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己亥猪年的“形象大使”,不该没有一个人,那就是《西游记》中九齿钉耙打天下的“俺老猪”——猪八戒。

在所有的“八戒”形象中,名头最响、最让大家拍案叫绝的cosplayer,非马德华莫属。

2019北京台春晚,73岁的马德华重新扮上猪八戒,为观众送上春节祝福。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1)

戏曲出身的马老先生为了这个节目,还特意学习了一段RAP

马德华从37岁开始演《西游记》,至今已经过去了36个年头。

36年来,不管是六小龄童扮演的“猴哥”,还是马德华扮演的“八戒”,都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中。

最近,“大师兄”六小龄童陷入舆论风暴,也牵出了一段段西游往事。马德华在他的自传《悟能》中,也记录了西游途中的酸甜苦辣。

化妆似上刑拍摄时险象环生

1982年,37岁的马德华进入《西游记》剧组。

马德华说,《西游记》拍完30多年了,每当回忆起拍摄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心里依旧是喜忧参半。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2)

“我们拍摄时真是险象环生,我骨裂过,被马踹过,不会游泳下河差点被冲走,如同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记得杨洁导演曾说‘咱们的拍摄历时六年,总是可以遇难呈祥,这难道不是冥冥中有佛祖保佑吗?’”

别看镜头里的师徒四人灵动逼真,但幕后的痛苦却只有演员才能深深地体会,六年下来,因为受的罪太多,马德华不仅没胖,反而瘦了不少。

在拍摄《三调芭蕉扇》一集时,有一个镜头是猪八戒和孙悟空腾空追赶牛魔王。那时马德华就想,自己常年练功,要是掉下来就把耙子一扔,手一按地滚过去。

但是,真飞起来的时候根本没时间想,“妖精,哪里跑!”这五个字还没说完,马德华就重重摔在地上,“那时候保护我们的就是地上铺的几个纸箱子和一层挺厚的海绵垫,还好,我有一个硅胶大肚子,摔过不少次,只有一次比较严重,进了医院,所幸没有大碍。”

还有一场《弼马温吹火烧八戒》的戏,因为道具师的汽油倒多了,一股热浪直扑马德华的脸颊,尽管戴着面具,他的眉毛、睫毛还是被火燎掉了。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3)

这些突发的皮肉之苦还是小事情,更难的是每天的化装,在马德华看来,那才是真正的酷刑。

原著中,吴承恩对猪八戒的描写是:“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杨洁导演不喜欢这样的妖怪造型,她提出猪八戒和孙悟空的造型必须拟人化,要有神,猪八戒要可爱、孙悟空要美。

当时剧组的化装师是北影厂大师级的化装造型师王希钟,他决定用一种叫硫化乳胶的东西做造型。先用石膏在演员的脸上倒出一个模子,模子上再用石膏扣出一个凹模,在凹模上做一个猪八戒形象的模子,灌上硫化乳胶,放到烤箱里烤,乳胶面具要烤得均匀,等干了后再上色。

在拍摄的六年时间里,炎热的天气对马德华来说最是煎熬,因为他戴上假肚子后,像是高温天气在身上又盖了几层厚厚的棉被。

有一天,化装师刚拿出他的假肚子,大家就闻到一股难闻的馊味,原来,假肚子的乳胶上长出了大片的霉斑,可是马上要开工了,导演便下令:“别管那东西了,赶紧穿上开拍了。”

化装师只能在发霉的肚子上涂了一层油彩把霉点遮上,马德华穿上了长了毛的肚子,开始拍摄。

比化装还要恐怖的是“修装”。所谓修装,就是把半截面具从脸上掀起来,用酒精棉球把里面全擦干净,之后再拿刷子蘸上胶水,像刷墙一样用胶水把脸上刷匀。

这还不算完,还必须要拿扇子把胶水扇得干一点,才能再安回脸上,修完一半脸再修另一半。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4)

师徒四人中,猪八戒和孙悟空需要贴脸。那时,他们每天早上起床到达拍摄地点,在化妆室门口闻着硫化乳胶的那股刺鼻味儿,就要做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谁也不愿意先化。

假耳朵、假猪脸都是用胶刷在脸上的,每天晚上卸妆,从脸上撕下去的时候,感觉就像皮与骨肉的分离。

这一撕就是六年,每天都要体验一次揭皮的感觉。脸上、耳后长年累月地刷胶,早已经痛痒难忍。特别是夏天,有蚊叮虫咬,加上皮肤出汗,一上胶,火辣辣地疼,汗顺着面具流到嘴里又咸又涩,脸上经常起痱子,又疼又痒。

