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王旭)食品小作坊中往往“隐藏”着人们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一道道独特的美味既连接着民生需求,也关系着食品安全。为了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南京江宁区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小作坊,结合“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守“源头、激“涟漪”、注“活水”,积极助推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方案:让老地方飘出(1)

摸排现场

对全区已登记且在经营的101家食品小作坊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查清从业人员、产品种类、生产规模等基本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建立食品小作坊信息库,由辖区分局联合街道食安办对食品小作坊进行动态监管。推动食品小作坊登记全流程网上办理,登记覆盖率达100%。

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方案:让老地方飘出(2)

检查现场

一方面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相结合,对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原料采购储存、进货查验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检查。另一方面,组织开展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会议,对负责人和经营者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压实小作坊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以江苏省“名特优”小作坊评选为契机,鼓励、引导辖区15家优质食品小作坊参评省“名特优”申报,在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帮助参评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2022年,计划完成对全区30家食品小作坊的提档升级,让“老地方”飘出“新味道”。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