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朋友都知道,出身卑微、相貌平庸的安陵容一直不得宠,后来在甄嬛的帮助下,凭借一曲婉转柔美的《金缕衣》,终于俘获圣心,且受宠多年。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1)

唱一首曲,就变成了宠妃,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事实上,这是有历史原型的

唐朝就有这么一位传奇女子,从青楼歌妓,一路扶摇直上,成为唐宪宗专宠十余年的秋妃。而秋妃唱的这首曲,正是安陵容所唱的《金缕衣》。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2)

这首《金缕衣》,是《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一首乐府诗,但作者已不可考。有些人认为是秋妃,也就是杜秋娘本人所做。但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杜秋娘并非作者,而是唱得最好的一位。

唱得有多好呢?短短28字的一曲《金缕衣》,就让封疆大吏拜倒石榴裙,更让唐宪宗一见倾心,直接由歌妓纳为“秋妃”,无儿无女却专宠十余年。现实生活,真的比电视剧更精彩。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3)

最励志的“升职记”

唐德宗贞元元年(791年),润州(今江苏镇江)的一位普通官妓,为一名姓杜的官员,生下了一个女婴。

这位姓杜的官员,也只是一个始乱终弃的主。当朝廷的提拔调令下来的时候,就里立马抛弃了官妓母女二人。

无依无靠的官妓,无处托养孩子,只能带着孩子回到了青楼。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杜秋娘。

都说人各有命,的确如此。有人含着金钥匙长大,有人却只能从小沦落风尘。杜秋娘的人生起点,可谓是低得不能再低了。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4)

荧幕上的“杜秋娘”

但是谁能想到?15岁,杜秋娘竟然凭借一首乐府诗《金缕衣》,就俘获了浙西观察使李锜的芳心。年过半百的李锜将她收为侍妾,且疼爱有加。

从歌妓到侍妾,这对从小在青楼长大的杜丽娘来说,算得上“完美转身”了。不曾想,一年后(807年),李锜起兵造反,被唐宪宗李纯镇压、削籍、处死,家属女眷统统入宫为奴。

命运起伏本是常态。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打不垮的能力,后者却徒剩低头认命的力气。

杜秋娘能利用的资源并不多,颜值 嗓音 《金缕衣》是她最大的法宝。于是,某次御前歌舞,杜秋娘又献上了这首《金缕衣》。

唐宪宗听完之后,龙颜大悦,立即册封她为秋妃。当时的杜秋娘,还不到20岁。短短几年间,她就凭借仅有28个字的《金缕衣》,一路扶摇直上,从青楼歌妓,到朝廷命官的侍妾,再到天子宠妃,俨然是最励志的“妃子升职记”。

十余年后,宰相李吉甫建言唐宪宗充实后宫,唐宪宗就只说了一句:“我有一秋妃足矣。”能专宠十余年,可见杜秋娘并非等闲之人。

有人说,我无法驾驭我的命运,但我可以与之合作。杜丽娘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十分精通“合作”与“借势”,将十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华丽转身”的资本。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5)

最唯美的“劝时歌”

关于杜秋娘的故事,史料记载十分有限,主要来源于大诗人杜牧五言长诗《杜秋娘诗》

杜秋娘的传奇人生,和她的聪慧可人紧密相关,但其中也有《金缕衣》的大功劳。从诗作本身而言,虽然只有28个字,却不得不说是一首佳作。好曲衬佳人,杀伤力必须爆表。

它能入选《唐诗三百首》,就是一个力证。《金缕衣》是《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能入选《唐诗三百首》的,都是“千里挑一”的好诗。

《唐诗三百首》共选诗人77位,诗作313首。这77人的313首诗,是从5万多首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能在这里占一席之地的,必须是唐诗精品中的精品。

那么,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

从内容上看,《金缕衣》是一首“劝时歌”,劝人“莫负好时光”。

珍惜时间,可谓是老生常谈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很朗朗上口,但都比不上《金缕衣》唯美。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这就像一个妙龄少女,用灼灼的眼神看着你,一再殷勤致意,盼望着你振奋、盼望着你作为。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唱到这里,口吻一下子从温婉妩媚转到热情急切,仿佛在热情、大胆地鼓励你振作、鼓励你欢乐。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6)

从形式上,《金缕衣》回环往复的结构,也会让唱曲更加悦耳动人。

第一二句全用“劝君”开头,都用了“惜”字,句式更是一模一样。

但意思上却截然相反。第一句劝人“莫惜”,不要珍惜那么珍贵的金缕衣。第二句则劝人“须惜”,务必要珍惜宝贵的少年时光,

诗怎能如此重复呢?可是恰恰是句式重复,而意义又截然相反,才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

同样的,第三、四句也高度重复。“花”出现了两次,“折”更是出现了三次。而内容也截然相反。

前一句说“花开”,后一句说“无花”。前一句说“须”,后一句说“莫”。形式上的重复,但语义上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前两句“须惜少年时”的另一个说法。

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结构,实在令人觉得荡气回肠。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7)

杜牧在五言长诗《杜秋娘诗》中曾如此描绘杜秋娘唱《金缕衣》的样子: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手持满满的一杯酒,唱着《金缕衣》,何等旖旎、何等妩媚。当年的李锜和唐宪宗,肯定就是在这样的灼灼眼神和殷殷致意中,为之一振。

杜秋娘为何能够凭借《金缕衣》多次俘获芳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8)

最精准的“成功秘诀”,无非“做好准备”而已

杜秋娘的故事,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我认为,成功和失败的区别,或许不是运气好不好,而是准备得好不好。

人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往往是,机会来到了眼前,却跟它失之交臂。

《金缕衣》并非杜秋娘独创,会唱《金缕衣》的肯定不止杜秋娘一个人。而能给李锜和唐宪宗唱曲的,肯定也不止杜秋娘一个人,

机会明明向很多人敞开了怀抱,为何只有杜秋娘一个人实现了“华丽转身”?

古代青楼女子最喜欢的诗人(她从青楼到后宫)(9)

我想,归根结底还是,机会就如同风,对能利用它的人,是动力。反之,它就是一阵普通的风,吹过就消失了。

所以,与其哀叹命运不好,不如沉下心来,苦练内功。

机会,永远只留给准备好的人。希望,你会是下一个!


今日话题:你认为成功路上,运气重要还是实力重要?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交流。

文/wen子哼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