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所以能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地盘,要感谢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他的谋士,毛玠。几年前,毛玠就曾与曹操进行了一番详谈,毛玠告诉曹操,要想成功,有两点不可缺少:

第一,就是合法性;第二就是实力。

为了帮助曹操取得合法性,他提出,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要奉迎天子。

对此,曹操深以为然。

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么破(挟天子以令诸侯)(1)

曹操与毛玠

第二个人,叫做董昭。正是有了他的运作,曹操才得以,不被皇帝身边的军阀阻挠,来到洛阳,拜见汉献帝。

也正是由于他的谋划,汉献帝才得以被迎到许县——曹操的地盘。

当然,奉迎天子,只是曹操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做。因为他这一步棋,有利有弊,他必须把“利”发挥到最大,将“弊”减少到最小。

那么,“奉迎太子”究竟有哪些弊端,以至于其他诸侯都不去做?

1 弊端

当然,各诸侯不去做,其实都有着各自的小心思。

比如袁绍,他觉得,当年董卓废立皇帝的时候,他是反对的,现在怎么能又转过头来,去奉迎这个皇帝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此外,袁绍手下还有一些谋士则认为,皇帝来到自己地盘之后,自己办起事来,岂不束手束脚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么破(挟天子以令诸侯)(2)

袁绍的心思

此外,还有一点弊端,是他们想到,却没有说到的那就是:谁得到了天子,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其他诸侯就会团结起来对抗他。

对此,历史学者杨照,就曾说过:那时候,各势力都在扩张,一旦将皇帝迎来,那岂不是将自己放在了中心的位置?这样,其他势力就有借口联合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直接把他灭掉再说。

不信,你看董卓是怎么玩完的?你再看,李傕郭汜是怎么下台的。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曹操,他奉迎天子之后,也遇到了新问题。明明自己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奉天子以从民望”,可到了其他人那里,就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没错,“挟天子以令诸侯”云云,都是其他诸侯给曹操泼来的脏水,目的是对曹操进行批判,甚至打击。

所以,曹操必须想办法化解。那么,他都做了什么呢?

2 曹操的解题

曹操的解题思路很简单,那就是把“奉天子”,做得尽量“真实”一点;和董卓的做事风格,尽量“迥异”一点。

于是,曹操非常细心地打理起了,皇帝和众大臣的起居生活。

而且,曹操还非常顾及皇帝的面子,他在给皇帝送各种东西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说一句:“这都是先帝,赏赐给我祖上的,现在我只是物归原主罢了。”

曹操的这些做法,一开始还真的稳住了皇帝和群臣的心。他们纷纷认为:“大汉毕竟还有忠臣的。”

所以,天子下诏,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加封他为武平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么破(挟天子以令诸侯)(3)

曹操获得合法性

就这样,曹操获得了合法性、正当性。他可以借着天子的名义,做一些事了,比如训斥一下袁绍,骂他“兵多将广,却不想着干人事,天天争地盘”。

袁绍当然知道这是曹操的手笔,但也不得不表现得诚惶诚恐,然后上表解释一番。

直到此时,各路诸侯才发现,原来那个弊端,是可以这样化解的啊。

于是,袁绍便上表请皇帝迁到离自己更近的鄄城,而曹操再次以天子的名义,予以拒绝。

晚了,一切都晚了。

3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正意义

其实,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诸葛亮。

而孙权的人,则说曹操是“挟天子而征四方”。总之,这些都不是什么好词,都想对曹操,进行道德的批判。

不过,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曹操是坚决不承认的。他们的解释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但,真的能“令不臣”吗?这可不一定,那时候,没有人真正地听天子的话。

所以,曹操不一定能“令不臣”,但他却因此,可以获得“合法性”——这是“奉天子”最大的好处,最大的意义。

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么破(挟天子以令诸侯)(4)

汉献帝

不过,还记得谋士毛玠的那句话吗?“要想成大事,一要有合法性,二要有实力。”

没错,最终“令诸侯”的,还得是实力。

所以,无论是“挟天子”还是“奉太子”,这都是样子货,曹操还要扬起他的马鞭……


★ 本头条号“脑洞阐史观”,已与“维权骑士”签约,盗用必究!

★ 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