卸装时用劲太大,直接把皮一起撕下来,那种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马德华也因此留下了后遗症,脸庞一侧的皮肤是黑色的。

有一次,因为脸上的胶水没卸干净,差点要了马德华的命。大半夜,熟睡中的马德华被一块枕巾粘住了整张脸,睡梦中的他憋得满头大汗、面色青紫,一口气上不来就差点憋死了,他想想都后怕。

由于每天都得戴着假脸,从上了妆开始,为了不影响妆容异位,马德华就不能正常进食了。

那时候剧组的人员吃中午饭时,“八戒”和“猴哥”就像难兄难弟一样躲在旁边,饭香飘过来,两人的肚子不自觉地咕噜咕噜叫,马德华摸着肚皮咽口水的样子真的是“八戒”附体,让大家笑个不停。后来剧组为了不刺激他俩,都要快速地、隐蔽地吃盒饭,让二人少受点折磨。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5)

师徒情深,与大师兄情同手足

央视版《西游记》拍摄时间长达6年2个月,马德华说,拍到后面时,他们师徒几人都达到了一种“情之所至”的状态。

“比如我们进了一间屋子,一进门看见一个座位,我就自然而然地抢先几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这个时候猴子就跳到我的身后,拽着我的耳朵说:‘呆子,师父还没坐呢。’我揉揉耳朵说:‘你这该死的弼马温,这是我给师父占的地儿,你一边儿去!’类似这样的情节都不是剧本上有的,全是我们即兴表演的。”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6)

马德华与唐僧“师父”也有着深厚的情谊。

沙僧的扮演者之一刘大刚说:“演和尚都要光头,马德华从小在戏曲团体长大,除了唱戏好,还练就了一门好手艺就是刮头。1998年拍续集时,每天早上都是他给我刮头,由于条件限制,用的是剃刀刀片,挺吓人的”。

饰演第一位唐僧的汪粤说,当时唐僧需要把头发刮掉,但是刮头发太疼了,马德华便想出一个主意,就是帮他把下面的头发刮掉,上面的不刮,这样戴上宝冠一点也看不出来。虽说是少受了一点罪,但汪粤也落下个“锅盔和尚”的绰号。

猴哥给八戒过生日也成了习惯。2018年,马德华的生日又是和猴哥一起度过的。

马德华回忆说自己原来没有过生日的习惯,有一次在云南保山拍完戏后,六小龄童过来说:“呆子,咱们今天别吃饭了,出去转一转吧。”

那时候保山特别闭塞,没有多少户人家,他带我绕着山路走了半天,到了一个小食铺说:‘咱们今天在这儿吃点吧。’我就看见演员于虹提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当时她和金莱正在搞地下恋情,我一见她来了更不知道这个猴子在耍什么把戏。没想到于虹笑着说:‘德华大哥,我俩一块给你过个生日。’说完他俩一边拍手,一边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在云南的那段时间,正是马德华的人生低谷期,能够有人记着自己的生日,那种感动温暖极了,事后马德华说:“金莱,我感谢你,今后不管你怎么对我,我都拿你当一辈子的兄弟!”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7)

主演之中,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已经先人一步,于2009年离开了大家。

在闫怀礼生命的最后时刻,大家能到场的全到了,而且大师兄六小龄童先到。他见老闫正处于弥留之际,便大声对他讲:老二和老大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有点堵,马上就到。在二师兄马德华和师父迟重瑞到了之后,闫怀礼看到了他们才舍得闭上了眼睛。

在闫怀礼的葬礼上,众人几度落泪,叹息失去了一个曾经的好兄弟,失去了一段最值得回忆的过往。

《西游记》后,很难接新戏

其实,除了饰演猪八戒外,马德华在《西游记》中也客串了白毛猴、强盗、山神等十多个角色,都是演什么像什么。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8)

但是,《西游记》还是让观众把马德华与猪八戒混为一体,他若想再次突破,重新塑造别的人物,“难于上青天”。

马德华坦承,自己的心情从开始有些失落,到后来的平和接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观众能喜欢、能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演员,演过猪八戒,那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在《西游记》之后,马德华也想着多尝试其他类型角色,“为此我主动见了很多导演,他们对我扮演的猪八戒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但由于这一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所以,大部分导演认为我已经很难再适合其他的角色了。经过很多次这样的见面后,我的心里不是滋味。可以说,我是成也八戒、败也八戒。”

