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的时候,坦诚相待是我们应该要具备的品格。
然而,坦诚相待,并不是要求我们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和盘托出告诉别人,对遇到的每个人都要掏心掏肺。
无论你跟别人聊什么,诸如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事业、兴趣爱好,甚至是心事秘密等,最好的方式,就是“逢人只说三分话”。
有时候你的真诚,往往并不会换来真诚;有时候你的友善,也不会换来对方的友善。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不太熟悉的人时,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掏心窝子地跟他们相处。如果你这么做了,说不定你很有可能“受到伤害”。
这就是自我保护的聊天机制。
并不是所有真诚都是值得的
与人交往,真诚是必不可少的品格。
但由于人性的复杂多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压根不知道对方真实想法。所以,这时候“真诚”的态度,就应该要变为“有限度真诚”了。
例如你是一名产品经理,去参加聚会。期间你遇到了另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
你们很投缘,对于公司的见解有很多相似之处。借着自己酒酣耳热之际,你把对方当成是可以说真话的对象,说出了自己所在公司未来计划要开展的新业务,诉说自己的压力。
你以为这种分享,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有多少实际案例表明,这种“老实”的行为,已经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从而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处境呢?
无数上当受骗的故事和泄密事件,往往都是来自于当初的“我真诚待你”。
没错,把自己的心掏出来,这代表你对他人付出了真心,而不是虚伪得说什么话都要掩饰、抗拒。
但真正能够跟我们“真心换真心”的人,并不会很多。有时候,我们的真诚,他们一点都“不在乎”。
有时候我们看似对方好像在真心对待我们,却难保对方心里有其他的目的。这时,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利益,我们就需要降低真诚的程度。
这就是“有限度真诚”了。
该聊些什么话题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很多话题最好都不要主动去触碰。一旦过分涉及到这些地方,说不定就很容易“引火自焚”了。
有哪些话题不应该拿出来讨论的,如:
1,家庭财富;
2,个人情感;
3,宗教信仰;
4,政治倾向;
等等。
谈论这些话题,都属于我们的“隐私”。
对于心术不正的人,这些话题说不定会让他们找到我们的“痛脚”,而对于一般人,说这些话不是让别人心生鄙夷或者嫉妒,就是很容易引发冲突。
一旦你和对方聊天要聊到这些事情时,你就需要“有限度真诚”了。不是让你说假话,而是真话不全说,有所保留。
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交浅言深”。
当然,即便对方对我们并没有任何威胁性,我们也要懂得掌握聊天的“尺度”。因为完全坦诚,什么都说,只会减少你的个人魅力。
试想一下,刚开始跟一个人交谈,为了获得对方的好感,或者为了表现自己,你就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的情况,急着跟对方分享自己的成长足迹和生活经历,甚至连自己的情感历史都恨不得告诉别人,这样直言不讳的倾诉,只会适得其反。
先不说别人对你这些事情没有兴趣,即便有兴趣,在你还没有完全了解对方的前提下,你这些分享,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站在听话者的角度思考,面对一个还不是很熟悉却急不可耐和自己分享隐私的人,你会觉得对方是傻还是有什么企图呢?
这些分享,并不会引起对方的好感。你只有结合对方的情况,在适度去分享自己的隐私,才会换来共鸣。
例如你乘坐高铁,跟对面的人聊天。聊着聊着,发现对方喜欢摄影,那么根据这个话题,你就可以分享自己一些跟摄影有关的小故事,例如给女生拍照的时候,由于拍不好,惹到对方生气。
这种分享的作用,一来是为了扩充话题,二来就是为了让对方知道,你是真诚跟他聊天。
这种”真心“,不是你强加给别人的,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适当释放出来。
因为如果你一开始什么都拿出来跟别人说,这种做法跟你什么都不跟别人说,一样都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试想一下,当你跟这样一个人聊了几次之后,对方什么事情你都知道,你还有兴趣跟对方聊天呢?毕竟对方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事情,你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也就是说,适当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很重要。
构建自己的神秘感
受欢迎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可以继续深挖下去的魅力。
你很想进一步去了解对方,但总是没办法获得全部的了解。于是在你心理,就会形成一种期待,从而希望更好地认识对方。
好比”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讨论得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当然就是画中人的身份以及她的微笑了。
由于不了解,由于给人神秘的感觉,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让人浮想联翩,所以我们才有兴趣继续探寻下去。
否则一上来,你什么都说了,别人也就没有兴趣跟你相处下去。
事实上,纽约大学的司各特·巴里·考夫曼博士研究发现,明确收到来自于你的兴趣信号时,对方会高兴一时,但很快就会适应了。
如果你的兴趣信号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你的个性特质罩上了一层纱,那么对方就会好奇,不断思考,最终被你吸引。
所以,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透明人“,那只会让人失去交谈的欲望。
试着让自己看上去很难了解那样,然后偶尔释放一些对对方感兴趣的信号,这样反而能够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激起交往的兴趣。
那如何在交谈中把自己变得神秘一些呢?
你最好按照以下三个法则去行动。
第一,适当透露你的情况。
刚开始跟别人相处,不要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所有情况和盘托出。你可以简单地交代几句,但具体的内容,就不要详细去说。
例如你从事网络运营的工作,你可以说你的工作性质是什么 ,但那些涉及到公司操作和合作的事宜,就不要详说了;即便说,简单一两句就行。
那怎么算是“适当”呢?
就是围绕着主题的外围去说,而核心部分,就不要去触碰。好比你可以说你失恋,但你和恋人之间的具体争吵,除非是好朋友,否则就不要深入去讲述了。
懂得给自己“留白”,才是聊天的聪明之处。
第二,根据关系的变化逐步透露信息。
你可以跟好朋友诉说衷肠,但你未必适合跟父母说某些心里话。
同理,跟别人相处,过分保护自己很难建立社交关系,而什么都拿出来说,又对自己不好。那么,这时根据自己与对方关系的变化,逐步透露自己的信息,就比较适合了。
有时候社交是一种“信息交换”。你给出一些信息,而换来对方一些信息。
刚开始跟别人接触时,我们不要过度自我防卫,适度透露一下自己的信息,可以换来对方信任感,而又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
他:现在的压力越来越大了,有时候生活也不容易。
你:对啊,很多人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家庭又要养,房子又要还贷款,有时真的喘不过气来。我就是其中一个。
这段话,你就给出了一些自己的信息,但又涉及过多的信息。这种在安全区的聊天,很容易提升你们的关系。
第三,聊一些自己以外的事情。过多聊自己的事情,除非对方对你感兴趣,否则不应该将话题集中在自己身上。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可以拿来聊天的。
你可以谈运动,谈饮食,谈工作,谈人生,谈社会,谈读书,谈娱乐,谈时事等,针对某个话题,彼此交换看法,说说自己的观点,不仅可以给别人塑造出你的“知识形象”,还能够通过你对于事情的表达,了解到你的思想和个性。
这种方式,就比单纯去聊自己,更能够塑造出神秘感。你觉得自吹自擂自己很厉害,会获得别人的认同,还是通过你在第三方的做事方式,体现出你的厉害呢?
当然就是后者了。
在交谈的过程当中,慢慢展露自己的一部分,适当隐藏自己的另一部分,让别人循序渐进地了解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认识你,这样跟你建立的关系和认知,会更加真实和牢固。
言语是了解一个人的重要窗口,只有措辞得当、进退有度,才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
所以,真正也应该有一个“限度”,不管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还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兴趣而适当隐藏自己,我们都需要懂得“逢人只说三分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