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丁丁的慢时光

文/丁丁

“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马克·吐温

这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对一个又聋、又哑、又瞎,名叫海伦的女孩的高度评价。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在她88年的生命时光中,有87年是在黑暗、无声的孤绝岁月中度过的。

但她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丽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她一生写了14部著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散文式的自传体文学。

她以动人、优美、富于诗意的笔触,详细叙述了她如何从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对自然、对人文、对社会充满了爱心的人。

你想想,一个人,眼睛失明,陷入一片黑暗,就无法看见、也无法通过视觉来感知这个精彩的世界;耳朵失聪,听不到各种声音,灵魂从此坠入无声的世界。

该有多么孤独、寂寞、无助。

而且,耳聋的直接后果是丧失语言功能,因为接收不到外界的声音、也听不到自己反馈的声音,所以没有办法学会说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

但是,海伦全都克服了,她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学会了说话,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人交流,从而走出了混沌、懵懂、无知的个人世界。

也开启了她对知识、对世界的探寻之旅,最后凭借超常的意志,考上哈佛大学并顺利毕业,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演讲家、慈善家。

她创造了别人认为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奇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

这样的人生,怎能不励志?

在学生时代读这本书,深受感动的地方是海伦对命运的不屈不挠,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创造的奇迹。

最近重温这本书,我有了一个新的感悟,海伦的奇迹,除了她自己的努力、莎莉文老师的功不可没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也是海伦自己想要表达的,那就是“爱”。

爱,是海伦创造奇迹的最重要的原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

01、父母之爱

两岁之前的海伦,是一个健康的、可爱的女孩,在她后来的记忆当中,曾经的阳光、花园、绿色植物、父母的微笑,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脑海里。

不幸的是,19个月大时,她生了一场疾病(猩红热),高烧不止,一夜之间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以及语言能力。

当她清晨起床,发现眼前一片黑暗、四周一片寂静,嘴里只能发出别人听不懂的咿呀的声音,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不到2岁的小女孩狂躁不安,也让父母痛苦、揪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5)

面临这种情况,一般家庭的父母,做法不外乎以下三种。

(1)依然爱这个孩子,舍不得、也不会放弃她的生命,但至于教育,实在是太难了。

如果只是眼盲,或者只是耳聋,还可以通过听,或者看,来接受知识;而既眼盲,又耳聋,唯一感知世界的途径就只有通过触摸,思想的传递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多数家庭可能会选择放弃这部分的教育,那么孩子的未来,有可能处于蒙昧、混沌的状态。

(2)直接放弃孩子,任由她自生自灭,连孩子的生命都放弃了,就更不用说教育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6)

(3)海伦虽然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她的父母选择的是第三种。

他们不仅没有放弃她的生命,还给予了她无私的父母之爱,更重要的是,他们想方设法让她接受教育,而且接受的是正常人的教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7)

在莎莉文老师出现之前,他们教她通过触摸来感知这个世界;

他们带她到花园,到森林,和大自然零距离接触,闻花的香味,抚摸树木粗糙的表皮,来感受大自然的味道;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他们会大大方方地让她和客人见面、交流,而不会因为她的残疾而将她藏着掖着,从而减轻她的自卑感;

遇到不能正常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海伦会发怒,用哭闹、尖叫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通常这个时候,父母都默默承受,然后将她搂在怀里,轻轻抚摸、亲吻她,直到她平静下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8)

不仅如此,父母还想方设法找医生替她医治,不惜千里迢迢来到远离家乡的城市,虽然医生并没有办法让她摆脱黑暗和无声的世界,但给海伦父母介绍了让她接受特殊教育的方法。

海伦的父母用自己的慈爱抚慰了女儿那颗孤寂的心,让她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始终有一双温暖的手,牵着她,让她不孤独,不害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9)

02、莎莉文老师的爱

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了海伦的身边,作为海伦的家庭教师,她从此打开了海伦通往世界的光明之路。

莎莉文老师曾经经历过悲惨的童年,也有过失明的经历,这些经历锻炼了她顽强的意志,为她日后教育海伦奠定了基础。

最难得的是,她能够对海伦遭遇的一切感同身受,并且以慈悲的胸怀、博大的爱心来接纳、帮助海伦。

她几乎一生都陪伴在海伦身边,她身上有一个作为合格老师所应有的一切品质:爱心、耐心、尊重、无私奉献、因材施教等等。

如果说海伦是一个奇迹,那么,莎莉文老师则是塑造这个奇迹的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0)

她首先通过在海伦手心拼写字母,来教会她认识身边的物体。

比如拼写water(水),她打开水龙头,让清凉的水自然而然地划过她的手心,让她不仅学会了水这个单词,还学会了水和水杯的区别。

字母的拼写打开了海伦智慧的大门,让她感觉如此新奇,她如饥似渴地学习,莎莉文老师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教会了她很多的单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1)

