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免疫系统与抗氧化?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免疫系统与抗氧化(免疫力到底是什么)

免疫系统与抗氧化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对话专家:

黄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院)长、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免疫力”的重要性再次引发重视。什么是人体防御病毒的免疫力?如何提高免疫力?2月24日,封面新闻专访了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黄波。

防御病毒的免疫力是什么?

封面新闻:防御病毒的免疫力实际上是极其抽象的概念,是否存在?又该如何理解?

黄波:以一个理想状态为例,在一个新型冠状病毒均匀分布的房间里,有20个人进入房间,接触病毒时间相同,观察发现,10人没有任何症状,10人出现发病症状;发病人群中,5人症状轻微,5人症状严重。

很显然,在这些人中,没有发病的人比发病的人的免疫力要强,而症状轻微者比症状严重者的免疫力要好。因此,所谓“免疫”,顾名思义就是免除瘟疫(主要指细菌、病毒感染),而免除瘟疫的能力,就是免疫力。

封面新闻:目前科学界对免疫力的认知到哪一步了?

黄波: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对免疫力评价指标。机体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并不是由一个因素所构成,而是由呼吸道的物理屏障、血液中的补体系统、肺上皮细胞干扰素通路、固有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系统等五方面共同构成。这五方面,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贡献度是不均等的。然而,在病毒感染之前,如何预测个体在不同层次对病毒的反应性会达到哪一种程度,是目前免疫学研究领域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

封面新闻:如何提高免疫力?

黄波:尽管抗病毒免疫力由不同层次所构成,但决定个体免疫力高低归根到底在于细胞。对青少年和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肝细胞、骨髓细胞、肺部上皮细胞状态都比较良好,因而免疫力也好。但伴随年龄增长,机体功能开始退化,肝细胞、骨髓细胞、肺部上皮细胞状态都开始下降,因而抗病毒免疫力也开始下降。因此,老年人特别需要注意提高自身抗病毒的免疫力。

需要指出的是,“免疫力”是极其抽象模糊的术语,我们需要理解真实的含义是什么,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策略,提高体内抗病毒的免疫力。

血浆治疗新冠肺炎要注意什么?

封面新闻: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用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是什么原理?

黄波:微生物也好、细菌也好,病毒也好,感染机体的时候,机体会针对它产生抗体,抗体会释放在血液中。把血浆抽出来,利用所含有的抗体去治疗其他被感染者,这是免疫学基本原理的应用,并没有什么错。

但问题是,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机体针对病毒所产生的抗体并非一种,而是多种。因此,混合血浆治疗,也许会产生效果,也许没有什么效果。

另外,还须注意的是,血浆中非中和抗体可以促进体内巨噬细胞对病毒的摄取,一方面这些巨噬细胞可成为病毒藏身之处,同时,它们被病毒激活后可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加重病情。

封面新闻:在用康复者血浆进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黄波:要做进一步的免疫学检测。比如说,要把真正有效的康复患者血浆,即中和抗体水平高的血浆筛选出来,效果才会好。但这样会有大量工作要做,同时献血人的数量本身就不多,操作上是有一定的实际困难。

为什么抗病毒药物研发这么难?

封面新闻:目前针对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为什么抗病毒药物研发这么难?

黄波:现在做疫苗、抗体,全部是采用免疫的原理、手段和技术去开发的。我们需要弄清楚病毒是如何和细胞相互作用的:第一,病毒颗粒要粘附到细胞表面上;第二,要穿过细胞膜进到细胞里面去;第三,在细胞里面合成新的病毒颗粒;第四,从细胞里面到细胞外。

所以,抗病毒药物也是针对这四个过程,但实际上每个环节都不可能做到100%,80-90%有效就了不起了。因为如果要做到100%,就需要非常高的药物浓度,这个时候,机体自己的细胞也就杀死了,表现出严重的毒副作用。

瑞德西韦到底如何发挥作用?

封面新闻:现在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瑞德西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黄波:新型冠状病毒与艾滋病病毒一样,同属RNA病毒。也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是RNA,依赖RNA合成酶来合成病毒的RNA。这个药(瑞德西韦)是一种前体药物,进入细胞后被磷酸化(结合了3个磷酸基团),变成为其活性形式,能够抑制RNA聚合酶,从而抑制了病毒RNA的合成。但是这种抗病毒的药,其特异性的都是相对的,不可能100%的抑制病毒在细胞里复制。

如何看待疫苗预计18个月内准备就绪?

封面新闻:世卫组织此前表示,疫苗预计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您对此怎么看?

黄波:世卫组织说的18个月,给民众带来很大希望,我认为未必能做到。一个客观原因是,疫情持续时间并不确定,疫苗研发出来之后,要进行临床试验,如果那时疫情已结束,可能就没有做临床试验的病人了。尽管做疫苗的原理,我们都清楚,但很多细节尚待厘清,这也大大阻碍了疫苗研发。艾滋病毒疫苗研究几十年,迄今也没有成功。

遗体解剖对疾病研究有何意义?

封面新闻:目前,多例新冠肺炎病例遗体解剖已完成。遗体解剖对疾病研究有何意义?

黄波:遗体解剖对认识此次新冠病毒肺炎是非常重要的。但另一方面,因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解剖只是看到了最终点,前面是怎么回事,只能作一些合理的推测和科学的解释,还不能看到整个变化过程的全貌,所以还是有遗憾的,但这已是非常了不起。

封面新闻:您希望从遗体解剖中得到哪些答案?

黄波:实际上钟南山院士已透漏一些,比方说,(死者)肺部纤维化不是特别强,这些跟我们猜测还是相一致的。另外,一些细微方面,如肺泡里面的红细胞数量、黏液的情况等,特别是巨噬细胞数量以及其胞内病毒含量等,希望从遗体解剖中得到更多数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