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师德,一个不被人熟知的官员,两度拜相,待人宽厚,他的名字并不响亮,甚至没什么影视形象,但狄仁杰的名字却是家喻户晓的,娄师德为什么会和大名鼎鼎的狄仁杰扯上关系呢?说来巧了,娄师德正是狄仁杰的推荐人,是他上书奏请举荐狄仁杰为宰相,武则天才任用了他。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狄公了。我认为他应该被人认识,被人尊重。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年出生(唾面自干的娄师德)(1)

文武双全,留名千古

娄师德是唐代有名的宰相,少年时才学就非常出众,二十岁就中了进士。立过八战八捷的战功,做过大将军,战功累累,又封侯拜相,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他作为宰相,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七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他为人真的太宽厚温和了,哪怕很多在现在看来很多无礼的事儿发生在他身上,他也处变不惊,微笑对待,甚至有唾面自干的故事。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年出生(唾面自干的娄师德)(2)

真正的“宰相肚里能撑船”

他与李德昭一同上朝,但因为他体型肥胖,还有足疾,行动不便,所以跟不上李德昭的脚步。李德昭便几次三番停下来等他,奈何他实在行动不便,还是跟不上,气得李德昭骂他乡巴佬,他也不恼火,还笑着附和。这事即便是放到我们身上,也不一定就忍得,但娄师德一代宰相,还是被与他同朝为官的同僚骂了,他却偏偏能忍,还淡然处之,他的肚量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年出生(唾面自干的娄师德)(3)

他出行寻访,因行动不便,下属去牵马了,他便不顾形象坐在门外的横木上等人来,这时一个县令也来了与他同坐,县令不知道他便是自己的上司,他也没有提醒。而县令的下属将他认了出来,县令知道自己闹了个乌龙后赶紧赔罪,他却并不怪罪,认为不知者无过。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年出生(唾面自干的娄师德)(4)

狄公的恩人

他与大名鼎鼎的狄公有知遇之恩,他慧眼识珠发现了狄仁杰的闪光点,便上书举荐他做宰相,当时的皇帝武则天便重用了狄仁杰,自此成就了他一生好名。而狄仁杰对此却是一无所知,拜相之后,多次与娄师德政见不合,而狄仁杰又是个刚正不阿的直言之臣,因此在朝堂上多次针对娄师德,最终导致娄师德被外放。后来狄仁杰在武则天那里看了娄师德举荐他的奏折,深感愧疚。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年出生(唾面自干的娄师德)(5)

想来狄仁杰不止一次排挤娄师德,而娄师德其实有很多个机会说出这件事,或在朝堂上,或是私下里,或者反驳一二,但他没有,对于狄仁杰,他一直宽容相待,哪怕自己被逼的外放,也不曾拿曾经举荐狄仁杰这件事大做文章。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年出生(唾面自干的娄师德)(6)

一位亲民又没有官架子的老人家

娄师德在性格上不仅待人宽宏大量,且平易近人,十分体贴下属。有一次他与下属出巡,到了下榻的驿馆,他便于下属同桌而食,也正是因为他们一起吃饭,娄师德发现驿馆为他提供的是精米,而给下属的则是黑米。于是便询问驿长为何如此,驿长答一时间没有那么多好米来招待,他十分惶恐,连连告罪,而娄师德却没有怪他,反而说是自己来得太仓促,导致他们没准备好。于是他便不再吃精米,而是与下属一样吃粗食。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年出生(唾面自干的娄师德)(7)

他的宽厚使他没有去怪罪驿长,而他的仁心使他不忍自己一个人吃好的,最终换了与下属一样的饭食。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年出生(唾面自干的娄师德)(8)

我很喜欢娄师德这个人,我想他年轻时一定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老来便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家。提起狄公狄仁杰,那是耳熟能详人尽皆知,而娄师德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殊不知,倘若没有娄公,又何来狄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