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剧鼻祖,能在神坛待多久?作者:敏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偶像剧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偶像剧为什么那么多人看(能在神坛待多久)

偶像剧为什么那么多人看

偶像剧鼻祖,能在神坛待多久?

作者:敏儿

46岁的言承旭,又出征偶像剧了。不是在近年出现的中偶剧上演玛丽苏、杰克苏,而是复兴了大叔萝莉恋。

打着文艺先锋旗号的热播剧《夏花》,为言承旭量身定做了糙汉型男主的新角色,还试图用一个个热搜打破大众对中年男演员油腻的刻板印象。

从颜值到身材再到男性荷尔蒙,几乎把言承旭全身上下都营销了一遍。

有人买账,有人吐槽。舆论分歧的根源,在于——言承旭与偶像剧的适配度。

F4的光环,在千禧年将言承旭送上巅峰,他甚至成为台偶剧的顶级符号。

但伴生的魔咒,给他包裹上厚重外壳,萦绕至今。

这层壳,限制了言承旭作为演员的更多面。

当回溯他的表演道路时,会发现作品列表里几乎清一色的偶像剧。

然而,言承旭早年跟偶像剧建立起的坚固匹配度,随着时代变迁、大众审美迭代,渐渐松动。

言承旭不再是偶像剧的万能杀手锏。尤其当后浪来袭,太多年轻的新面孔可以选择。

现在的偶像剧可以没有言承旭,但言承旭似乎很难再离开偶像剧。

这对绑定关系的主客体发生了颠倒。青春饭吃不了,或许只能靠熟男魅力在赏色时代杀出血路。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言承旭成为了鲜肉的代餐。

《夏花》开播不久,在#言承旭 偶像剧#微博热搜下,一些拥趸整齐刷着“人在不同年纪反复爱上言承旭”的评论。可不料该剧导演火速澄清,说《夏花》并非偶像剧。

打脸式热搜,究竟是剧方的营销策略,还是什么,暂且不表。

不过言承旭在新剧《夏花》里的种种表现,跟他以往偶像剧的表现如出一辙。

换了人设,不换套路。熟悉的程式化演技,言承旭还是那个“偶像剧专业户”。

出道这么多年,依旧坚守舒适区,不能全怪他。

困住言承旭的,不止他自己,还有环境。

难以化解的北上困境——无论在剧里囿于固化角色,还是在综艺里露脸,他都是被内娱消费的情怀牌。这也是他转战大陆的最大市场价值。

没有打碎重塑来延长表演生命,老粉怒其不争。毕竟就连同团里最有优势走偶像派路线的周渝民,都在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蜕变。

在内娱秩序里,言承旭好像一直都在随波逐流,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

而红于千禧年,他罕见地未被娱乐圈大染缸同化,带有时代烙印的思维跟“娱乐至死”又似乎有点格格不入。

昔日顶流被时代洗牌,令人惋惜,也给当下不思进取的流量艺人带来警示。

他的今天,会不会是“他们”的明天?

毕竟,时代造神,也能倒神。

近年叔圈崛起,但迎来事业转机的都是雷佳音、张颂文、秦昊之类的实力派。

言承旭现阶段的演技,实在不够逆风翻盘。

固步自封只是一方面。此前在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里流露出的拧巴性格,让大众对他的脆弱开始抵触。

偶像剧建构的完美形象,在真人秀里怯魅。

言承旭没能复制王心凌的翻红奇迹,错过了利用热门综艺为自己加成的机会。

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又抽走了他在表演领域走出舒适区的勇气。理想情人的滤镜,总有过时那天。

言承旭跟沈月合作的《我好喜欢你》,即便有两代《流星花园》男女主梦幻联动做噱头,也扑得毫无水花。

时隔三年,《夏花》播出总算有了些声音,但很难把这份“功劳”记在言承旭的演技上。

说白了,言承旭能否成为那颗灵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放在了哪儿,以及幕后推手怎么用。

换言之,找到了言承旭的正确打开方式,剧的成绩就不会太差,而言承旭也至少不会太拉胯。

他每次在偶像剧里的亮相,置于行业语境还带有另一重审视意义。

反衬出内娱中女演员的生存困境,和中年男演员哪怕业务水平不够硬,仍不缺主演资源的割裂现状。

言承旭近期采访时,表示怕被定型,想要尝试不同类型角色。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能否弥合,关键在演技。他的优势有多大,不言而喻。

所以,《夏花》盛开,并不等同于言承旭迎来事业第二春。

不破不立。要成为令人折服的演员,放弃演偶像剧,或许便是开始。

- END -

文字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