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成长、分享生活”坚持写作之331/400

每个人每天都有固定的1440分钟,有的人用来刷短视频娱乐,有的人用来谋生计,有的人实时阅读学习成长。生活就是如此,是一个综合体,包容性极强,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间都一分一秒的流失,不问你同意不同意。自大觉醒的那一天开始,内心有一个疑惑,如何能用好自己每天都1440分钟?时常与大家一样,经常刷抖音或者微信短视频,刷完以后内心又会产生内疚情绪,觉得不应该怎么浪费时间。为了解决如何用好自己的时间,集中阅读了20多本时间管理类书籍,都偏教条式的方法论,并不合适我,或者换句话说我已经知道很多理论知识,缺少的是将理论实践的工具。

如何用好时间的前提,需要对时间颗粒度有相当的敏感性,耳熟能详的方法论就是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核心就是: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再简单概括,就是对时间进行:记录→分析→整合→规划。

时间记录有几个核心要素: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事件描述、时间标签通过这几个核心要素的结合,时间记录要能反映这样的事实:在哪一天、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花了多长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事情属于什么类型。

时间记录的颗粒度:如果超过15分钟,这个时间就可以单独列出来了,因为15分钟大约占每天时间的1%。记录的颗粒度不用太细,每天20条左右就差不多了,如果太细,会增加时间记录的成本。

经常忘记记录怎么办多利用身体的移动来提醒自己,比如在同时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身体经常会发生移动,只要身体移动,就记得点击一下时间记录APP。时间记录的触发点:空间的切换要善于利用空间和场景之间的切换来记录事件。简单来说,只要你切换了空间,就打开手机点击一下APP,再次切换空间的时候,你就再点击一下手机里的APP,记录下当时切换的时间节点。因为人对时间是不敏感的,但是对空间相对敏感,所以时间记录的触发点可以是空间的切换。

经过实践,找到了一块比较好用的工具软件——钱迹(一款记账软件)。如下:

谈谈如何加强你的时间管理(我是如何记录时间开销的)(1)

谈谈如何加强你的时间管理(我是如何记录时间开销的)(2)

记账软件的强大数据分析功能,能让我快速的清楚这一个月、一周、一天具体的时间开销,哪些事情花费了较多时间,哪些事情花费再多时间也属于无意义,清楚且直观的给到反馈,帮助我回顾和修正当下的行为。

大体将自己时间进行简单的分类:睡眠时间、家庭生活、个人成长、工作事业、健康休息等,这个没有固定的分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自己关注的方面进行归纳就可以,这属于一级标签词,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一级标签词下扩二级标签词,谨记扩到二级就可以了,不要再往下扩,减少记录行为路径,减少注意干扰。

通过钱迹软件记录的另外一个好处,能够知道我们的可以同质利用的时间,在同质时间内做更多事情,提升效率。同质时间利用最大化,不再是两件事,而是可以同步2-3件事,同质时间的利用是一种能力,突显自己对时间利用的敏感性和计划安排。同质时间利用最大化就需要同时做的事情保持更多的自主完成的习惯,且互相不干扰。比如洗澡的时间可以将要洗的衣服丢进洗衣机。比如散步的时间保持思考与记录。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工具配合着完成。同一时间完成的事情多了,其实就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做其它计划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质时间需要工具,需要互相不干扰的事情,不需要消耗更多的注意力。

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对问题钻研的越深,有时候越会局限我们的思路,哪怕是一条路走到黑的结果也是一样,依然难以回头。跳出来,关联迁移思考,也行关心的问题一下就能解决。而且时间记录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对时间的记录,审视自己的行为,观察每一天所做的选择。特别是要观察时间花在哪些地方,这些开销反映出我们在各个方面的真实价值观和对事件优先性的真实看法,洞察我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