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村

余秀华写二舅的评论(由爆红二舅想到面条哥)(1)

二舅和姥姥

近日,一个名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仅在某网站投放一天多,就劲爆网络,播放量达到2200余万次。而视频创作者“衣戈猜想”,原名唐浩,对这条视频的大火连自己也感到意外。从媒体对唐浩的采访中可知,面对这种火爆,他认为“一两天后,二舅与隐秘的山村又会在网络世界归于沉寂”。

拍摄二舅草根人生和庸常生活的视频火爆网络,有人找到唐浩,想聊聊能否把二舅的故事拍成电影,但唐浩觉得二舅的故事没法撑起一部90分钟的电影,就婉拒了。他不想让喧嚣的互联网打破二舅所在的那座村庄恒久的平静。“他担心二舅与村子会被人发掘,然后像曾经爆火的拉面哥、大衣哥一样,人潮来了又去,留下一地鸡毛”。“他知道,不喜欢侃侃而谈的二舅如果被突然推到聚光灯下,会惊慌失措,更会不自在”。因此,他拒绝了给二舅拍摄纪录片或让二舅直播的建议。

余秀华写二舅的评论(由爆红二舅想到面条哥)(2)

二舅在做木工活

唐浩说:“在这个时代,我觉得做事情没有必要做得那么绝、榨得那么干净,留点东西不好吗?”

据悉,唐浩是个90后,在“二舅”这条视频大火之后还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试想一下,他若真的把二舅的住址对外公布了,抑或继续把二舅当做视频的主角,做成系列节目,那一定会引来大量的粉丝,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他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觉得“做事情没有必要做得那么绝、榨得那么干净”。这也是事实,在《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10来分钟的视频中,“二舅”的新闻点和社会价值已经蕴含在内,再往深处挖掘,也不会有超越这个短视频的续集了。“适合而止”,留有余地,当为明智之举。

然而,反观网红大衣哥、面条哥还有余秀华等,他们不管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成为“网红”,但最终都被某些团队包装并成为其牟利的工具,大衣哥、余秀华都有经纪人就是明证。尤其是余秀华,若不做什么网红,少在网络上接二连三地曝光自己的私生活,默默地在诗歌王国里耕耘,势必会更有创作成就,也不至于引来那么多的非议甚至唾骂。大衣哥和面条哥呢?若不是有意无意间被包装成了网红,又何止会有那么多烦恼?当然,也可能挣不到更多的钱。但是,被金钱牵着鼻子走的滋味,是不是也不太好受呢?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余秀华写二舅的评论(由爆红二舅想到面条哥)(3)

路上的二舅

所以,唐浩让他的二舅刹那间爆红网络后,依旧在那个隐秘的山村过着和从前没有两样的生活,不仅是对二舅的尊重,更是其消弭了“精神内耗”的体现。说实话,从一个残疾人身上一味地做文章,去换几两碎银子,真的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心智健全的人,都不会那么无聊且无趣。

唐浩若真的不再去过多展示“二舅”,那就真的值得点赞!

(声明:本文配图均选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