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加翻译(文言文专栏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中考考点汇编)(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一、原文呈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课文翻译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三、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2.本文体裁是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四、字词句翻译

(一)重点字词

有仙则名 名:出名

有龙则灵 灵:灵验

是陋室 斯:

惟吾德馨 馨:品德高尚

苔痕阶绿 上:爬上

谈笑有鸿儒 鸿儒:大学者

往来无白丁 白丁:老百姓

可以调素:不加装饰

丝竹丝竹:代指音乐 乱:使......扰乱

案牍案牍:代指公务 劳:使......劳累

孔子云:何之有? 陋:简陋

(二)一词多义

1.之

①无丝竹乱耳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②何陋有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往来

往来无白丁 往来:表示交往的人

②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往来: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3.是

①斯陋室 是:判断词

②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是:这个

4.名

①有仙则 名:出名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作动词,说出

(三)词类活用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2.无丝竹之乱耳 乱: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3.无案牍之劳形 劳: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四)古今异义

1.

例句:山不

古义:在乎,动词 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2.馨

例句:惟吾德

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今义:芳香

3.调

例句:可以素琴

调:古义(调弄) 今义:调动

4.形

例句:无案牍之劳

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

5.鸿

例句:谈笑有鸿

古义:大,渊博 今义:书信

6.丝、竹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管、弦乐器 今义:丝,丝绸;竹,竹子

(五)文言句式

1. 倒装句

何陋之有(应为“有何之陋”)

2.对偶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偶)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

五、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7.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六、课文理解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全文分三层。

答案:①开头到“唯吾德馨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点明文章主旨。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反映作者的高雅追求。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运用类比点明“陋室不陋”。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唯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3.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陋室不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4.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所以是这个句子。

5.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7.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9.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1.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3.《陋室铭》描写陋室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答: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14.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俗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15.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唯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唯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七、中考研究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

(一) 陋室铭 (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

A.何陋有 B.公与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醉翁意不在酒

7.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

8.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

答:

9.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5分)

【答案】

6. C

7.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8. 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江苏苏州)

阅读《陋室铭》,完成6--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 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苔痕阶绿,草色人帘青 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可以调琴 吴广爱人(《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

A.无案犊之

B.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C.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其心志(《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而举例分析。(2分)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

【答案】

6.B

7.C

8.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军

不陋。

9.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