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

02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什么?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03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主要有哪些方面内容?

一是关于民族工作的地位作用。强调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二是关于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三是关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四是关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是关于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七是关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治藏方略。八是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04你知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历程吗?

2014年5月,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05如何理解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一方面,不能笼统把“同”和“异”放到一个层面看待。“同”是方向、是前提、是根本,共同性是统领差异性的,没有共同性就谈不上共同体意识,不能本末倒置;“异”是历史的、具体的,是丰富多彩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用差异性取代共同性,也不能用一个民族的独特性取代其他民族的多样性。讲增进共同,不是要取消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更不是要消灭哪个民族,不是“汉化”也不是“同化”,而是要共同走向现代化;讲尊重差异,是要包容多样,但不能强化固化差异、不能人为添加扩大差异,不能用差异性消减共同性,不能把差异性变成“隔离墙”,更不能让差异性成为阻碍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绊脚石”。在坚持“同”的基础上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要理清哪些方面必须“同”、哪些方面可以“异”。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认同,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上也不能有差异。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不同民族可以有差异,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绽放光彩。

06“两个共同”是什么?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07“三个意识”是什么?

增强“三个意识”,即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08“五个认同”是什么?

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

09“五观”是什么?

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10“两个结合”是什么?

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青海)(1)

来源:海东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