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竹妈是资深育儿小编,阅读了很多育儿类书籍,脑海里有满满的育儿知识,但我依然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短板:一个能听懂大多数话却不爱开口的2岁女儿。记得我妈回忆我小时候:一岁多开始会说话,一说话就说得特别溜,三岁的时候坐在自行车上看到大白鹅,就自顾自地背诵了骆宾王的《咏鹅》。但很遗憾,女儿似乎没有遗传到我的语言天赋,2岁的她,还只会几个很简单的词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面面……虽然,有句话叫“贵人语迟”,但我依然笃信:0-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家长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更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如下,竹妈想跟大家分享我接下来的努力规划,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建议,帮助我们竹也小朋友更快把话说好,甚至能逆流而上,成为一个语言小天才。

孩子在学校不爱说话怎么沟通(家有不爱说话的2岁女儿)(1)

计划一、加大话语输入量

《发展心理学》指出:孩子在1岁半时,能说50-60个词语;2岁时,进入句子爆发期,开始说复合句;3岁时,能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汇,并且掌握母语的基本发音。而0-3岁,则是孩子学说话的最关键阶段。如果父母不重视这3年,以后可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达到别人正常的水平。

就目前的情形,很明显我们竹也还远没达到说复合句的水平。虽然她偶尔会自言自语说一大堆话,但这些话都不是真正的语言,而我们也没有时间“等”她自己学会了,接下来我们要加大对孩子进行的话语输入的数量,让孩子接触到足够的词汇量,为下一步的语言输出打好基础。

我们要跟孩子说更多的词语,借助生活场景、社交场合、绘本图书,让孩子能够将词语和物品联系起来,明白更多词语的含义。

孩子在学校不爱说话怎么沟通(家有不爱说话的2岁女儿)(2)

计划二、家长先“好好说话”

反思孩子2岁前的语言教育,我们在家的时候都能尽可能陪伴孩子,放下手机跟她多说话,但可能存在语句相对复杂、语速过快的问题,导致孩子听不懂、学不会。接下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表达的技巧。

跟孩子交流时,尽量着重于眼前的事情。借助实物和语言的结合,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学得更快。比如在家可以指着桌椅告诉宝宝:“这是桌子”、“这是椅子”。

跟孩子交流时,我们尽量语句短,语速慢,话语多重复。如此让孩子听得更明白,记得更清楚,说话也更不会含糊。比如叫孩子宝宝时,慢慢发这两个音,语言节奏把握住。

孩子在学校不爱说话怎么沟通(家有不爱说话的2岁女儿)(3)

室内照片中,积极的年轻女子穿着米色休闲毛衣,梳着马尾辫,和年幼的女儿坐在餐桌旁,用手机打字

计划三、借助绘本的力量

竹也小的时候,对书本并没有特别的感觉,还喜欢撕书本。经过竹妈一段时间的“演戏”:一回家就捧起书看,一看书就好像很开心、一本书可以看很久等等,她现在对书本有了一定的兴趣。我打算入手几本语言训练的启蒙绘本,每天下班后抽出半小时的时间,给竹爸轮流给女儿进行“一对一”教学。

之前曾给女儿买过《小猪佩奇》的系列绘本,因为她喜欢看佩奇的动画片,所以我给她读绘本的时候她也似乎听得津津有味。我一定要抓住她现在喜欢绘本的关键期,多陪她一起读一读有趣的绘本,鼓励她开口,让她明白表达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我的努力能得到回报,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哦!竹妈先谢谢大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