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显现都是内心的投射,你看到美就成为美,你看到魔就变成魔。

如何重新设置你自己的潜意识(如何唤醒您的潜意识)(1)

老子崇尚“无为之治”。他认为,无形生有形,所有的外在显现都是内心的投射。外在表现出来的,都是内在具足的,这是符合于道的;若是只有外在的形式,而没有内在的具足,这是不符合于道的。不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着相”的,会给我们带来诸多阻碍。

你没有看花时,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这花

的颜色便一时鲜明起来,由此可知,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我们看到的“相”与我们的心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认

为的”客观“其实是一种幻觉,并不存在绝对的客观。

“外在的显现都是内心的投射”

我们来举个投影仪的例子。投影仪映射到幕布上的画面,都是投影仪器中本来就具有的内容,若是我们想更换幕布上所呈现的画面,就需要更换投影仪器中的内容。若是我们不去更换投影仪器中的内容,而想要更换幕布上面的画面,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说,想要改变外在的现象,就要从内在的本质上去改变;只是在现象上面做努力,是无法改变任何状况的。

外在现象我们可以理解为果(果实的果),内在本质我们可以理解成因(形成果实的种子),所以想要改变果的势态,就要从因上做努力。不然就是徒劳,就不能达成想要达成的结果。

如何重新设置你自己的潜意识(如何唤醒您的潜意识)(2)

老子就是想告诉我们,执着于外在的相,只能徒增无明烦恼障,并不能解决任何的事情。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道的规律下运行不息的,所以想要让事物按照自己的意识去运行,那就要与道合一,自己也按照道的法则去做事。

因此,有道的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要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人民的温饱;减损人民争名夺利的心志,强健人民的体魄;要使人民没有伪诈的心志,没有争名夺利的欲念;使那些智巧之人,也不敢肆意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政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老子并非是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始终都是围绕按照道的法则去做事,告诉我们与道合一的好处是什么。若是他是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他就无须也告诫统治者们要按照道的规则去治理国家了。

老子是悟道的人,他只是将自己悟道后的感触,对于道的理解用语言描述出来了而已。只是文字有局限性,理解大道不能只着于文字相,是不能用我们的头脑所能理解的,而是要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它。

你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你内在的投影

当你把一切都清理转化的时候,你达到的那种境界就是通达的。这样我们再去接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法门,我们不会排斥,也不会执着,也不会迷信,我们只有感恩。因为你真正依靠的是自己。

随时用四句话清理: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对面对的一切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这是最核心的一句话。为什么呢?因为你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你内在的投影,所以当你把你自己投影源里的障碍给去掉的时候,你看到的障碍就不存在了。

“谢谢你”,那是感恩。这种感恩是一种对回归的诉求。我们感恩的时候是让我们的心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是一种良性的状态,是一种提升的正能量状态,如果你有深仇大恨你会感恩吗?

你心里充满纠结的时候,你的感恩全是假的!你只有在完全释怀的时候,完全充满了喜悦、充满了自在、充满了放松的状态时,那种感恩的能量,才是真实的。

“我爱你”中的爱是什么呢?是全然的能量的共振,全然的合一。所以基督教说”神爱世人”,那世人一定是爱神的,你爱神你才能跟他的能量共振,跟他这个能量有个共鸣关系。然后你用神爱世人的这种爱去爱所有的生命,这个你才能是与神同在,那神才能住到你里面,你才能看到神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为你投影出来的是充满爱的世界,而且这种爱是无分别的。

人家打你左脸,你还把右脸伸过去让人家打,我们会说这人傻,这人有毛病。但是,所有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都有它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他对你的否定、外界对你的否定,实际就在考验你对所有事物的接纳程度,你能不能学着接纳,你不能接纳的部分恰好就是你的障碍。你不能接纳什么事情,事情就要被反复地呈现,直到你真的能够接纳。

婚姻关系基本上就是这样,我们觉得这个人不行我们就换一个,换一个也还是这个问题,再换一个还是同样问题。直到有一天你发现,原来要改变的是我自己的那些认知,然后你觉悟了,就圆满了。

