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书的时候,偶尔会看到特别熟悉的名字,而这个熟悉的名字给我的印象,往往与史书中大不一样。

有这么一个人,年少入仕,被派到基层去当县令。

杨万里诗写的多吗(看完热泪盈眶的诗人--杨万里)(1)

当时那个天下吧,穷的厉害,百姓手里交不上税,国库还异常的空。

那钱能去哪呢?

还不是层层盘剥,都落进各种小吏的兜里了。

此人很敏锐,快速解决了小县城的这个弊病,后来见到丞相,丞相贼赏识他,说东南竟然还有这样的人才。

于是留京工作,时不时上俩折子,怼怼奸臣。

某次怼人的时候,怼的忘乎所以,说你这个人简直就是指鹿为马。

这就不太行,怼得不讲究方式方法,你说奸臣是赵高,那皇帝岂不就是秦二世?

皇帝显然就不高兴了,说你滚犊子吧。

是所谓,伴君如伴虎啊。

我们这位书生就很伤,又去了穷乡僻壤提点刑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外放,都是去提点刑狱……

而又恰巧,提点刑狱的时候又会碰见叛贼作乱。

当然,这位书生是真的书生,武功不高,去平叛随时可能会死。

书生犹豫过,但他还是去了。

皇帝说,这是仁者之勇。

或许是仁者之勇的加成,书生用兵稳妥,为人又正直,竟然深得士卒爱戴,率军把叛将给打回去了。

皇帝由此改观,觉得这书生能打仗,可以用。

把他又调去了北方,随时准备迎敌。

可惜那会儿当权的丞相虽然力主北伐,但专权无道,排挤良臣,倘若他真有本事也便罢了,偏偏还打仗贼蠢。

杨万里诗写的多吗(看完热泪盈眶的诗人--杨万里)(2)

书生骂了半天,朝廷丝毫不理,于是心灰意冷,年纪又大,只好上书退休。

没想到退休之后,当权的丞相还不死心,还要折腾,一遍遍就要北伐。

还要启用另外一个六十八岁的老臣,来当枢密院都承旨,全权指挥军事。

这位老臣大家也很熟悉,姓辛,名弃疾。

只是很不幸,老辛好不容易有次机会搞波大事,未及上任,就病死家中。

而听到还要出兵的消息,我们七十多岁的书生也忍不住了,垂死病中惊坐起,给朝廷上了一封折子。

杨万里诗写的多吗(看完热泪盈眶的诗人--杨万里)(3)

“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唯有孤愤!”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这位一生清廉,家无余财的老书生,就这样也死了。

其实这样一份简历不是特别出彩,朱熹是他举荐的,算是最出名的政绩。

但我们应该确实都听过他的名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是他写的,老书生名叫杨万里。

在看到他生平事迹之前,我从来都以为杨万里是个山水田园诗作者,那种躬耕陇亩,笑傲江湖的学问家。

而事实上,临死前的那一封折子,才是杨万里的本来面貌。

“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唯有孤愤!”

杨万里诗写的多吗(看完热泪盈眶的诗人--杨万里)(4)

人物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