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9期
“睡不着的时候,发个朋友圈,会发现点赞的人比你想象得多多了。凌晨3点,你以为只有自己在苦熬吗?”李诞曾在节目里谈到现代年轻人的焦虑问题,“焦虑是一种进化的必然吧,不焦虑的基因已经被淘汰得差不多了。”
“我很担心这样下去,我会变成一个废物,但我好像又毫无办法。”“整个青春期,我都执迷于自己的古怪,到底怎么样才能变成一个自洽的正常人。”“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因此感到焦虑和迷茫,仿佛正确的人生标准越来越窄。
年轻的人生,总是充满很多问题。或许一时之间,我们会不知所措、会难过、会逃避。但一生很长,回头来看,一切可能并没有那么糟。
《中国青年》杂志9期推出生活专题“年轻人的焦虑和迷茫,该如何消解?”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个小小的共鸣,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一场身材主宰权的拉锯战
@文/王叁伦
隐秘而艰深的痛苦
曾有近两年的时间,我深陷暴食—呕吐的漩涡,循环往复,无法自拔。
直白地讲出这件事需要一些勇气,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催吐是因病态的追求自寻烦恼,甚至罪有应得,停止催吐也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做不到是因为不想做。
我的妈妈很爱我,但即便如此,当我对她说想去医院看看心理医生时,她也只是简单地回应:“我觉得没必要,人都是有自制力的,你可以自己克制一下。”
“不理解”让一些女孩陷入更深的泥淖,我曾在一个互助群里看到过这样的记录:
“今天吐了三次,感觉好不起来。”
“我一下吃了很多自己想吃的,吃完那种愧疚感促使我只想去吐,吐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喉咙难受得要命。”
“边吃边哭,胃疼得站不起来,一个人吃了一百多块钱的垃圾食品。”
“自己戒不掉,吃东西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吗,只知道往嘴里塞。”
初衷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瘦一点,再瘦一点。
身材焦虑不仅横向传染,似乎也在进行代际传递。看到有人自述自己的减肥经历,身高1米67、60公斤的时候被家人逼着减肥,本来脚就骨折了,没愈合好就开始天天剧烈运动到伤口直接瘀血红肿根本没法穿鞋子,现在两年多了还是不能跑。
就连演员也难幸免。
有艺人发布微博称:“前几天我因为一件裙子腰部勒得过紧,穿了几个小时后肋骨疼,去了医院检查。虽然骨头没什么问题,但医生说,因为衣服不合身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和暂时性缺血引发了疼痛。” “我曾经就因为在一个晚宴上吃了一口红烧肉就被别人diss说我是个女演员,怎么还敢吃红烧肉!”
身材焦虑就这样使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女性画地为牢,光鲜背后隐秘的痛苦,远比能够想象到的多。
焦虑的阵风向哪儿吹
A4腰、漫画腰、直角肩、iPhone腿、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吹起一阵秀身材的游戏挑战。大家对身材的要求越来越挑剔和苛刻,快速减肥的广告铺天盖地,社交平台还会自动推送,唯恐我们哪一刻忘记了“瘦是王道”。
年初一些穿搭博主在优衣库、ZARA等店试穿童装走BM风(BM是意大利快消时尚品牌Brandy Melville 的首字母缩写,特点是所有衣服的尺码,只提供S号或小码)。有工作人员称试穿不合适的童装很容易把衣服撑坏,脸上的化妆品也可能弄脏衣服。优衣库回应称,这样污损的衣服将会直接废弃,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但更多人认为,成年女性将自己塞入儿童的衣服,这本是一种病态的审美,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所谓的BM女孩身高体重表,字里行间写满不健康和对女性身体的压迫。
有博主谈及商务接洽,提到但凡能够增长女性外貌焦虑的产品,品牌给的酬劳基本都非常高,比如脱毛仪、塑身衣、医美项目等等。“赛道越来越拥挤,就会有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选择宣传一些违心的话语了。”
多年来“主流”审美的驯化,让我们对于自己的容貌身材,产生了过度且畸形的重视。漩涡下的你我她,都难以幸免。于是便有投机者吃准如此心理,用身材焦虑赚流量、卖产品。
在我停止呕吐的一段时间后,一次出去玩和朋友谈到身材的问题,沮丧地感叹自己总也到不了这个身高“应该有的体重”。她把我痛骂一顿,问我为什么非要追求别人制定的标准,一句话点醒了我。
造成身材焦虑的一部分原因或许是我们把认识世界的窗口局限在手机屏幕上那一块小小的窗口,但照片、短视频的美图效果会大大掩盖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身材缺陷,再用垫肩、垫臀、束腰等工具辅助,一个个“不可能身材”由此诞生。可如果放眼在现实生活,如果建立自己的标准成为我自己的原点,所谓缺陷也只是千千万万人都有的常态。
尝试和瑕疵共处,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
当讨论到“老年人跟不上科技迅猛的发展速度,导致被远远遗落在后”的社会现象时,有一种声音这样认为:不必强行让所有的老年人一定都要跟上科技发展,因为只有包容所有人的科技发展,才是时代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更大的包容——包容所谓“跟不上时代”的老年人的存在,也包容每一个个体不愿、不会、不使用的自由。
我想关于身材的议题也是如此:可以穿得下BM风的小吊带和小裙子,身材热辣前凸后翘,这当然是迷人的;但如果有人选择隔绝掉海量关于身材标准的定义,从容地和自己现有的身材共处,也不会被人用“搓衣板”“水桶”或更加冒犯恶劣的言辞羞辱,这是整个大环境对身材的温柔和宽容。
不允许自己不完美,挑剔与审判他人的瑕疵,这是一种内耗,让本来应该向外延展的生命力,大部分消失殆尽,催生出巨大的焦虑感,对外界的目光过度关注而那些力气,那些热情和创造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生活的热爱本该被放置在更深远的领域当中。
值得高兴的是,无论国内还是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为促成审美的基础共识而努力:“美”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高、矮、胖、瘦,任何比例都可以是美的。作为女性,我们该学着去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善待它、爱护它,不因为一点点不完美而自暴自弃。不必做到艳光四射,整洁大方也很美。如果希望更加精进,可以通过穿搭、化妆、正确科学的饮食和运动等方式提升精气神。
时至今日,我不敢说自己找到了戒掉呕吐的办法,通透地与身材焦虑挥别。我能做的,是尝试用更加坦然的态度,真真正正地活在当下,不跟数字的浮动较劲,不跟想象中的眼光较劲,把脚步放缓而行。
前段时间,有艺人因在直播中喊话粉丝登上热搜,镜头里的他边啃鸡腿边跟粉丝对话:“减什么肥啊,我都没减你怎么减肥,肯定吃啊,你又不当艺人,又不用控制饮食,又没有镜头对着你。减肥不是靠不吃,而是靠运动,吃。”看完视频的我,不禁想起他早年间一首因态度嚣张而引发热议的歌曲《我是大主宰》,整首表达着“你有什么资格评判我”的“迷之自信”。
而我想,对于女孩子们来说,自我主宰权的迷之自信,多多益善。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责编:刘博文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