如何重新设置你自己的潜意识(如何唤醒您的潜意识)(3)

现实中你看到的任何不圆满,完全不需要去外面抱怨,完全不需要去看外面,认为外面的人对不起自己。只要看内在,我为什么对这件事产生了纠结痛苦?这就是人生的应用题。

最后要求的、要做到的,是对一切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当你把一切都清理转化的时候,你达到的那种境界就是通达的。这样我们再去接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法门,我们不会排斥,也不会执着,也不会迷信,我们只有感恩。因为你真正依靠的是自己。

看所有事情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我可以把身边的人最美好的一面转向我。但谁能转得了别人呢?所以我们就转自己,把你最美的一面转向别人的时候,他最美的一面一定转向你。还是那句话,还是心法,还是一切针对自己,一切针对外面的东西都是浪费时间、浪费工夫、浪费生命。

别让潜意识继续对你的命运作怪

弗洛伊德说:一切外物都是内在的投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归根结底都是和自己的关系。

不被重用,可能是内心并不太认可自己的能力;不被爱,可能是因为你也没那么爱自己。

频率相同的人才会出现在你身边,你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每种状态都是在提醒你,关注自己此刻的频率:是怨气冲天还是自信喜悦。

如果你今天过得不好,就请停下来,改变自己发出的频率。如果这一天顺风顺水,就请继续下去。

请注意你的遣词用语,因为潜意识不会分析,它会直接接收,然后如实呈现,你说的想的每件事,都包含着创造力。

想要健康,就只谈论健康后的生活;想要成功,就只谈论成功与富裕;想要爱情,就先学会体验幸福,以及接纳喜欢自己……

假如能够常常讨论美好,并像拥有那样去体会与行动,那么很快,与之匹配的机会,资源与环境,将会出现在生活里。不必纠结于他人的质疑和攻击,因为这些也是他们各自内心的投射,这反而是你筛选朋友的机会。

能量比你低的人才会贬低诋毁你,因为本来他也看不起自己;而能量比你高的人会包容理解你,因为内心充满爱与智慧。

做个乐观积极幸福的人,有深刻的自我觉察力,与能量高的人在一起。

如何重新设置你自己的潜意识(如何唤醒您的潜意识)(4)

现实真的是现实吗,研究表明,人类或许只是宇宙投影

宇宙中的四个基本力的统一是目前理论物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这里面除了万有引力之外,其它的力学都可以基本统一在电磁框架下。

从表面上看,我们对世界的三维体验将是一种幻觉,由一个根本上较低维度的现实而产生。

所以还有一种可能,也许我们都只是在万有引力的宇宙微风中漂浮的薄薄的剪纸,一个二维平面上的全息投影。

所有外在的呈现,都是内在的映射,别让潜意识继续对你的命运作怪

如果一件事发生一次,你不会多想,

可一旦发生第二次,你就会产生联想,

之前总是以碎碎平安自我安慰的我,

这次开始自我反思。

映射到最近的内在精神状态——

所有外在的呈现,都是内在的映射,

别让潜意识继续对你的命运作怪!

科学证实佛家“幻海”说: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世界是意识的投影 ,一个巨大全像摄影相片

▲ 物理实验表明: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

▲ 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人类意识的投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

▲ 一个事物都沟通贯穿着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于一个事物(佛教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现实的一切都可视为一种隐喻,因为连最偶然的事件都隐藏着因果的平衡和必然。

世界因爱而存在,一切的一切只是源自一,同时又是一的本身。也就是说:你是造物主的一部分,你存在的唯一原因是爱,你的本质是爱,没有别的。

爱因斯坦早就断言:“所谓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人类的幻觉。” “'个人’是我们称之为'宇宙’的一部分局限于时间与空间里。而每个人所体验到的自我、思想、与感觉,似乎都与外在的一切有所区隔,但这是意识上的视觉幻觉。这种幻觉就像一座监狱,将我们局限在自己物质的欲望中,以及周遭亲人的感情里。我们应该发展同情心阔及至所有的生灵,以及整个美丽的大自然里,才能挣脱自我的牢笼。”

