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边一辆自行车式的水果摊主,到二环道水果批发市场体量最大的进口水果批发商,如今张俊敏经营着30个档口。12米厢货车装的水果,她一天卖十几车。

入行30多年,这位水果批发商女老板都有哪些经商故事和生意经呢?

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文图

小伙第一次摆摊卖水果(郑州女子13岁摆摊卖水果)(1)

张俊敏检查水果质量。

13岁摆摊卖水果,如今一天卖十几车水果

在万邦水果批发市场,从凌晨三四点,到下午两三点,大车小车进进出出,买水果卖水果的人忙忙碌碌。

张俊敏在万邦水果批发市场经营着30个档口,即便是淡季,平均每天也能销售十几辆12米长厢式货车的水果。

和很多白手起家的故事一样,张俊敏也曾经推着自行车在路边摆摊。

张俊敏13岁下学,就跟父母学着摆摊卖水果了。

20世纪80年代的水果摊,多是一辆大杠自行车,后座上带两个篓,在人流量多的路口支个摊就能卖。

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骑着自行车去进货,郑州周边有啥好吃的当季水果,她都门儿清。进完了货,就到国棉六厂附近卖。

那时做生意的好像是社会地位低,说出去不好听,但挣钱却比上班的工人挣得多,一天若能进几十块钱的货,卖完能挣几百块钱。

辛苦自然是不用说——就拿卖菠萝来说,削皮儿时都是徒手抓的,手指头经常被扎破流血。

小伙第一次摆摊卖水果(郑州女子13岁摆摊卖水果)(2)

张俊敏向河南商报记者展示水果质量

从夫妻档到200多名员工的商贸公司

摆摊卖过几年水果,与同样是摆摊卖水果的老公结婚后,夫妻二人不再摆摊了,转做了水果批发。

1992年是张俊敏水果生意的转折点。这年,郑州最早成规模的水果批发市场——二环道果品市场建成,张俊敏和老公成了市场里最早的一批商户。

1997年以后,张俊敏的生意开始以销售进口水果为主,她将火龙果引入河南市场的第一家商户。

2012年,万邦国际批发市场建成。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张俊敏搬至万邦。现如今,张俊敏在万邦市场开着一家商贸公司,经营着30个档口,经营面积达4000多平米,员工200多人。

小伙第一次摆摊卖水果(郑州女子13岁摆摊卖水果)(3)

张俊敏和员工检查水果质量

不见面也能与供货商合作十几年,靠的是诚信

作为万邦市场规模数一数二的水果批发商,张俊敏的生意经就是“诚信”。

上世纪90年代做批发的时候,与果农交易都是现金,从果农那儿收的水果要用火车托运。

“那经常都是身上带着大量现金去给老公送钱,路上都是提心吊胆的。”张俊敏回忆。

有一年张俊敏老公在南京进货,张俊敏白天从郑州到南京给老公送现金,晚上搭乘火车托运车厢回郑州。在途中,与一位火车托运的工作人员聊着水果生意。

后来,那名工作人员去广西开了家公司,成了张俊敏的供货合作伙伴。

这些年合作比较顺畅了,货款走银行也方便了,中间两家有十几年没见过面,双方都讲诚信,从不拖欠。

小伙第一次摆摊卖水果(郑州女子13岁摆摊卖水果)(4)

张俊敏检查水果质量

对水果有了感情,也不觉着累

张俊敏看着偏瘦,中短头发,透着干练。

“做水果生意的人都是全年无休,越是节假日生意越忙。”

“干批发这些年,过年都是在市场。”

“大冬天,在面包车空调口蹲着都能睡着。”

忙与累从她口中说出都是那么淡然,可能真如她所说:“30多年了,对水果生意有感情了,累也不觉着。”

采访中,张俊敏的女儿师晶晶一直在旁协助,解释妈妈说的话,补充表达。

从张俊敏口中得知,郑大毕业的师晶晶去年开始回公司帮着打理生意。

张俊敏的30年,从推着自行车摆摊卖水果,到水果买全国卖全国。

下一个30年,水果怎么卖?或许在师晶晶身上能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