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柳三变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但是说到柳永就绝对不会陌生。他不仅是北宋很出名的才子,同时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而且他对宋朝的整个词风都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的很多词里并没有太华丽的辞藻,而是运用了很多俗语和俚语,叙述平淡无华,却自有一番深远的意境在其中。这必须要有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极高的天赋和才华才可以做得到。

千古第一乞丐他写的诗绝了(落榜后写下一首牢骚诗)(1)

初尝失败的少年才子

说到柳永这个人,用现代的一个词来形容他非常合适,那就是“愤青”。虽然现在的“愤青”已经包含了一丝贬义在其中,但是这个在形容柳永的时候,就只是单纯的本意而已。

古代的很多才子,都怀抱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满怀期望地投入到科举考试当中。然而,有人欢喜,就必然有人失望;还有人从满怀希望,到满心绝望。就如当年25岁的柳永,踏入考场之时,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而榜上无名之时,他就有多失落。这个年少成名的才子,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千古第一乞丐他写的诗绝了(落榜后写下一首牢骚诗)(2)

落榜写下的牢骚诗篇,狂妄至极却成千古绝唱

初尝失败滋味的柳永,心灰意冷以及不可置信之下,写下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这首诗,将他少年成名的狂妄、骄傲和自负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对于科举考试是十拿九稳的,认为自己是绝对可以一步登天的。

所以当他发现榜上无名的时候,他的骄傲就被踩在了脚下。失望、羞耻、震惊、不敢置信等情绪交杂之下,他写出了这首狂妄至极,却又苦涩至极的诗。在这首诗里,他将自己的落榜归咎于帝王之错,而且还在诗里讽刺当朝统治者非清明之君。

而且,不是我考不上,也不是你们看不中我,而是我,不想、不屑、不愿!可是任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首情绪激愤之下写下的诗,会在后面的时代里,成为千古绝唱!不知道有多少仕途失意,榜上无名的学子,在科举无望之后。

千古第一乞丐他写的诗绝了(落榜后写下一首牢骚诗)(3)

一个人端着酒杯,在月下低吟着这首诗。或许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只是发个牢骚而已,只是抒发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而已。

大宋第一愤青—柳永

而这一次的失败,竟然令柳永转而开启了另一种生活。失败,并没有激起他的斗志,反而令他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所以他放弃了追逐功名利禄、放弃了光宗耀祖,转而去尽情地、恣意地享受生活。而他的所谓的享受生活,其实看起来更像是赌气。

既然仕途梦不能圆,那么我便也不屑要之,科举之路认为我无才能。可是就连这烟花柳巷之中,那低到尘埃里去的女子,都能够欣赏我的才华。而这些所谓的风光,却丝毫不能领略我的才华,我又怎愿意委屈我自己,去与之“同流合污”呢?

千古第一乞丐他写的诗绝了(落榜后写下一首牢骚诗)(4)

从柳永的这些行为、心态来看,称呼他一声“大宋第一愤青”也丝毫不为过。要知道,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那么多,这其中也不乏有才华之人,更不缺有多年考试却屡次落地的人,而他们很多人却都是越战越勇,从不放弃。

但是柳永真的放弃了吗?没有!他不过是用短暂的肆意来掩盖内心的失落、失意。他仍旧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所以他仍然继续参加了科举。只是有些时候,人总是要遭遇一些挫折的,或许正是因为早年太过得意,所以老天要在仕途上好好磨一磨他。

屡次落地的柳永,最终还是如愿以偿,榜上有名。然而,却不想,早年激愤之下作的《鹤冲天》已然是得罪了皇帝,他的名字轻飘飘地被划去,却开启了一个词人的新时代。

千古第一乞丐他写的诗绝了(落榜后写下一首牢骚诗)(5)

虽然仕途艰难,却还有别的路可走。这该为世人庆幸,还是为柳永悲哀呢?若无此事,柳永仕途顺利,是圆满的,可是却有可能再也没有这些美丽篇章。而上天终于还是怜悯他的,他最终还是得偿所望,只是这个时候的柳三变已经五十岁了。

岁月已经磨去了他满身的锐气,他变得成熟、变得稳重,尽管依然会喜悦,但是再难有“欣喜若狂”之感。而相信在喜悦之余,他更多的是感慨、怅然,或许还会有一丝丝的后悔。

但是相信他更多的是不后悔,毕竟人生在世,若能率性而活,哪怕只有一瞬也值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