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传承350多件石雕作品展出(北京朝阳鹿耀世)(1)

巧夺天工的微雕

——记石雕艺术家王鲁桓

王鲁桓是个奇人。虽然从外表看,个头不高身体瘦弱,和你交谈时,神态平淡甚至略显木讷;但你在深入了解他的经历之后,就会觉得,鲁桓是个毅力坚韧潜质非凡的人,他的令世人惊叹的石雕杰作,已经达到与不少名闻遐迩的艺术大师比肩的水平。

1948年,王鲁桓生于河北承德,不久随父母迁居北京。年幼时,他十分喜爱小鸟、昆虫,喜爱大自然,也喜欢信笔涂鸦。6岁时他曾经在景山少年宫学画,12岁那年,在大学任教的父亲被打成“右派”,他又随父母被发配到辽宁建平农村劳动改造。在三年困难时期,吃糠咽菜苦不堪言。母亲患病去世后,鲁桓只身到北京投靠姐姐。在无所事事的日子里,他常常带上纸笔到动物园写生。那凶猛的虎、笨拙的熊、顽皮的猴子、绚丽的孔雀……给他不幸的童年增添了不少欢乐。至今,他回忆起那段日子还常说:“和动物沟通易,与人交往难。”

1965年,鲁桓有幸考入中央美院附中。第二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开始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祖母,死于红卫兵的棍棒之下。不久,父亲又经不住苦役的折磨,撒手人寰。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使本来内向的鲁桓更加沉默了。自己是“黑五类”,与终日里打打杀杀的造反派们无法类聚,顺其自然地成了闭门读书、苦练速写素描和国画的逍遥派。在这期间,他还拜在肖劳先生门下,学习作诗填词,长年没有中断。日子再苦再难,他没有丢弃笔墨、虚掷年华。

1973年,鬼使神差,鲁桓被分配到故宫书画组工作。开始时,干些绘制图表、抄录说明、临摹修复古画的业务,业余时间,鲁桓作诗、画画、治印,并搜罗石材创作石雕。以往,擅长治印的人,常在印钮上搞些龙凤等生肖造型,但鲁桓并不喜欢这些千篇一律程式化的装饰,决心独辟蹊径搞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他渐渐发觉,不少青蛙、蜗牛、壁虎等小动物和甲壳类昆虫,可能是为了便于在大自然中隐匿,身躯的颜色、质感和不少石头近似。于是,在野外寻觅、到地摊淘换、进市场购买,他成了地地道道的石痴,也越来越迷上了俏色石雕。

几年以后,爱才的院长许里发现了鲁桓在诗书画印方面的才气和矢志不渝的勤奋,恩准他不必每天坐班。曾说:“古代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今故宫如此之大,岂不能养鲁桓一人?”

在单位分给他的位于乾隆花园墙后的平房小院中,鲁桓豢养了老鹰、乌龟、青蛙、各类昆虫等不少生灵,还有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腹蛇、响尾蛇等毒蛇。在住室的门楣上,他用带有树皮的板材,制作了一块“五毒室”的匾额。为了熟悉这些小生命的神态,鲁桓常常一边喂食,一边屏心静气地看上半天。鲁桓说:“搞动物的绘画或石雕,都要具备一个‘情’字,这不是一般只感兴趣的‘情’,而是对大自然有特殊敏感和深挚热爱的‘情’,爱得越深,搞创作时表现得也越真。”

虽然生活清苦,新婚时仍是“北风今夜至,四壁若冰霜,烤石驱寒气,调泥补裂墙”。鲁桓却“欢也依然,贫也依然,鸟在巢眠,蛇在笼盘”。新婚不久,妻子安路不敢接近蛇,可是鲁桓外出办展,她又必须喂养它们,时间一长,不仅胆子大了,还真的培养出了感情。她说:“这种心态很难用语言说得清。”身为画家的安路,谈到与王鲁桓的婚姻,显出东方女性特有的平和、贤淑。对鲁桓有时流露出的某些孤傲、偏执,她很能善解人意地包容。是丈夫艺术创作上的得力助手。