然后又通过手心上使用手语,通过盲文学习等,让海伦掌握了阅读的技巧,这无异于让海伦掌握了一把知识大门的钥匙。

让海伦开始远离蒙昧、混沌的黑暗世界,开始了独立思考,也开始能够与外界通过特殊手语进行交流,有了情绪宣泄和情感表达的机会。

在她的帮助下,海伦还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写作,学会了日常生活的能力,终于能够与人正常沟通、交流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2)

她陪在海伦身边,成为了她的亲人、朋友,她陪她到海边、到森林感受大自然,到远方旅游增长见识,教她理解历史、人文、地理等知识。

她陪海伦到很多的学校求学,陪她攻读中学的课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考进了哈佛大学,并成为首个从哈佛大学毕业的盲聋人。

掌握这些,对于正常人而言,可能很简单,但对于海伦这样聋、盲状态下的学生,困难不是一般的困难,常常一个字,一个词,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3)

海伦说,自己最为感激的人,就是莎莉文老师。

莎莉文老师一生陪伴在海伦的身边,不仅仅是基于老师的责任,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没有足够的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更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所有认识海伦的人,都认识莎莉文老师,并且对她的爱心和敬业精神感到由衷佩服和赞美。

莎莉文老师用她的爱,温暖着那个黑暗无声世界里的女孩,她就是上帝派来拯救海伦的天使,她像一束光,照亮了海伦黑暗无声世界里前进的方向,让她朝着这束光一直走,一直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4)

03、海伦的爱

在莎莉文老师的陪伴和帮助下,海伦逐渐掌握了在手心上单词的拼写,认识了身边的物体,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学会了独立思考,以及与人手语交流;

海伦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渴望和不满足,她学会了盲文,学会了打字,通过触摸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学会了唇语;

又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用超常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竟然学会了说话,让自己可以与人正常交流;

这已经是奇迹了,但海伦还不满足,学会了写小说,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小小的挫折,但她依然凭借不服输、积极乐观的性格,将困难一一克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6)

她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她掌握了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的知识,掌握了进入大学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物理等知识;

她通过大自然,通过旅游,通过进入学校学习,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明白了许多道理;

最后,在莎莉文老师、学校的其他老师,以及朋友们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了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为此,她有机会接触、认识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并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得到了他们无私的帮助,比如卡耐基、马克·吐温、梅西先生(莎莉文老师的丈夫)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8)

她好奇:她说“我的生命既然有缺陷,只好从一本一本的书里去探寻外部世界的信息。”

她慈悲:她为穷人居住在脏乎乎的小街道、蜗居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小屋里,而有钱人居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健康体面的生活而不平;

为有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而难过,为有的人苦苦挣扎在求生的道路上而伤心。

她热情:她想象 “远处有光明、音乐和友谊,但我进不去,命运之神无情挡住了大门,我真想义正词严地提出抗议,因为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里所能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

有一次,她问布鲁克斯主教大人“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宗教?”

“有一种无所不在的宗教,也就是爱的宗教。以你整个身心爱你的天父,尽你所能去爱上帝的每个儿女,同时好好记住,善的力量远不如恶的力量强大,进天堂的钥匙在你的手里。”

这席话,教会了她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所以,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充分展现着自己的价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0)

我想,海伦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奇迹,除了她强烈的求知欲望,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正是因为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去拥抱世界,以顽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光明化作爱心撒向全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1)

04、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海伦假设如果出现奇迹,自已可以拥有三天的光明,随后又回到黑暗中,那么她将这样度过:

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看自己的朋友,并把他们的容颜刻在心里。她尤其想见见莎莉文老师,通过看她的脸,找到她温柔、同情、耐心、坚强、不畏惧一切困难的力量来源。

她还想看看陪伴自己的小狗,身边简单的物体,自己使用的盲文,到大自然中亲眼看看那些光辉灿烂的广阔奇观,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体会人造光明带来的喜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2)

第二天,她要通过参观博物馆看看历代的兴衰和沧桑巨变,通过艺术来认识人类的灵魂。夜晚到剧场亲眼看看哈姆雷特的迷人风采,和自己的偶像零距离接触。

第三天,她要亲眼看看自己周围的点点滴滴,城市、街道、河流、房屋、草坪、鲜花,并由衷珍惜自己拥有的这三天。

虽然这三天只是她的想象,但海伦对光明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

正是因为感受了亲人、朋友、老师,以及所有外界的爱,才让海伦有勇气接受极限的挑战,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最后,再用同样的爱去拥抱和回馈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3)

如果我们的父母,都像海伦的父母一样,给予孩子无私的父母之爱,不管这个孩子是否健全,永远不放弃对他的教育,那么这个孩子就永远有希望;

人们常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莎莉文老师一样,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尊重、无私奉献、因材施教,还有什么学生教不会呢?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海伦一样爱自己,爱世界,那么我们一定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珍惜学习的机会,而且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挫折,也永不言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4)

这就是爱的力量。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生活在爱的怀抱当中,学会爱,回报爱,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海伦说“我们应该每天都带着一颗友善和充满向往的心,朝气蓬勃地去生活”。

以此共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会干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6)

———— END ————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丁丁,普通女子一枚。喜欢旅游,喜欢亲手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温暖的文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慢时光。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关注@丁丁的慢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