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有韵,秋美无边。金秋的沈阳如诗如画,不仅令家乡人自豪,也让近年来引进沈阳的人才情不自禁沉醉其中。

金秋硕果香,才聚大沈阳。“人才新政24条”引育并举,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热情开门纳贤。“三引三回”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吸引老乡、校友、战友回沈创业,结下累累硕果。当老工业基地吹响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号角,砥砺前行的沈阳正不断谱写人才工作的新篇章。

为更好地表达全市人才的爱国爱乡之情,市人才办和沈阳日报合作推出人才专版,通过展示我市各类人才的随笔、摄影等作品,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视角,共同发现沈阳之美,爱上沈阳之美,共同在创新、创业、创造的过程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品读沈阳的十年(爱上沈阳沉醉金秋)(1)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陈思利

品读沈阳的十年(爱上沈阳沉醉金秋)(2)

▲浑南区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何曼秋

品读沈阳的十年(爱上沈阳沉醉金秋)(3)

▲浑南区实验小学 赫扬

金秋歌壮志 名家爱沈阳

秋天,沈阳最美的季节。金黄的落叶铺满城市的小路,泛红的枫林勾勒出诗一般的画卷。唯美的景色,正是秋日沈阳最美的语言。

庆祝沈阳音乐学院建校80周年的校友音乐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沈音学子回母校演出。校庆系列活动以魏国二胡交响协奏曲音乐会拉开序幕,著名胡琴演奏家姜克美作为嘉宾倾情演绎。校庆期间,包括傅庚辰、谷建芬、周海宏、幺红、张宏光、赵光、柴亮、范焘、魏国、杨岩、宋波、伊泓远、唐俊乔在内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纷纷回沈共襄盛会,他们不仅看到了沈阳的发展变化,也看到了人们在艺术审美方面的渴求。

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吹响新时代的号角,吸引更多人才回到家乡。就像著名指挥家范焘所说:没有沈音,就没有他的今天,无论身处世界任何角落,心中总是惦念家乡。这些归来的校友,满怀深情,不计得失,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感情。

我们传承精神,我们记住经典,我们珍惜拥有,我们心中有歌。永远思念着养育我、培养我、挂念我的家乡,这就是我心中的歌,一曲永远都唱不完的旋律。

●作者:崔健,辽宁文艺中心负责人、《音乐生活》杂志执行副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有爱的地方叫沈阳

夜幕渐拢,华灯初上,十月的沈阳秋意渐浓。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招牌点亮,映衬着患者的笑容与车中脚下回家的迫切。是的,无论走到哪里,回家总是让心中有爱的人充满期待。

不知不觉,回到家乡已是第四个年头。曾经那个心中了无牵绊、向往自由的青葱少年在每次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回家的路上,总是惊叹于大路两边的变化。夏的骄阳似火与冬的霓虹闪烁,都让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切重新释放出魅力。

留学与工作的七年间,有春的勃勃生机也有秋的累累硕果。少年变得谦逊得体,原来心有猛虎也可细嗅蔷薇。

寻找到热爱是生活的乐趣所在,因为热爱本身就让人沉迷其中。幸运的是,作为口腔科医生的执业乐趣竟被我找到了。

归去来,人生就这样变得更加美好,面对故乡也由此变得格外热忱。

因为故乡沈阳是一个有爱的地方。

●作者:付佳乐,于2013年取得日本国北海道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二科。

幸福沈阳我的家

从前的我,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站在宿舍看外面,天上总是有那么多云彩飘着,似乎那云彩遮住了一切。

如今的我,一个留沈工作的研究人员,站在家里看外面,满眼飘着的云彩散了,露出蓝蓝的天,美好的景色也显现了。

幸福就是在这金色的季节里开怀大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漫天飘起了丰收的颜色,布满了孩童的欢笑,恋人的细腻,朋友的祝福,父母的关爱,老人慈祥的笑容……感谢这座城市让幸福陪伴在我们身边,让生活如此快乐简单!

●作者:王志楠,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

高铁穿越母亲河

中国摄影家协会 姜守凯

品读沈阳的十年(爱上沈阳沉醉金秋)(4)

我热爱铁路,关注铁路对沈阳建设的巨大作用,所以用镜头聚焦铁路成为我的习惯。

为了拍摄《高铁穿越母亲河》,拍好浑河上的铁路桥,我查看列车表,4次到浑河铁路桥,计算高铁和其他列车的过桥时间,提前升空无人机,调整角度精心构图,多次拍摄高铁穿越母亲河,最后得到这幅作品。

《高铁穿越母亲河》将视角聚焦在飞跨浑河南北的铁路大桥上,希望通过影像来讲述浑河铁路桥背后的故事,展现铁路运输给沈阳的四个中心建设带来巨大推动力。

品读沈阳的十年(爱上沈阳沉醉金秋)(5)

▲作者:郭德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楹联家协会书艺委主任,沈阳诗词楹联家协会副会长

品读沈阳的十年(爱上沈阳沉醉金秋)(6)

▲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茂林

沈阳因浑河而充满灵气

沈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黄小森

品读沈阳的十年(爱上沈阳沉醉金秋)(7)

▲浑河全景图

“有些老朋友看到这幅照片时,笑着对我说,‘你是从纽约回来的’?虽是句玩笑话,但却说明咱沈阳充满了大都市的气质。”

《浑河全景图》拍摄视角没有采用高角度,而是用平面的角度拍摄,并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呈现。为了浑河的景色尽收眼底,运用“接片”的方式,把6张照片连接在一起,这样视野会更加广阔,观众看到后会觉得气势磅礴。 沈阳是一座有水的城市,因而拍摄这幅作品的起源是,我希望通过这幅作品呈现沈阳和水的关系——沈阳因浑河而生机勃勃,因水而充满灵气,通过浑河岸边的建筑和风景,能展现出沈阳的高端和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