整个宇宙只是宇宙意识(唯一神:造物主)的想象而已,世界因爱而存在,一切的一切只是源自一,同时又是一的本身。也就是说:你是造物主的一部分,是你自己在想象这个世界,而你存在的唯一原因是爱(爱即万有引力,爱是合一本质),你的本质是爱,没有别的。

世界是你的投影,你也是世界的投影

我们很多时候都很难理解好事和坏事之间其实是一个转换,转换的本质就是时间和角度。同样一件事情,或者是任何一件事情,换个时间、换个角度看,它都呈现出我们在世间看到的价值判断的另一面可能性。

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是这样,但同时不是这样,这就是这件事情的本质;一个概念,可以这样说,同时可以反过来说,才比较接近一件事情的本质。

把自己放在一个大格局里,事情就变小了。

现在,很多人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小提琴没有拉准、作业没有做好、造句没有写得主谓宾足够清楚……跟儿女大发脾气,都是孩子太少的缘故。

如何重新设置你自己的潜意识(如何唤醒您的潜意识)(5)

《齐物论》一开始的时候就说,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相加,而是每个包含整体的信息的叠加。

镜子破碎了,每一块也能照出你全部的影子

一面镜子碎了以后,每面小的镜子,仍然可以被当作完整的镜子使用,从每面镜子中看到的你,都是一个完整的你的影子。

这个整体感用庄子的话来说叫“齐物”。所有的情绪波动,都是基于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思维活动的偏向,是偏见带来的,我们的傲慢就来自于偏见,我们的谦卑来自于真正的对“全象世界”的洞察,这个洞察就叫“般若”(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有了般若之后,才会由无奈生出同情,从同情生出愿意帮助大家的愿力。所以智慧和慈悲是并行的,有了智慧和慈悲之后,才会发大愿;有了大愿之后才有大行。

假如有一天,你来到海洋馆,在一个容纳了千姿百态的鱼类的庞大玻璃水箱面前驻足观赏,你可以一览无余地观看整个水箱里面鱼的情况。但是,工作人员把玻璃外面全部罩上铁皮,只在两个不同的侧面分别开一个小孔,你再通过这两个小孔观察那条离你很近的正在悠然自得游动的硕大鲨鱼,你会有什么样的体验?

从一个孔里,你可以看到一条黑色的尾巴;从另外一个孔里,你可以看到白色的腹部,这两个部分都在移动,并且移动状态在方向和速度上有某种协调和默契,当黑色尾巴摆动的时候,白色腹部也做出了相应的动作。

当鲨鱼游到足够远的时候,它从视觉上变成一条小鱼了,这个时候,你从一个孔里面看到的是水平的游动,而从另外一个孔看到的可能是垂直的游动(前提是,你是在没有先前那些暗示的情况下进行观察的)。很明显,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个体。

当你继续注视这“两条鱼”的时候,你会越发觉察到两者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当一条鱼做出某个动作的时候,另外一条鱼也做出某个动作。于是,你得出一个结论,这两条鱼在互相沟通讯息,才能够做出相对应的动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并不存在“两条鱼”,而是一条鱼的不同侧面。

其实,它们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分开过,本来就是一体的。

就如你和我。

以上所有的论述都在一个假设和前提之下,那就是,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而我们是这个全息投影的一个切片。所以,世界即我——我们是世界的投影,世界也是我们的投影。这个世界是所有人投影的集合,就像互联网只是所有节点的集合一样,这个世界本身是一堆相互投影的集合。所以,讲的就是世界是你的投影,你也是世界的投影,而这个互相投影的过程,即我们看世界、看彼此的角度随时会变化。

人类真正所拥有的,就是大脑对心的感应能力,即灵感、智慧,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创造力的来源。

这种感应能力,本质是能量之间的共鸣、共振,波动频率接近的能量,更容易产生共鸣,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灵感,产生更多的智慧,也就是大脑的意识波动频率和宇宙万物的能量波动频率比较接近时才能达到的智慧,开悟之人所获得的智慧来源。

有灵感的人,总是充满智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