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真正的历史还重要吗?#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2022年6月9日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

一、杨业之父杨弘信,地方武装御外族

公元936年,石敬瑭为篡夺后唐帝位,与契丹主耶律德光约为父子,割让燕云十六州,并岁贡绢三十万匹。十六州汉族人不甘心忍受契丹奴役,“收复燕云”、“收复幽蓟”成为人民的一致呼声,某些官员也“耻臣契丹”。燕云十六州的割让,没满足契丹的贪婪欲望。石敬瑭死后,契丹军南进,千里之内,焚剽殆尽。众所周知,华北抗敌自卫,聚山堡寨与辽兵斗争。德州、澶州、鎏阳、嵩山等地农民抗敌起义 ,麟州杨业之父杨弘信组织地方武装,抵御外族侵略。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2)

二、刘知远太原称帝,杨弘信听命于汉

我认为 ,人民到处起义,契丹无法收拾,耶律德光觉得,“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杨弘信等地方武装联合反抗契丹,掀起中国地方武装联合反抗外侵的高潮。公元947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北汉。派员四出,对地方武装进行联络,杨弘信听命于汉,担任麟州刺史。后汉立国狭小地区,与辽、宋关系微妙,公元969年,宋太祖征北汉,杨业奋力抵挡,宋军撤走,他请求袭击契丹援军,劝后汉刘继元归宋。这一建议虽未被采纳,可是杨业为了完成国家统一收复十六州的决心表露无遗。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3)

三、儿女联姻结同盟,抗御外侵收失地

我认为,杨业及其父辈雄踞一方,与地方武装头领通过“门当户对”的儿女联姻,进而结成军事同盟,一致抗御外侵收复失地, 对地方武装联合反抗外侵,不是决定因素,但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自北汉建立以来,中原的后周及随后的北宋一直对其虎视眈眈,杨业能够屡次阻击强敌入侵,力保太原不失。《宋史·杨业传》称,杨业在北汉“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杨业力保太原30年不失。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4)

三、杨业刀斩萧咄李,归宋生擒李重诲

969年2月,宋太祖再次亲征北汉,他水灌太原,随后下令水军载强弩攻城。太原内部也相当恐慌,但宋军围城四月,犹如强弩之末,招数尽出,无法入太原半步。此役,杨业就是太原城守将。北汉灭亡,杨业归宋后不久,宋太宗杨业与契丹打交道30多年,老于边事,洞晓边情。将他调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我认为,杨业归宋后屡立战功,特别是在980年和982年的两次雁门关战役中,刀斩萧咄李,生擒李重诲,所以辽军望之丧胆,“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5)

四、立战功提拔封赏,受非议告状揭短

立战功受提拔和封赏,受到一些人嫉妒和非议,有人甚至向皇帝告状揭短。宋太宗原封不动地将奏折转给杨业。根据《谈苑》记载,杨业死后,“天下冤之,闻者为流涕”,“上闻之”,将两个监军“并除名,配录诸州”。杨业死后,北宋对外力量有所削弱,在雁门关方面,表现尤其强烈。我认为,契丹方面,则因杨业被俘,助长了南侵的气焰。如《契丹国志》说:“契丹因获杨业之胜,乃遣耶律逊宁号于越者,以数万骑取瀛洲”(圣宗纪)。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6)

五、杨业九环定宋刀,横扫雁门震北国

杨家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族,保家卫国故事北宋中叶就流传于天下,故事描绘杨业、杨延昭人保家卫国的事迹。五代时,杨业以功升迁建雄军节度使,国人号称其“无敌”。归宋后,成为抗辽名将,人称“杨无敌”。我们知道,老令公杨继业,原名杨业,陕西神木(今神木杨家城)人,北宋名将。 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领八千火山军挂帅扫北,掌中一口九环金锋定宋刀,横扫雁门,威震北国。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7)

六、忠勇报国前后继,后人尊称杨家将

杨家城位于神木市区东北10公里处,为唐开元十二年(724)正式建置麟州,是北宋杨家将英雄群体的故乡。众所周知,五代的杨业之父杨弘信曾以地方土豪自立为刺史,雄居一方,保境安民,屡著功绩。此后,杨家在麟洲三世主政,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子孙几代忠勇报国,前赴后继,被后人尊称为杨家将。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8)

