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生死搭档生死搭档,他们之间的情义早已超乎了生死,生和死有爱就隔不开,就如她最后喊出的那一句“我不怕死,就怕死后再也看不到你”。有些悲剧从生来就注定,“人生实难,死之如何”。祭,是离不开这支血玫瑰的核心字眼。

伪装者于曼丽的不幸遭遇你了解吗(祭给黑夜中的血玫瑰-伪装者于曼丽)(1)

初相识,出浴的背影纯洁而让人捉摸不透,刚出门时相视第一眼,想必融化的不只是明台的心,这是值得烽火戏诸侯的一笑。从此在这枯燥无味的军校中,博得佳人一笑便成了明台释放自己反抗天性的平台。他送她香水,逗她开心,甚至为她打架,在这阴沉沉的军校中有了这份阳光纯真无忧无虑二人小世界。其实,这世界,每个人不都曾有过一段么。码头相送,阴沉的天气,她留给明台的也是背影,到想挽留的前一刻也没勇气转身相对;刑场营救,曼丽似风雨中摇摆的玫瑰,傲骨挺立却全无对命运的招架之力;明白渐渐失去明台的心后,犹记她孤身一人倚在栏杆品酒,眼前郭副官二人缠缠绵绵,完美的线条温暖的灯光冰冷如死灰的心;香消玉损,她曾说过"如果下面是悬崖,我也要先跳下去等你"

还没有追完剧,小说里的情节是,最后明台被王天风“出卖”时,趴在曼丽的尸体上大骂:“你连于曼丽这个婊子都不如!”。没错,世家生长的明少,对于曼丽的身世,又怎能不介意呢?

要我说,于曼丽是那朵生于黑暗中的血色玫瑰,程锦云是生于阳光下的百合。百合也好,玫瑰也罢,他们的生长都是为了追寻自己的"阳光"。只可惜,百合可以与明台共同分享阳光追寻阳光,她在明台面对世人苦苦伪装.自己为人民战斗的初衷受到质疑时给他力量,明台说她是信仰;而不论玫瑰如何生长他也逃不开出生注定的黑暗,明台给她了重生的希望,这个可怜的小女人从没有过家,她不在乎国,只在乎家,希望一直陪伴着明台,明台就是她的路灯她的太阳他的全部意义,明台说她是另一半生命。

伪装者于曼丽的不幸遭遇你了解吗(祭给黑夜中的血玫瑰-伪装者于曼丽)(2)

明台稚嫩之时,纯真可爱的曼丽激起了他的同情心与保护欲和男人的担当,还有,不得不说的一点点心动过。可是明台不会一直稚嫩下去,慢慢成熟的结果是他渴望更宽广的天地,他渴望的是民族大业,是家族之于国家的担当。况且他明白,若为生死搭档,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互相的默契去完成任务,搭档之间出现了感情就不利于任务的执行。曼丽也懂:“告诉了他,不就相当于告别么”

这部剧,名为伪装者,不错,伪政府面前的伪装,日本人面前的伪装,军统前的伪装,师生间的伪装,家人面前的伪装,但让我欣慰的是我看到了有些爱是毫无伪装的:大姐对明台的爱,曼春对明楼的爱,曼丽对明台的爱。汪曼春,于曼丽,“曼”字有“柔美、细润”的意思,可这一个字却偏偏用到了两位服务于特务机构从小失去亲人的女子身上,在外她们是杀人不眨眼的机器,可到了他们钟爱的男子身旁她们又是柔美细润的女子。记得曼春醒过之后明楼告诉她是因为她自己才被免于刺杀时,为爱人有所奉献就那么的心满意足;记得曼丽在小巷口那一脸小媳妇儿的委屈样,“还以为你跟她走了呢”。她们执行任务时都是出色的伪装者,但在爱情面前却没有丝毫的伪装,也没有看透对方的伪装。时局之悲,命运之悲啊。

伪装者于曼丽的不幸遭遇你了解吗(祭给黑夜中的血玫瑰-伪装者于曼丽)(3)

有时候我们缅怀曼丽,更多是缅怀我们自己,缅怀我们幼稚纯真时相陪伴的那位夜夜入梦的姑娘,缅怀那一段段明知青涩毫无前景却不愿放弃的算不上爱的喜欢。而或说,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谁没有或多或少的辜负过什么人,或自愿或迫不得已,或多或少的情债,也只能随风逝去了。我们是都爱把伤疤封存在盒子里,让完美的自己沐浴在阳光里。

伪装者于曼丽的不幸遭遇你了解吗(祭给黑夜中的血玫瑰-伪装者于曼丽)(4)

最后附上席慕容的《祈祷词》

我知道这世界不是绝对的好

我也知道它有离别 有衰老

然而我只有一次的机会

上主啊 请俯听我的祈祷

请给我一个长长的夏季

给我一段无瑕的回忆

给我一颗温柔的心

给我一份洁白的恋情

请给我一个长长的夏季

给我一段无瑕的回忆

给我一颗温柔的心

给我一份洁白的恋情

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

伪装者于曼丽的不幸遭遇你了解吗(祭给黑夜中的血玫瑰-伪装者于曼丽)(5)

曼丽,美丽的名字。祭曼丽,也是祭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