有一次,一个“太监”的角色有意让马德华来演,他把动作表情都设计好了,可是制片方一看他是“猪八戒”就说算了,因为他们看了全笑场了,根本没法入戏。

有几次,因为对剧中的角色非常感兴趣,马德华想怎么也得争取一下,就向导演要了剧本,“我仍然保持着拍《西游记》时的习惯,在拿到剧本后会亲手抄写一遍,以求一字一字地加深自己对于人物的认知和理解。

”虽然把前期工作做得很详细,可马德华却依旧被剧组以各种理由婉拒。“马德华说,演过“猪八戒”后,便很难接到别的角色了。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9)

直到有一次马德华去黑龙江参加一个活动,他和陈道明分到了一个房间,“道明跟我说:‘马兄,我建议你以后接戏的话二号都不要接,只接一号角色。’我突然想起自己很难接到戏的那段日子,回道:‘道明,咱俩不一样,你是科班出身,从开始拍戏时你的实力就得到了认可,接一号能撑得住,而且你的形象好,我这形象去扮演戏里的一号角色还是很吃力的。另外,我是戏曲演员出身,需要不断去学习影视上的东西,我应该做的是不管这个戏份是轻是重,只要能够勾起我的创作欲望,我就应该接下来。”

当马德华说完这番话后,他自己的胸中也豁然开朗了,“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那迟重瑞扮演了唐僧,章金莱专注于孙悟空,我演的猪八戒这个角色让观众喜欢、记得,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演猪八戒,懂得人生

用六年时间演猪八戒,也让马德华在这一角色上取得真经,“拍完《西游记》我有一个感悟,人要快乐,在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得有一个信念,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在马德华看来,猪八戒是幽默、滑稽、大智若愚的。

“猪八戒的那种接地气的性格其实是最真实、最善良的,毫不矫揉造作。他的身上有着每个普通人的影子,正因为大家在猪八戒的身上看到了那种不完美,看到了他很懒,有拖延症、贪吃、好逸恶劳,在情欲和事业上很纠结,才让更多人喜欢上了猪八戒。猪八戒这个人物是最有人情味的,最像一个普通人。”

《西游记》的拍摄为马德华带来了很多收获,更让他懂得了人生。马德华称,猪八戒这个角色是《西游记》里最丑的,最开始因其被刻画成又懒、又贪吃、又好色的性格特点,所以,老百姓开玩笑时也常用猪八戒来比喻他人长相不好看,或者好吃懒做。

其实,猪八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体,老百姓身上大大小小的缺点、毛病它都有,同时老百姓身上的优点与美德,它也具备。

“每次师徒产生分歧,猪八戒虽说要回高老庄,却一次没回过。在最危难的时候,说回去也不过是热闹热闹嘴。但你瞧这猴儿没有,它从不说回花果山,却回去了三回。”

此外,在唐僧师徒取经的团队中,唐僧总给人一种懦弱的感觉,但他的意志力最为坚定,所以最终成佛;孙悟空一往无前、战天斗地,没有怕的时候,有着大无畏的精神,所以它也能成佛;沙僧兢兢业业,成为了罗汉;白龙马任劳任怨、忍辱负重,成为菩萨。然而,只有猪八戒最后被封了“净坛使者”,负责清理供坛上的剩余瓜果,虽然说不上圆满,但是他比其他人活得自在潇洒。

猪年春晚有一点没有配齐(春晚不该没有他)(10)

在马德华看来,为什么猪八戒无法成佛,是因为其代表了欲念。

“每个人都有欲望,如果不得以控制便会发展的很可怕,而且也正因欲望无法彻底消失,故猪八戒无法成佛,所以,拍完《西游记》,我便把一些非分的欲念,在生活中不断消掉。”这也是马德华悟出的人生之道。

在表演境界上,马德华也从“二师兄”角色中受益匪浅。

“我还是小学员时,我师父就对我说过,戏台和世界一样,没那么多英雄好汉,但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只要你用心去演,丑角也有他的可爱之处。”

马德华说,这正是自己塑造猪八戒的信条,所以这一辈子,他时刻自省,查验自己演戏是否符合规矩。

“比如,‘甘愿做男二号,但永远用男一号的标准来诠释男二号’、‘不能把角色演脏了’、‘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极致’等都是我遵从的艺术精神和理念。”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