七、修史人故意贬低,杨继业判若两人

大约归附后汉时,杨宏信结交河东节度使刘崇,派杨重贵到太原。后来杨宏信投靠后周,杨重贵留在太原。这样反复,由于社会环境混乱,杨重贵在太原生活没受到影响,很受刘崇看重,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刘继业,后世称其为杨继业 ,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我认为,杨继业在北汉三十多年,《宋史》和《辽史》均缺乏记载,《宋史》中全是以杨继业失败告终。宋将党进战太原城下,党进以少胜多,杨继业靠城上垂下绳索,才得以逃生的记载。是修史人故意贬低,这和后来的杨继业判若两人。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9)

八、杨继业与辽交锋,三十年未处下风

《续资治通鉴》提到杨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北汉主投降以后,杨继业还在战斗,直到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杨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文字不过几十字,非常简略。《九国志》记载过杨继业,但没有流传下来。《辽史》中耶律斜轸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可见杨继业在北汉时主要对手是辽国。北汉臣事辽国,但辽国经常侵掠北汉边境,杨继业守边,估计常与辽军交锋,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让杨继业积累丰富经验。这和北汉不抵抗政策有关。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0)

九、主力军曹彬失利,宋人马班师回朝

北汉亡后,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刘继业便复本姓杨,单名业。杨业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美节制。辽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数百骑兵绕辽军背后,与潘美前后夹击,杀死萧咄李,生擒李重诲。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辽国望见杨业旌旗,就不战而走。众所周知,戍边主将忌惮杨业,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折交给杨业,雍熙三年,宋太宗三路征讨辽国,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主力军中路曹彬失利,各路人马班师。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1)

十、杨业转战陈家谷,被擒不屈绝食死

潘美将四州民众迁内地,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反击,攻破寰州。杨业任务只是迁移民众,他向潘美上万全之计,护军王冼和刘文裕不以为然,非与辽国正面交锋,嘲笑杨业。潘美未支持杨业的意见,杨业让潘美在陈家谷部署步兵强弩接应。王冼等人争功出击,得到杨业败退消息,慌忙撤退。家喻户晓,杨业转战到陈家谷,没接应人马,战至左右殆尽,手刃敌军数十百人,为辽军生擒。杨业四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都战死。杨业被擒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2)

十、忠勇爱国七个子,杀敌勇猛为名将

杨家将没杨宗保,也没穆桂英,有佘太君。山西豪强折家之女,小说中叫佘赛花。其弟折御卿(958年~995年),时任府州刺史。折家于杨家共抗契丹,后归汉。后汉乾祐二年(949年),佘太君与杨继业成婚。折太君(也说佘太君),小名赛花。府州刺史折德扆之女,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刺史。折赛花自幼受其父兄影响,文武双全,英勇善战,不拘礼法,宽容慈爱。与杨业结为夫妻后,杨佐业立战功。后来战死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所生七子个个忠勇爱国,杀敌勇猛,留为名将。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3)

十一、第六颗星专克辽,六星转世杨六郎

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儿子杨延昭,正史中为杨延朗,幼年沉默寡言,喜欢行军作战,杨业说:“此儿类似我。”后出征带杨延昭同行。杨延昭英勇善战,公而忘私,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镇守边防二十几年,辽人相信天上北斗七星,第六颗星专克辽国,以为他是第六颗星转世,称他为杨六郎。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4)

十二、杨延昭保家卫国,杨家将威名远扬

杨延昭(958年——1014年),镇守边关,作战勇猛,辽军围城,奇计破敌,威名远震。《宋史.杨延昭传》称:“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军士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之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我认为,杨延昭为保卫宋朝,百姓爱戴,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据史书所载,杨延昭应为长子。杨业的儿子除延朗外,还有延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5)

十三、杨文广有勇有谋,尽心力守职不懈

杨文广是六郎杨延昭的儿子,北宋名将。杨文广有勇有谋,尽心尽力,守职不懈,征战一生,累建奇功!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范仲淹相遇,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治平中,杨文广为选拔宿卫将领。我认为,龙生龙凤生凤,宋英宗以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韩琦派杨文广在筚篥筑城控制要道,防御西夏。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6)

十四、修文偃武风气成,文广理想未实现

杨文广抢修城寨,构筑防御工事,西夏骑兵大至,无奈撤退,杨文广乘机出击,斩获很多敌人。皇帝下诏嘉奖,并任命他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侯。辽国与宋朝代州边界划分争执。杨文广向朝廷献攻取幽燕策略,没等朝廷回音卒于任上,北宋朝廷追赠他同州观察使。我认为,作为杨家将的第三代,没建立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是因北宋与辽国议和,对西夏和与战摇摆。但杨文广没有忘记收复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但宋朝积弊已深,修文偃武风气已成,杨文广理想未曾实现。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7)

