的可能是其貌不扬的晨练路人。”陈伟说道。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7)

4月12日,双洲村“衡阳群众”配合高速收费站,对高速公路附近居民进行安全宣讲;

4月21日,东鹿社区“衡阳群众”沿耒水而上,清理“母亲河”;

4月底,东江社区“衡阳群众”连续2天,将社区范围内的卫生死角进行全面大清理;

5月1日晚,兴竹村“衡阳群众”深入农家院,宣讲扫黑除恶知识和扶贫政策;

5月13日,新联村“衡阳群众”到敬老院帮助清理院内陈年垃圾……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8)

在水东江街道工作人员黄海妮的手机微信里,“水东江‘衡阳群众’阳光行动群”特别活跃,几乎天天都有“事情”发生。黄海妮告诉记者,一个多月时间里,办事处开了招募会、培训会、动员会、调度会、推进会……一时间,水东江的“衡阳群众”队伍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网格满员”,在质量上也有了“质的飞跃”。“这‘衡阳群众’队伍的日益壮大,也为水东江文明创建和平安创建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水东江街道党工委书记陆冬生在微信群里为“衡阳群众”工作点赞后,和记者说道。

台前幕后 于无声处奉献点滴

如今,在耒阳,“耳聪目明”“嫉恶如仇”“神通广大”“火眼金睛”“爱管闲事”成为“衡阳群众”的标签和名片。我们的衡阳群众,厉害了!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9)

63岁的谢大叔,是耒阳群英路附近的一名“管事”积极分子。每天戴上“衡阳群众志愿者”的红袖标、穿着印有“衡阳群众”的红马甲,在社区、街道站岗巡逻,已经成为了他的“固定工作”。“您干嘛的呀?您住哪栋楼?您做什么工作的?”警惕性特别高的谢大叔,用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时时刻刻观察着社区情况,任何“蛛丝马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今年4月,谢大叔在社区巡逻时,看见一小区二楼冒着烟雾,有心的他,两步并作一步就敲开了房主的门。原来因近期雨水天气多,衣服难干,房主用烤火炉烘衣服不慎起火了,幸亏谢大叔来的快,正在前厅睡觉的房主这才发现起火了,并和谢大叔一起扑灭了火。“我当时想,如果打119,肯定会耽误时机,火势会无法控制,索性就拿起盆子泼水救火……”谢大叔如是说道。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10)

谢大叔是该片区“衡阳群众”志愿队的小队长,平时也是“交通劝导员”“市容纠察员”“安全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更是附近小学的“护学岗”成员。“街坊邻里信任我,也听我的,所以每次忙起来,我都感觉自己发光发热,特别有劲!”谢大叔不无自豪的告诉记者。

衡阳群众在行动短大赛(厉害了我的衡阳群众)(11)

除了这些在街头巷尾戴着红袖标、穿着红马甲的可爱又可敬的大爷大妈们,如今的“衡阳群众”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在耒阳,许多村(社区)干部也被同化成“衡阳群众”。5月10日中午,水东江街道鹿峰社区干部梁瑞利在一小山路口处,发现一位流浪汉衣着单薄地躺在水泥地上,身旁堆满了垃圾袋。梁瑞利上前询问,发现老汉神智不清,身体虚弱,无法起身。便为老汉买来吃的、喝的,担心流浪汉发生意外,又拨打了120电话,将其送上了救护车。

在耒阳,有人专门为“衡阳群众”写了一首顺口溜:“衡阳群众好,啥都难不倒,不管大爷或大妈,不管年少不年少,只要有需要,立马一声到!” 在耒阳,人人都可以是“衡阳群众”的一份子,人人也都应当为社会文明和治安贡献一份力量。“衡阳群众”头顶的闪耀光环,是由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于无声处,默默奉献的点点滴滴汇聚而成。这样的光芒,不妨让它更灿烂些。

[责编:梁昕]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