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的时期,中美贸易战已经持续将近2个多月了,经过多次调整,目前中国对美国产进口汽车关税上涨至40%。虽然目前林肯、福特、凯迪拉克还基本死撑原有价格体系,但也只是暂时的。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1)

中美贸易战对于市场格局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来正享受消费升级的福利,销量处于上升期的美系进口车不料受到了直接的政策波及,这自然是广大“美系性能控”不愿看到的。

美系性能车是你的菜吗?

“美系性能控”是个稍有些小众的词汇,常见于资深车迷的圈子。车友可能立马想到车界大咖“38号美系性能控”——李天杨老师,不过在节目中38号并没有主打美系车内容。本文把广义上的美系性能控,定义为不只追求性能车,也包括一般的美国家用车。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2)

(领航员)

美系车,准确的说,原汁原味的美系车有什么特点?性能强!在老一辈车迷的印象中,美系车有些“傻笨粗”,够快、油耗高、做工糙,几乎跟同级日系车是两个极端,可驾乘体验真心叫一个舒服、直爽、酣畅!美系车之所以有这样的特征,是由美国人壮实的体格、不拘小节的性格,以及较高的生活水准决定的,北美宽阔平坦的公路更是美系车大展雄姿的基础条件。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3)

(翼虎在同级中动力是最大亮点)

美系车在核心技术方面主打两点:同级“过剩”的动力,稳固扎实的底盘。在那个“大自吸”的年代,美系车的排量动不动达到数L,扭矩动不动上三、五百牛·米,这还是非性能车的数据,一脚油门的推背感大家可以想象。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4)

(8.4L的道奇蝰蛇)

美国资源丰富,也注重人权,美系车的用料很扎实,车身很安全。为了追求驾乘舒适性,美系车通常底盘做的很稳,不过操控未必比得上欧系车。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5)

(科迈罗RS和福特野马)

至于美系性能车,那大家的印象应该更深刻了。车迷朋友估计都看过《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里面各种美式肌肉车让人目不暇接,炫酷、能跑、结实,每一辆都有着属于它的脾气,深受直男喜爱,一脚油门后狂暴的快感似乎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6)

(野马车主聚会)

可惜,美系车普遍不便宜且不太好养,小毛病多、不省心,在全球其他地区内不是很受待见。所幸中国市场体量和规格逐步升级,有些消费者对注重体感舒适的美系车情有独钟。而一些“家里有矿”的年轻人,要追逐个性、炸街,不少成为了美系性能车的拥趸。

美系进口车命运多舛

去年,在消费升级、车市需求多样化的刺激下,凯迪拉克中国市场销量占全球一半(含合资车型),福特野马年销量同比增长35%,林肯销量大涨近7成,原本属小众的美系进口车在华形势喜人。要不是政策所限,在增长率方面,“美式高端皮卡”估计在国内还有不小的突破。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7)

只可惜造化弄人,中美贸易战给了美系进口车当头棒喝。美国车企大本营绝大多数都在本国,厂家关税上涨到40%,它们为了维系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力竞争力,基本都在尽可能的苦撑着,利润锐减,可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本土化将是美系车日后的主题

不过可喜的是,虽然美系品牌的本土化战略相对德日品牌显得迟缓,但是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上个月,特斯拉敲定中国建厂计划,林肯明年国产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按照目前的形势,通用和凯迪拉克国产化的比例或将大幅提升。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8)

针对产品本身,随着时代的变迁,美系车要是一直不改变,边缘化乃至企业破产就是命中注定的事。这些年,美系车在保留自我品牌基因的基础上,呈现融合,同质化态势。比如福克斯号称挂着“美国品牌的欧洲车”,还有科鲁兹争议不断的欧洲血统。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9)

特别是常年稳居销量前三的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应该是最没有美国味儿的美系品牌,“特供车”凯越实际上就是韩国车,最新的英朗直接全系三缸!令人感慨。

毕竟,更主流的消费者觉得车买来是开的,而不是玩的,性能可以没那么强,但是使用成本必须要得到优化。当然,这些血统不纯的所谓美系车跟进口美系车是两码事,也不为真正的“美系性能控”所认可。只是,当年美系车企实在扛不住消化关税上涨的成本,无奈涨价之后,纯正美系车离目标受众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如果合资和国产车型同堂销售,到时部分情怀粉也不得不转投合资的怀抱。

美系7.0队列(放眼当下美系性能控)(10)

车叔结语:很遗憾,如果没有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成熟的中国市场能够吸纳更多的美系进口车,更多的“美系性能控”也能入手梦想的座驾,这一类人群肯定是不断扩大的。但现实是没有如果,美系车在华的处境不容乐观,以后要是摩擦升级,国民反美情绪上升,那本身竞争力有限的美系车将更加难过,这可是有先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