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没有出圈,《罗小黑战记》这样的动画片,在豆瓣居然嗨上8.8分、8.5分之类的,真的让人很无语啊。一个三部因画风而被低估的动画(这么老掉牙的动画)(1)微信表情包,衍生短剧集,再拍成大电影,这个操作没有任何问题。

它貌似形象友好软萌,人畜无害的。但问题是,观影体验,真的不友好啊。

三部因画风而被低估的动画(这么老掉牙的动画)(2)

批评《罗小黑战记》,很容易被认为是对国漫,或者中国2D动画不友好。

凭什么不鼓励年轻人创作嘛。

但你看看最近去世的戴铁郎先生(《黑猫警长》等动画片导演、编剧),网民对他自发转发悼念,都是发自内心的。

当然,《罗小黑战记》会引发的类比对象,倒不是《黑猫警长》这些年少经典——更不必说更像艺术作品的《九色鹿》和《牧笛》,《罗小黑战记》只会让人联想到似曾相识的日本动画、米国超英。至于粉丝向的人群会大呼,是你们从头到尾误解了,这分分秒秒埋的都是剧集的心血梗。

那我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三部因画风而被低估的动画(这么老掉牙的动画)(3)

《罗小黑战记》的观感,比“不好看”来得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一个字:

人物乱来,反派五六个,正方一群人,一大堆。以结尾飞出来的哪吒大人为例。我实在懒得去想,它到底是《封神榜》飞出来的,是隔壁《哪吒》跑错厅的,还是导演或主创团队的朋友之类。我只想说,这种无脑操作、没有上下剧情衔接的乱来行为,很破坏观影体验。就是专门冒出来提供笑料的,噢,是吗?

三部因画风而被低估的动画(这么老掉牙的动画)(4)

节奏混乱。从开头罗小黑的绿色梦魇,到无限开始出现、乱斗并追击,影片几乎把每一场打斗,都使上毁天灭地,时空错乱,物质倒转的架势,结果呢,风吹发乱并毫发无伤。这些目不暇接——我索性闭上双眼的无聊打斗,建模失败的扭曲、膨大或尖锐物体,充斥着整个画面,你呼我啸,令段落与段落之间,彻底断裂。

我实在无法理解,主创为何摒弃主要人物的情感动机,仅因为森林被毁、城市建设之类的三部因画风而被低估的动画(这么老掉牙的动画)(5)小学生环保主题宣传画,还有一个人孤单不如报团取暖之类的凑CP处理方式,去凭空造戏,自以为能打动观众。这里拿《哪吒》的人物做个比较,哪吒是玩世不恭,也有转变过快的毛病,但它哪怕是假装自我有个性,这也是小孩的真实个性。而在《罗小黑战记》,全是靠人物说,靠风息给小黑内心加戏:

你的家也被毁了,是吗。

三部因画风而被低估的动画(这么老掉牙的动画)(6)

往会馆的行进过程中,除了罗小黑有宝藏萌宠的潜力以外,一路卖萌逗趣,真看不出它到底有什么潜质,值得一票人站队。

如果要观众建立对一个角色的认同,那应该是它至少有正直、叛逆、爱家人、保护朋友等等,任选一项。再不然,它有一个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变化,获得内心的成长。但罗小黑从头到尾,始终是低幼萌,偶然扮老虎,超凶噢!最后一番漂白,更以类似喜羊羊的造型出现救市,把我雷得不轻。

从头到尾,这个小猫,毫无自我。

世界观、超能力紊乱。电影引发一系列“我/你/他为什么会在这里?”的连环疑问。开头有等巴士车的一幕,暂且可以说是致敬《龙猫》。结尾云之彼端的会馆,那个场景图,绝对是顺手拿吉卜力工作室的油屋吧。

三部因画风而被低估的动画(这么老掉牙的动画)(7)

比这些顺来拿来,名为致敬的东西更离谱的,是人物设计的风格东拼西凑,一堆来自三部因画风而被低估的动画(这么老掉牙的动画)(8)微信表情包,一群来自日本动漫火影忍者,还有背景设定,扒来中国城市、乡野风土。最不能忍受的,大概就是最强制霸空间系,木系之类的,绝对是《怪物之子》拼搭 X 战警系列(注:《黑凤凰》),靠一堆人强行解释它有这个能力那个天赋的,就如同电影始终靠喂养,靠直给的方式来告诉观众:罗小黑身世好凄惨啊,罗小黑和无限的师徒情好动人。

拜托啊,我在电影院里头,除了看到卖愚蠢的萌,老掉牙的人妖乱战,其他真的感受不到。这一大锅乱炖菜,煮得稀巴烂,要吸收消化,真是很难的一件事。这样的动画,就挂在网上弹幕,或者留在电视上就得。

气到不想写了。就这样吧。

《浪迹:电影与旅行》签名本

/

继续热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