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前忌口(健康科普堂献血前后的饮食禁忌)(1)

献血前忌口(健康科普堂献血前后的饮食禁忌)(2)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亲朋好友聚会难免要整上一桌子好菜小酌几杯,自觉不自觉地“每逢佳节胖三斤”。事实上,每逢节假日,无偿献血初筛的不合格率都会居高不下,比平日里要高出一倍以上,乳糜血和转氨酶这两项指标便是挡在成功献血前的拦路虎。乳糜血和转氨酶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对我们的健康又有什么危害呢?

献血前忌口(健康科普堂献血前后的饮食禁忌)(3)

一、乳糜血

食物中的脂肪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变成细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当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时,血浆由清澈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变成乳白色或混浊状液体,称为乳糜血,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

献血前忌口(健康科普堂献血前后的饮食禁忌)(4)

在高脂、油腻饮食后,人体摄入大量脂肪,小肠对脂肪类食物进行消化,通过一种被称为乳糜管的特殊淋巴管对消化后的脂肪进行吸收,脂肪呈胶状物的状态悬浮在乳糜微粒中。乳糜通过淋巴系统运输,进入胸导管,从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般在餐后30分钟左右,血中的乳糜微粒浓度会开始增加,正常情况下会在1-2小时达到峰值。某些脂类代谢异常或者甘油三酯偏高的人,乳糜血的现象会持续3-4个小时甚至更久。

乳糜血的形成大部分是源于生理性原因。即油腻饮食后血浆中的脂蛋白大量增加所引起的血浆组成成分的改变,从而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降低血液流速。虽然偶尔出现乳糜血不能作为判定健康与否的依据,但是长期的乳糜血则会使心脑血管的负担加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罹患风险,引发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血管栓塞、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疾病。

控制乳糜血其实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改善饮食习惯,少吃油炸、烧烤和高脂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瓜果,多运动、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这样便能让我们的血液重新“干净”起来。

二、转氨酶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是人体肝脏这个“化工厂”正常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肝脏的一个晴雨表。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都是肝功能测试的重要指标。

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情况,造成肝细胞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

ALT正常值为0-40单位,一般认为,如果ALT血清值超过正常上限2-3倍,并持续两周以上,表明有可能存在肝胆疾病。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因为转氨酶过高而在初次筛查被淘汰的献血者们,常常会问出一个问题:我的转氨酶这么高,是不是我肝脏出问题了?

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的一个指标。仅提示人体可能存在肝细胞受损的情况。出现转氨酶升高不必惊慌,有可能只是一过性升高,在一段时间后复查即可。但如果出现转氨酶长期升高,则需要完善其他肝功能检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如果在检测前有熬夜、饮酒、感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或大量进食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肝细胞一过性损伤,引起转氨酶一过性升高。通常可以在调理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如果转氨酶长期存在升高的现象,则提示身体可能存在肝脏病变,如: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

身体健康不容忽视!建议大家饮酒适度,注意休息,切忌暴饮暴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本期专家】

献血前忌口(健康科普堂献血前后的饮食禁忌)(5)

李晓宁,沈阳中心血站(辽宁省血液中心)成分科副主任护师。从事输血工作23年,具有丰富的采供血及成分血制备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

献血前忌口(健康科普堂献血前后的饮食禁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