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北高峰爬山(你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1)

北峰邂僧

申弓

来西湖之前,作协谢主席就说,一定要到北高峰去走一走。说上面有寺,有毛泽东诗碑。入驻了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才明白谢主席的意思,原来在创作之家前面屹立的山峰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高峰!如此邻近,真是近水楼台,哪有不登之理,况且我这一生也是爱登山之徒,年轻时是见山就想登的,这大半生曾登过五岳,攀过三山,就连我们钦州那海拔23米的尖山也没有放过,何况这杭州的名山?

这北高峰之为峰,却是不高,仅海拔300多米,可它是西湖十景之双峰插云,与南高峰遥遥相对,成为西湖上的绝代双骄,与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平潭之景形成了突兀之奇,因而在这平涛百里的西湖地区倍受人爱。

杭州北高峰爬山(你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2)

山虽不高,可爬上云还是要喘气的,因此我们选择了向上攀登,然后乘坐观光缆车下山,倒也两全其美。

上到山顶,一条标语十分显目“登上北高峰,眺望大杭州”,确实,站在山上,俯瞰远处,杭州城尽收眼底,特别那清澈的西湖,更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杭州城里,还有红墙黄瓦的灵隐寺,掩映在一片青葱之中。仔细看,我们下榻的创作之家,也露出了一角白墙黛瓦,在葱绿的湖区中,小巧玲珑,富于袖珍之美。

杭州北高峰爬山(你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3)

自然花了气力上来,不仅仅是回望杭州城。在山峰的最高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庙耸立着,进门的牌坊赫然写着“东晋古刹”,并且大殿顶上还冠以“天下第一财神庙”,就知道此庙不寻常。据说它名叫灵顺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是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在杭州所建的五灵之一,踞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又因北宋初年,寺内供春五显财神,故被民间称为财神庙。灵顺寺地处杭州最高峰,古刹庄严,历史悠久,历代帝王及文人墨客多有登临。宋徽宗曾书寺额“灵顺”,康熙帝也题留过“华光庙”,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曾三次登峰,题诗一首,刻碑立于山巅。致使这不高的山峰名声大增,天南海北来者趋之若鹜。看着那一拨拨的人在大庙前焚香叩首,顶礼膜拜,自然想到,这人,无论今古,发财致富总是第一心愿。便突然想起了福涌泉寺的一副对联: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没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我进庙历来不烧香,也不礼拜,只是双手合十,一上一下唱个喏,也算是心有存念了。夫人则不同,是个见庙就拜的主儿,在山门买了一把大香,分别烧给每一个炉主。我也不怎么责怪,反正信仰这东西,有总比无好,爱信啥信啥吧。然后找到了那块山石,“北高峰”三个乃劲的草书,为毛泽东所书,在一个碑亭里,立着一块汉白玉诗碑,那便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诗了。那诗曰: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云对佳人。一片飘摇下,欢迎有晚鹰。据说这诗,不仅仅是写西湖的景致,其中还隐含着对接待者清退游客发汇了不满,尤其是最后一句“欢迎有晚鹰”,说是一路上山,沿途未见百姓游人,就只有一个大公鸡出来表示欢迎。

因怕下山吃不消,我们购了索道车票。这是双排座的封闭式索道车,一个车厢可坐六人。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和尚和两名少女。和尚不穿架裟,一件橘黄色的长衫,上来就看手机。和尚生得端庄周正,我来了兴趣,便与之搭话,问他是在山上上班吗,回答是,并说是下山参加佛教协会的临时会议的。我加了他的微信,他的名字叫“阿难”。印象中这是一个梵名。他解释为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我问到做和尚能不能结婚,他说只要还俗便可以。当我问到他是否有结婚的愿望,他说他是离婚后出家的,这生就不再想还俗了。然后我们合了影,成了微友。下车时挥手告别,倒觉得冥冥之中好像有点定数,虽然我的佛缘不深,可我想能在下山缆车那狭窄的空间里遇上了,并成为朋友,那一定也是个缘。

人生何处不是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