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照遍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太行山的故事简介(在太行山上的故事)(1)

看到这些歌词,想必您马上就会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歌名是什么?《在太行山上》!这首歌于1938年7月武汉纪念抗战爆发一周年宣传周歌咏大会上首唱,开始流传,经久不衰,八路军游击队员会唱,当时的普通老百姓会唱,八十多年后的我们也在唱。朱德总司令听到这首歌后十分喜欢,要求八路军总部机关人人会唱,还把歌词抄录下来随身携带。2009年,这首歌曲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歌词悲壮抒情,展现了一呼百应、舍家为国上战场全民抗战;“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词坚定有力,展现了战士们不畏强敌、坚决战斗。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有许多小故事,现在看来还让人十分激动。

这首歌,歌词曾写在香烟盒上。《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是桂涛声。桂涛声在随游击队转战陵川的过程中,亲眼看到日军的暴行,看到敌后战场八路军艰苦抗战。在太行山顶,桂涛声远眺太行山的千山万壑,深刻感受到抗日军民是阻挡日寇“铜墙铁壁”,在心中酝酿许久的诗篇《在太行山上》,自心底迸发而出,随手写在了香烟包装纸上。后桂涛声将诗词交由冼星海谱曲。除了《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还写了《送棉衣》、《歌八百壮士》等流传很广的歌曲。

这首歌,周总理曾参与创作。得知桂涛声和冼星海创作了《在太行山上》,周总理和郭沫若前往冼星海住所看望。当时冼星海正在钢琴前全神贯注地修改曲谱,经提醒才知有客人来。为了试唱这首歌,周恩来总理主动让冼星海唱主旋律,他来唱第二声部。于是,两人唱起了这首《在太行山上》。唱罢,周总理和郭沫若齐声夸赞写得好,并当场决定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演出这首歌。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我们听着、唱着这首雄壮嘹亮的《在太行山上》,感受着我军将士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奔赴抗日战场,抵抗外来侵略,夺取胜利的战斗精神;更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定信念,继往开来,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