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豆瓣网友: 西门不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捣蛋鬼的日记读书分享 豆瓣日记:妖怪爱捣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捣蛋鬼的日记读书分享 豆瓣日记:妖怪爱捣蛋

捣蛋鬼的日记读书分享 豆瓣日记:妖怪爱捣蛋

本文来自豆瓣网友: 西门不庆

更多有帮助和启发的好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豆瓣”

“熊孩子”的说法出现之后,捣蛋鬼、调皮鬼的说法便日渐式微,现在几乎难得一见。小时候,做了调皮捣蛋的事情,往往会被责骂成调皮鬼。语言嬗变的背后,其实是文化与社会的变化。生长于古典社会里的妖怪,在现代的生活空间日益逼仄。

在农业社会里,以捣蛋、捉弄人为乐趣的鬼怪,很是常见。如日本著名的妖怪河童,常常上岸来,做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如果有人受伤,河童会送一些草药,以示歉意。

河童是诞生于中国的妖怪,是河伯或水虎的子孙。河伯在中国遭到驱逐之后,便沿着江流而下,到了日本。在中国,河伯是掌管河流的神仙,性情凶狠,以吃人为乐。

到了日本之后,河伯性情温和了许多,形象也为之一变。他长着绿色的身体,如五六岁小儿般大小,力气很大,喜欢和人扳手腕。河童头顶着一个储水的碟子——里面的水干了,性命就危矣。不过,也有品行不端的河童,喜淫乱,会把人捉到水中溺死。

河童是百鬼夜行里的一员。百鬼中还有好些喜欢捉弄人的鬼怪。比如觉,就是住在山野里的妖怪,以恶作剧为乐;再比如貉,它羡慕人的生活,常化作和尚在寺庙里修行。化成和尚的貉,面容身段,甚至是待人接物都与常人无异。

那么,人们是怎么知道和尚是貉的呢?答案是尾巴。貉常常会忘记把尾巴收进去。人们一瞧,道袍下面有只茸茸的尾巴,心里就明白了,这和尚是貉。不过,人们并不感到害怕,也不去点破,就看貉学着人样的生活,笨手笨脚,颇有一番趣味。

喜欢恶作剧的鬼怪,几乎都是由动物变化而来,尤其是小型动物。它们没有老虎、狮子、毒蛇等的杀伤力,出现的田野里、出现在村庄里,最多就偷偷鸡鸭,并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熟悉之后,它们也不怎么怕人,仿佛是一名邻居。古时娱乐活动不多,生活单调,这些小动物无疑是调剂品。所以,调皮、捣蛋的鬼怪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温情想象。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产生依赖的情感。对人依赖,对周边的环境依赖,也对生活里常见的动物依赖。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对动物进行归类——有攻击性的、会伤及人命的,就是坏的;没有什么攻击力和毒性的,就是好的。

就在十多年前,我家那边还流行着四脚蛇的传说。四脚蛇并不是蛇类,乃是壁虎或小蜥蜴。虽然被归属于“蛇”,但它们是好的、善良的。因为四脚蛇咬人了,会给人送草药。送得是什么草药?没有人清楚。

如今想起,大概是孩童顽劣,对生命没有感知,玩耍小动物的时候,手脚不知轻重。捉到蛇——蛇是“坏”的——或乱棍打死,或开膛破肚。四脚蛇是“好”的,小孩儿自会手下留情。

这是朴素的自然教育。

说捣蛋鬼。狐狸除了化作美人之外,也是喜欢调皮捣蛋的。一般而言,狐狸喜欢住在旧房老屋里。他们常常会作祟,让人不敢近前去。若是有大胆人不怕呢?那就以恶作剧来吓之。

明朝万历年间,粤人书生王昶上京赶考。在半路里,借宿于文友家。文友家里头的西边,有个厢房,看上去甚是雅致可爱。王昶想住到厢房去,不料却被朋友阻止了。

朋友说:“不是我不肯,那边实在是没法住人。从去年夏天起,那里就常常发生怪事。请了法师来驱除,也无济于事。”

王昶向来有胆量。又听人说,鬼怕正气,便不顾朋友阻止,住进了西厢房。他厢房里的家具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不像是荒废已久的模样。

夜晚,王昶在烛光下读书。正入迷处,忽然有团泥巴摔在桌前,把他的书糟蹋的乱七八糟。王昶朝四周一望,门窗紧紧关闭,四寂无声,并无人影。

王昶静静地等着,过了许久,并没有声响。于是,他再次拿起书来——刚张口,泥巴就从天而降,砸中了他的脸。

王昶说:“哪里来的妖怪?我一介书生,满身正气!还拍你不成?”他洗干净脸后,书读得更起劲了。妖怪似乎被他气势所震慑,寂静无声。王昶读书至三更,方才睡前。

第二天一早,王昶起床。一照镜子,吓了一跳。镜子里的人,乌漆墨黑,不知是谁。过了一会儿,王昶才反应过来,那是他自己。原来,妖怪趁他睡着,在他脸上乱涂乱画。

王昶心中渐生悔意,当初不该不听友人的劝。

王昶本想换房子,但转念一想,自己住了一晚就受不了,那是要遭人笑话,面子上挂不住。他赶紧洗好脸,从厢房出来后,遇见了友人。友人问他,是否有遇到事情?

王昶说:“昨夜良好,没有异常。”

中午,王昶偷偷出去,到道观里寻访法师。有一位法师,是张天师的后人,法力甚高。王昶到了道观,把情况跟张天师一说,恳求驱妖的方法。

张天师沉吟一响,说:“无妨。住在西厢楼里的是一只狐狸。它以为你要霸占它的地方,所以感到生气。它本性良善,只是修行不到,不能开口说话,只好用这个手段,来驱逐你。你今晚睡的时候,朝四周作揖,说明自己只是借住几天,还请方便。狐狸喜欢吃肉,你买几两猪头肉,一壶好酒,准保太平。”

王昶如张天师所言,果然,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桌子上的肉,肉、酒被清光。此后,王昶时不时买酒卖肉,招待一番狐狸。夜晚,王昶心中苦闷,亦会跟狐狸诉说。只是狐狸从不现身,王昶不知它是否在听。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王昶得离开了。他收拾好了行李,临走之前,颇感不舍。一个多月来,狐狸仿佛是他的老友,陪他度过漫漫长夜。王昶朝空中拜了一拜,说:“胡兄,你好酒好肉,料想你是男子。姑且称你为胡兄吧。如今,我就要离开,上京考试,不知前途如何。多谢你的招待,但愿胡兄不忘长夜里的知心人。”

此时,空中忽然出现一声呜鸣,很是感伤。紧接着,一根粽子落在王昶跟前。王昶料想是狐狸送给他的饯别礼,便拿起来,说:“谢谢胡兄厚爱。”

到了明年,皇榜发布,王昶高中,进士二十九名,授官秦城知县。王昶忽然明白,粽子原来是高中之意,心中对狐狸充满感激。

更多有帮助和启发的好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