十五、家喻户晓杨家将,野史正史交杂传

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家族象杨家将,千百年来野史正史交杂流传,至今赞不绝口。杨家将海外也有很大影响,日本和韩国欢迎度居高。日本有《杨家将演义》多种日译本,2003年的《杨家将》,获得第3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韩国也有《杨家将传》和《杨六郎》的译本,英国也有杨家将的本子。彪炳史册,光耀千秋。“杨家将”是抵御外侵的军团,是民族精神的寄托,是英雄的象征。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8)

十六、钱若水赞美延昭,告全军以振军威

辽国南犯,杨延昭率兵打几个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宋军士气。文官钱若水主张通告全军以振军威,然后挑选像杨延昭这样英勇善战的军官,委以重任,驱逐辽军。宋真宗大名府督阵,深入宋境辽军担心被围撤退,杨延昭得宋真宗召见。真宗询问边防情势,杨延昭对答如流,谈吐不凡。宋真宗说,“延昭父亲杨业是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乃父之风,非常值得称赞。”辽军又一次南下,杨延昭在羊山埋伏精兵,引诱到伏击圈后,伏兵四出,杨延昭又率众杀回,辽军大败,因功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19)

十七、杨家将忠勇善战,延缓了北宋灭亡

《宋史》记载,杨延昭死时,“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杨家将的忠勇善战,延缓了北汉和北宋的灭亡。北宋名臣欧阳修,为杨业孙子杨琪写墓志铭,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指出杨家将故事“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北宋论及杨家将的名人可谓不少,包括曾巩、司马光、王安石、包拯等人。与欧阳修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与杨文广同时代,所著《隆平集》有《杨邺传》,“邺”当系“业”之误;王安石曾说杨业被奸人所害,“不得其死”;包拯在《天章阁对策》和《论边将》中都盛赞杨业,认为他在守代州时创筑的城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20)

十八、辽人修庙古北口,崇敬英雄超界限

我认为,辽人在古北口修建杨无敌庙,崇敬英雄超出民族界限,辽人敬仰杨业,也敬重杨六郎。杨六郎与杨业没到过古北口一带,但《明一统志》记载,古北口附近有杨六郎挂甲峪、令公庙、七郎坟、琉璃影壁等古迹。宋时古北口为辽国属地,开封通往辽都中京必经之路,宋使赴契丹都要取道这里。宋仁宗至和二年,北宋名臣刘敞奉命出使,贺契丹太后生辰,写下了《过古北口杨无敌庙》。刘敞曾协助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多次出使辽境。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21)

十九、抵抗侵略成标志,精神图腾超认知

宋神宗熙宁元年,苏颂奉命贺契丹主生辰回国之后,写下了《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苏颂一生从政55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官至丞相,欧阳修、朱熹等人对他多有赞誉,《宋史》卷339 有传。宋哲宗元祐四年,苏辙出使辽国,途经杨无敌庙,写下了一首耐人寻味的七律,当时距杨业去世已百年有余,杨文广也离世15年。杨业本是中原悍将,庙却是辽人所修,苏辙心中生出无限感慨。这是都充分说明,杨家将已经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标志,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范围,是精神图腾。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22)

二十、驱除胡虏安中国,崇尚英雄有寄托

我认为,杨家将事迹深入民心,是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代英雄启蒙。后北宋被金人所灭,南宋被蒙古所灭,明又被满清所灭,清朝面临列强瓜分,大好河山饱受铁蹄践踏时,杨家将就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宋亡之后,在金元时代,虐政行于天下,人民敢怒不敢言,拿辽人说事。辽为金人、元人所共恨,前朝故事可以借古说今,抒心中不平,胜似讲当今时事。老百姓对灭贼杀敌的勇将,仰之如天神,敬之若父母。颂扬杨业父子,就是为了驱除胡虏而安中国,杨家将成为人民渴望英雄,期待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寄托。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23)

二十一、真实杨家要了解,前事不忘后事师

综上所述,凝聚在杨家将传说故事中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是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历史上,忠烈家风事例绝非杨家将一家,这些传说和故事,相互辉映,充满爱国主义精神,闪耀着璀璨的理想主义光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对真实杨家将的了解,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表现,就是以后任何朝代,人们在看《杨家将》的故事时,就会想起前赴后继,精忠报国的杨家人。

杨家是谁 真正杨家要了解(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