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 《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

孔子评论《韶》说:“乐曲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说:“乐曲美极了,内容还不是很好。”

【题解】

因为乐教对孔子个人及他的学生,都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他曾和当时的乐人不断有交往。前面“子语鲁太师乐”一章,及《卫灵公》“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一章,可以得到证明。《微子》“大师挚适齐,亚饭千适楚”一章,必系孔子对于鲁国这七位乐人的风流云散,发出了深重的叹息,所以他的学生才这样把叮咛郑重地记下来。孔子对音乐的欣赏,《论语》上有很多的记载。

孔子不仅欣赏音乐,而且曾对音乐做了一番重要的整理工作。所以他说,“吾自卫反售,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这使诗与乐,得到了它原有的配合与统一。《史记•孔子世家》说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水合《韶》、《武》、《雅》、《领》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这种陈述也是可信的。

“尽善尽美”一词后来成为著名的成语,是孔子就《韶》乐和《武》乐表达了他的美学理想。他既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重艺术内容的善。

一个时代的国家精神往往可以从当时的音乐中感受到,因为音乐是人心的流荡,浸染着当时的风份。 《韶》相传是舜帝时的音乐,雍容和雅。《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帝舜乃命质修 《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韶》乐表达了尧舜时代以德治国、清明和泰的气象;《武》,是周武王之乐,武王之有天下,由于伐纣而得,其乐演奏起来,虽然宏大壮美,但犹有杀伐之声,不如舜的音乐那样调和。说明孔子崇尚和平,反对武力战争,故评论《韶》乐尽美而又尽善,《武》乐尽美未尽善。

【原文】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遭過丧事时不悲伤哀痛,这个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题解】

这一章充分反映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身居上位的人基于恕道,为人要宽厚,多为百姓设想,不能过分苛刻。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为人太过精明,在下位的人就不容易发挥他的才能。在礼的范围之内,居于上位者要爱护下面的人,下面的人也就会由衷地对身居上位的人恭敬。参加丧礼而没有一点哀戚之意,表现得与自己毫不相关,又何必去呢?孔子提出的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三点,是有感于当时社会风气的颓坏现象,说像这个样子的社会,就没有什么可看了,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

在这一章里,孔子所说的实际上是“礼” 要以内在的真实感情为基础,认为人的道德内在性是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不能化约为一套外在的力量。在古代历史中,在上位者有一套完整的维护统治的政治制度、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可是,如果没有内在的真实感情、对他人的爱和尊敬,那么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维护统治,实现无限膨胀的私欲的规定而已。

“礼”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灵的自然感情。如果这种礼的规定富于其中的感情是冷漠的、丑恶的,甚至是残酷的,那么规定这种礼和执行这种礼的人就是虚伪的和丑恶的。

从孔子的学说来看,“礼” 是外在的形式,而“仁”是内在的内容,没有仁的内容而徒有礼的形式,那么这个礼就没有了积极的意义,没有了价值。“仁” 是什么呢?仁的核心是爱,是对人要有爱心。怎么爱?不仅仅是亲人之爱、恋人之爱,它的基础是道德的理性和感情的真实性,是一种自觉的对于他人的尊重和爱护。

论语20篇全文完整版(半部论语治天下--阅读分享3.25和3.26)(1)

论语20篇全文完整版(半部论语治天下--阅读分享3.25和3.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