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柳州市图书馆(新馆)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后,项目正式进入幕墙施工阶段。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传道授业的“大学”之地,历经千年,遍及华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教育史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柳州市图书馆(新馆)项目整体采用“龙湖书院”的设计理念,方案总体形态犹如陈列于基座之上的书匣,寓意为“城市书匣”,建成后将为读者提供藏书量360万册,阅览座位2500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建筑以围绕内庭院的风车型布局回应周边环境,基座朝向四周城市道路均设有人行出入口,以开敞的姿态迎接各方读者与游客。建筑下方采用深色干挂浪花白石材,凸显图书馆作为文化场馆的厚重底蕴,上部体量采用双层表皮,内侧为玻璃幕墙,外侧为金属百叶,通透轻盈,蕴含着知识对大众的开放共享。外侧金属百叶在本项目称之为书架格栅,形似书背,有竖直和倾倒的造型,为书架藏书之意。书架格栅不仅凸显图书馆的标志性元素,而且起到了一个遮阳的作用。内侧玻璃幕墙采用中空夹胶low-e镀膜玻璃的配置,降低玻璃自爆,碎片掉落完成安全隐患的风险,并且和书架格栅一起配合,阻挡了绝大部分紫外线,对室内藏书有很大的帮助,中空玻璃有很好的隔热隔音效果,为读者营造一个宁静优雅,视线良好的书院式阅读体验。

柳州玻璃幕墙施工 科技促双碳柳州市图书馆(1)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柳州图书馆(新馆)建成效果图

装配推广,聚焦绿色

柳州市图书馆(新馆)项目作为广西自治区2021年度唯二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装配率达到66%,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始终深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同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施工,不仅项目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幕墙施工也采用装配式产品,通过制造工厂化,建设过程中所用构件全部在工厂中制成,极大程度避免了资源浪费,通过施工装配化,在保证建筑构件质量的同时开展构件组装,装配式产品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也降低了成本。

同时项目积极创新BIM技术应用,创新地运用标准化设计和集成化设计。在钢结构安装节点上,根据梁柱的构件重量, 按照总承包公司发布的钢结构吊装标准设计图集统一深化了吊装节点,在钢结构与土建穿插方面,补充和优化了原设计在施 工技术层面的考虑不足,不仅提高钢结构安装和钢筋绑扎的效率,也提高了 混凝土浇筑密实性,通过对部品构件的标准化设计,节约成本同时提高建设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同时缩短了建设工期。同时,项目 BIM 应用包含深化设计、施工阶段,同时各阶段又包含建筑、结 构、机电、幕墙、精装修等专业,项目对钢结构与“三板体系”集成、钢结构与机电、装饰集成、建筑与施工安全方面的集成进行设计,种种措施为项目装配式推广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发展空间。

柳州玻璃幕墙施工 科技促双碳柳州市图书馆(2)

标准化设计

柳州玻璃幕墙施工 科技促双碳柳州市图书馆(3)

钢结构与“三板体系”集成

匠心独运,铸就精品

项目始终秉承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施工原则,为确保项目如期交付,项目科学部署、合理管控工序,对现场两百多名施工工人进行管理,每道工序在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让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掌握施工难点与技术要求。遵循“样板先行、工序验收”的原则,定期组织施工技术质量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此外,项目团队时刻保持勇者姿态,攻坚克难。图书馆幕墙总面积达5.4万㎡,横向跨度大;玻璃幕墙最大钢立柱为320x80x18mm,长度为15mm,重量为1.54t;最大玻璃尺寸为6.1x1.5m双银双夹胶中空全超白玻璃,超大玻璃重量为750kg。由于龙骨本身跨度长、挠度大,再加之所用板面玻璃尺寸大,吊装难度极大,导致现场面临施工困难,工期压力持续增大。为了攻克这一施工难点,项目团队主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历经数次研讨攻关,日夜鏖战分析施工图纸,深化设计,逐项排除施工难点,消除碰撞安全隐患,利用汽车吊对超大板面玻璃这些超大构件进行逐件吊装,比预期工期缩短5天就实现了63根长15m、重1.12t石材幕墙钢立柱安装和107根长15m、重1.54t玻璃幕墙钢立柱以及16块6.1x1.5m超大板面玻璃的安装,达到建筑闭水条件,施工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

柳州玻璃幕墙施工 科技促双碳柳州市图书馆(4)

当前幕墙建设进度图

幕墙施工工期4个月,经过2个月的不懈努力,目前裙楼石材幕墙部分基本完成,塔楼玻璃幕墙以及书架钢结构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预计2022年1月下旬能够大面完成玻璃安装,春节后开始大面施工书架格栅部分,预计2022年4月中旬完成幕墙移交。

柳州图书馆(新馆)项目作为柳州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也是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会进一步完善柳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带动柳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对于推动柳州市文化事业大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何凯 陆献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