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是一个褒义词,也是一个贬义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你不配愤青这个称呼)

愤青,是一个褒义词,也是一个贬义词。

褒义,是因为愤青的愤,大部分是愤世嫉俗,是对社会不公,道义不行的愤怒,说明内心还是善良美好的;贬义,是因为愤青的愤,太廉价,尤其是现代社会,表达愤怒情绪太简单了,随口就来,所以键盘侠横行。

在古代,也有愤青,但人家要高级得多。

举一个例子:辛弃疾。

只要是高中毕业对他都不陌生,有《稼轩长短句》留世,他的诗词入选课文的很多,这里只挑出一首,来说明他的“愤青”本色。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少年英雄,燕赵奇士,是不折不扣有一身功夫的武将帅才,假如有可能,他愿意把一生诗词都化为北伐金朝的粮草,供其挥兵北上,收复河山。

但这个梦想,犹如他醉里挑灯看剑,梦里沙场点兵一样,只是虚幻。

梦想着杀敌报国,却只被委派处理琐政,在前往地方赴任的路上,他走到了赣州的造口壁。

脚下,不是他想走的路;眼前的贺兰山,更如同一根针戳着心窝。

他缓步登上贺兰山顶,山顶上有个亭台名为郁孤台。

郁者,忧郁;孤,孤立。就如同他现在的心境,忧郁而孤愤

从郁孤台往下望,赣江水缓缓流逝,47年前,就是在这里,金人追逐着大宋臣民至此,那时他还没出生,但能想象到当时的惨状,多少人的血泪流在赣江水中。

什么叫感同身受?什么叫悲悯之心?什么叫文化认同?这就是!我不是你那个地方的,我不是你的朋友,我不是你的亲戚,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们都谨记生而为龙的模样,同欣赏汉字里的墨香,所以,你流过的泪,我会用心去拂拭,你失去的家园,就是我失去的故乡。

眼下,这里已经看不到生离死别,时间,好像抹平了时代的创伤,甚至北方的国土也在慢慢从国家疆域中隐去。

辛弃疾生长于北方,那里是他的故土,在他心里,那更是大宋不可分割的江山。

手扶栏杆,北望京师,却被无数青山遮挡,曾经的汴京,大宋的都城,如今却遥望不可及。辛弃疾闭上眼睛,心里念念不已,汴京啊,汴京,北伐啊,北伐。

一阵风吹过,把江水奔涌不息的声音传到耳边,对!他睁开眼睛,北伐的路上确实很多阻碍,但犹如青山遮不住江水一样,只要信念坚定,那些障碍都会被剑劈开。恍惚中,那个曾经的少年英雄又回来了,那个只身斩杀恶僧义端,于数万人中生擒叛徒的燕赵奇士又回来了。

但想到南归伊始,满怀抱负地向朝廷献上《美芹十论》,又献《九议》,虽然上下称道,但朝廷的偏安之论最终还是占据上风,带兵杀敌、收复故土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朝廷虽赏识他,却只能让他出任地方官,治理荒政。

太阳西沉,暮色苍茫,山里面传来了鹧鸪的叫声,辛弃疾喟叹道:汴京啊,汴京;北伐啊,北伐。

辛弃疾,始于武略,陷于文韬,终于忠愤,直到临死前,还大喊“杀贼!杀贼!”

这,才是正确的愤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