在这个得天独厚的精神家园,王鲁桓浸淫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氛围之中,随时可以欣赏、临摹历代杰作,而且可以躲进小院成一统,心无旁鹜地专心创作自己钟情的艺术精灵。

鲁桓在创作大量对联书法和五言、七言绝句中,显示了深湛的文学修养,独特的观察能力和冷峻诙谐的艺术个性。如“几弯剩水如蜗篆,一线遥山比草低”,“半天幕雨斜牵柳,一夜西风乱剪荷”。在他那构图极简、笔墨朴拙的文人画中,题诗也颇有韵味:“生来比人好,个个一间房”(蜗牛)“自有千年寿,何妨尽日闲?”(乌龟)“只能车碾我,哪有我挡车?”(螳螂)鲁桓的诗,有不少抒写了对动物的深爱。如“养禽不忍锁雕笼,伴我低回斗室中,练得神姿留画本,不妨撒手各西东。”因爱此禽,所以不忍囚禁,一旦将其神姿“定格”在画面上,就会放生,让它回归大自然。诗言志。

他有不少作品,凝炼而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只为销魂亲笔砚,不因适俗卖丹青”。“何必诗材远处搜?盎里虫啾,瓶里鱼游,相亲与我似朋俦。名也无求,利也无求。”“安排在天意,万物适其间。人浊聚尘市,蛇清隐乱山。”鲁桓以蛇喻己,远离尘世,抒发了不趋炎附势,坚守高洁品格的精神。在王鲁桓的系列艺术作品中,最可谓炉火纯青、最让世人惊叹的当属俏色石雕了。

说起俏色雕刻,我国历代均有技艺精湛的杰作,但是若严格遵循形神兼备、超凡脱俗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也确有一些存在着陈陈相因的程式化痕迹。而鲁桓的以两栖动物和甲壳类昆虫为素材的石雕,完全打破了工艺品杰作的藩蓠,无论题材、技艺、整体造型,都达到了前无古人、中外鲜见的升华。

俏色石雕在创作之前,先要选石,在行内也叫“赌石”,即从表皮或剖面的色泽、纹理走势,力求准确地揣测出适合创作什么作品并在如何施艺中巧用其色。鲁桓用高价买来的不少石材,往往因第一道关卡的繁难,一放就是几年。

第一道工序有了定夺,开始是粗坯拉荒,然后是显露雏形,再就是巧施绝技、精雕细刻了。关键是造型的创意以及一刀一凿的技法的微妙处理,就看出作为艺术家的鲁桓和仅有技艺的匠师的分野了。

鲁桓心目中和雕刀下的蛙、鳖、蛇、蝎等小动物,驱体和衬石颜色的截然不同,头尾、四肢色泽变化的和谐自然,常常让人不可思议。“这是一整块石头吗?”,“难道上面没有染色吗?”每次展出,都会有人小心地发问,当然,这些询问确是多余的。这些不时出现在梦幻里,天天铭刻在心目中的鲁桓的爱物,其千姿百态早已烂熟于胸,真可谓“胸有成虫”,怎能不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在鲁桓用过的石材中,有内蒙的巴林石、浙江的鸡血石、安徽的灵壁石、广西的彩陶石等多种。无论晶莹的、斑驳的、温润的、粗粝的,他都能让虫的神与石的魂水乳交融。在不少石雕的侧面,鲁桓都意犹未尽地落款题诗。有一件他独爱的“百步蛇”作品上,他竟镌刻有自撰的千字文“爱蛇说”。文中描述如下:

从外形看,它只有一条线,而能伸能屈,姿态百出;盘如花石,行同流水,无鳍而善游,无足而善攀,故诗可咏、画可描、石可雕……

故宫的十余年艺术生涯,让世人逐渐认识了这位不可多得的怪才艺术家。鲁桓的那些含辛茹苦创作的诗词、绘画、印章,尤其是令人称绝的俏色石雕,李可染先生认为是“空前的独创”,王朝闻先生撰文说“是神奇的艺术”。黄永玉在美术馆观看其作品后题字“不二”,称赞他的作品“卓然不群”。美术教育家、美院附中校长丁井文十分器重王鲁桓,他说:“鲁桓诗作寓意深刻,所画作物、花鸟等格调高雅、题材广泛;书法则上猎篆籀、下逮行草,自成一家。他的石雕所撰的诗词,绝不拾人牙慧。”

1989年,王鲁桓、安路夫妇应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赴美展出石雕及画作,引起轰动。以后,鲁桓又接触了不少美洲当地的两栖小宠物,陆续完成了中美毒蛇南非避役海涯眉蟹等石雕新作,陆续在旧金山、丹佛、加州以至全美众多博物馆巡回展览。使西方的朋友们改变了中国雕塑家不精于表现小动物的旧观念,让鲁桓的“中国超现实主义的现代雕塑”在大洋彼岸大放异彩。

1993年,北京故宫博物馆举行隆重仪式,收藏了王鲁桓的树蛙、蜗牛、瓢虫、烙铁头蛇4年珍品。这也是北京故宫破天荒的第一次——收藏在世石雕艺术家的作品。1996年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赴美主持“中华瑰宝展”,在一个艺术界聚会中,他见到了王鲁桓的石雕作品,十分惊喜,当场表示希望赴台展出。次年4月,王鲁桓的石雕与台湾另两位艺术家作品同时在台北故宫展览,受到艺术界人士和广大群众欢迎,展期延至12月才告结束。2000年4月,王鲁桓的石雕及书画作品共9件,正式入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当鲁桓作品受到国外观众和媒体的盛赞时,他都会说:“花在他乡艳,根从故土培。”

守艺传承350多件石雕作品展出(北京朝阳鹿耀世)(2)

守艺传承350多件石雕作品展出(北京朝阳鹿耀世)(3)

守艺传承350多件石雕作品展出(北京朝阳鹿耀世)(4)

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照片

守艺传承350多件石雕作品展出(北京朝阳鹿耀世)(5)

作者简介

鹿耀世,满族,笔名:剑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术副编审,北京美协会员,中国公关书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三十多年来,设计作品多项入选全国书籍艺术展览,部分作品获奖,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被《装饰》、《包装与设计》、《包装世界》、《中国包装》、《美术向导》、《编辑之友》等杂志专版介绍。数百篇平面设计、绘画、工艺美术等评论和诗歌、散文、人物专访等在全国报刊发表。其中,对近百位老中青设计家作品集或设计作品进行了中肯生动的评介,收到很多热情的来信。多篇专业论文、诗文作品在全国获奖,被报纸连载,并入选艺术论集、作品集、中国出版年鉴。有些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成了专题文艺节目。在全国报刊、出版社发表两千余件标题字、栏头字、刊名字、书名字和单幅书法,出版《青春寄语》、《爱心爱语》、《耀世书法》、《字体艺术》等三十余种硬笔、毛笔作品集。不少漫画、速写、装饰画在报刊发表,主编《现代实用美术丛书》、《美术设计图库》、《国外广告创意》、《设计创意丛书》、《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书画作品集》等四十余种美术设计类图书,在金盾、和平、人美、北师大、中国画报等出版社出版,广受赞誉、销售良好。经多年研究,创制现代艺术木俑,受到艺术界、商界人士广泛赞扬,在北京市场畅销十年。文章及图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儿童文学》、《艺术家》、《中外文化交流》等二百余家媒体发表,中央电视台,台湾某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收到千余封单位、个人求教及要求合作的信件。近年来,多次策划组织设计界书画展览活动。曾应邀为萨马兰奇书写寿幛,义捐书法作品,应邀为大学、报社、图书馆等单位讲授设计、书法、诗文写作等课程。《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