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茂

很喜欢沈从文先生的一篇散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其中一段话让我感同身受,“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较大的关系。”

我的家乡盛产稻谷,水自然是少不了的。距家约500米,有一条河,曰苟家河。人民公社时期组织百姓在下游修了一座翻水坝,坝体用青石筑成,十分坚固。为了方便通行,人们在坝顶每隔半米安放一块方形青石,枯水期很容易跨过去。水量丰沛的季节,流水从石墩间喷涌而出,水声激荡,声震两岸,胆小的只能从下游的石桥绕行,胆大的则一跃而过,所以石墩又被俗称为“跳磴子”,倒是非常形象的。

在河水常年冲刷下,翻水坝十分光滑,是洗衣服的绝佳去处。家乡多雾,晾晒衣物不易,如果是晴天,就会见到身着鲜艳服装的大姑娘、小媳妇一字排开,或挥动紫色的棒槌,或揉搓花花绿绿的衣物,一边还摆着龙门阵,说些不想让男人们听到的闲话。我那时还小,经常随母亲去水坝上玩,母亲洗衣服,我就和小伙伴脱了鞋坐在石墩上,把脚伸进水里。

有一种鱼叫“繁条子”,喜欢成群聚集在水坝边,觅食时露出细小的嘴,密密麻麻一大片,恰如竹筛子的眼。洗衣服的人越多,繁条子就越多,我估计它们在吃皮屑。因为当我把脚放进水里静止不动时,就有繁条子围上来啄我,感觉有无数根银针轻触我的皮肤,麻酥酥的非常受用。稍一抖腿,鱼群倏忽而去,很快它们又聚拢到脚边。这种鱼似乎很喜欢挑逗人的耐性,所以又被称作“骚繁子”。繁条子状如长长的垂柳树叶,有薄薄的流线型身子,游动时疾如闪电,要抓住它非常困难。繁条子很少有超过二两的,肉少鳞细刺多,没有人喜欢吃,渔民捕上来也会随手扔进河里,结果使它的种群十分庞大。

近年,听闻家乡的饭店喜欢把骚繁子裹了面糊炸,做成凉菜,大受食客欢迎。当年食用油金贵,不可能有这种吃法的。骚繁子是水中精灵,承载了我的童年记忆,如今被人炸了吃,总感觉有点怏怏然。

每年盛夏,在骄阳如火的中午,父亲常到河边叉鱼。鲤鱼、黑鱼、白鲢,父亲总有收获,带回家给母亲,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一顿红烧鱼。野生鱼肉质坚实,味道极鲜美,我后来喜欢吃鱼,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当时生活非常困难,我和弟弟又是长身体的时候,极度缺乏蛋白质,鱼是很好的动物蛋白,营养价值极高。我们兄弟能有好身体,多亏了苟家河的鱼鲜。

不涨水的时候,苟家河水波不兴,清澈见底。鸬鹚、白鹳在水面上下翻飞,突然一头扎进河里,迅捷地抓住一条鱼,一边扇动翅膀,一边踏浪滑行,快速起飞,眨眼间消失在群山间。翠鸟则蹲守在茂密的柳枝或者陡峭的石岩上伺机而动,瞅准目标后,一个俯冲叼起小鱼虾,再从水面如蜻蜓点水般凌波跃起,疾速飞回藏身处享用美味。转瞬间波平如初,真是“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我疑心武侠小说里的绝世轻功“凌波微步”就是受翠鸟猎食的启发。成群的野鸭在水面逡巡,搜索到猎物时,哧溜一下钻到水下,再从两三丈远的地方冒出来,嘴里多半会有鱼获。

儿时玩的小河为什么没水了(忽于水底见青山)(1)

苟家河由东向西流淌,在我家附近形成了一个S形大湾。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水常年冲击北岸,形成了长约100米、阔约20米的沙地,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夏、秋季,我们常去玩沙,河沙质地细腻,几乎没有石子,偶尔可见的小型贝壳也十分光洁。我们光脚踩在沙滩上,干爽温暖的细沙摩挲着脚掌,再从脚趾缝间滑出,酥酥的、痒痒的,很让人受用。

阳光没遮没拦地照着,远山如黛,两岸是碧绿的稻田,河堤上树叶低垂着,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淡雅的草木香。燕子在空中飞速掠过,喜鹊在洋槐树上喳喳鸣叫,村舍里鸡鸣狗吠,不时传来耕牛的阵阵长啸,夹杂着大人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河水如一面镜子,由近及远倒映着垂柳、白云与山峦,真真切切是“忽于水底见青山”。

男孩子当然少不了下河戏水。河水由浅入深,但深不过两米,很适合初学游泳的小孩。沙地往下就是泥岸,河泥爽滑,不断从趾间溢出,凉凉的、腻腻的,加之水的浮力,让人有一种晕晕乎乎、飘飘欲仙的幻觉。

我什么时候学会游泳的?不知道!何人教会我的?也不知道!只记得喝了许多河水,幸好水质洁净,我并没有闹肚子。当时没有救生圈,更没有教练,跟在大孩子后面狗刨就行。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知道什么是蛙泳、仰泳、自由泳。因为我的泳姿太不雅观,还被城里的同学吐槽。但我的水性很好,可以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水面上。

游泳难免遇险,好在大家能相互救援,我救过别人,别人也救过我,但这些事我都记不得了,唯独有一次成功的自救如今依然历历在目。有一年,苟家河涨大水,淹没了水边的柳树,大水多日不退。我跟别人学潜水,一头钻进了树杈间,卡住了脖子,我极为恐惧,有一刻我甚至以为自己不行了,但求生的欲望让我憋住气,用力掰开树杈浮出水面。

现在想来,我能死里逃生,主要因为大自然的眷顾,让我卡在相对柔软的柳树杈中,如果是别的硬木,根本没有活命的机会;次要因素则是经常游泳提高了肺活量,给自救赢得了时间。

后来,我离家读书、工作,听人说苟家河被污染了,不能游泳了。再后来,国家搞“长防林”工程,整治污染,苟家河又清澈如初。很想再次看到“忽于水底见青山”的美景,很想再去苟家河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