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被美国暗杀(他带着美国上层社会的秘密狱中自杀)(1)

爱泼斯坦狱中自杀身亡。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纽约市官方于当地时间8月10日宣布,极富争议的亿万富翁杰弗里·爱泼斯坦在位于曼哈顿的监狱中自杀身亡。

爱泼斯坦因长期为上层人士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结交了大量社会名流。这其中,据说就包括了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前总统克林顿和英国安德鲁王子。爱泼斯坦一死,被认为带走了无数秘密。

爱泼斯坦案的受害者,多是一些无家可归的女孩子。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调查人员目前已经确认了30多名受害者的身份,而《迈阿密先驱报》说,找到了大约60个。

可以肯定的是,爱泼斯坦是个十足的恶棍,且受到的惩处过于儿戏。他能长期作恶又被纵容,很难想象与他在美国上层的亲密伙伴的护佑无关。

这是“盖茨比”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名利场》杂志曾将他称为“当代盖茨比”。称他是盖茨比,当真侮辱了“盖茨比”这个小说“人物”。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因试图描述一个已经退化了的美国梦而著名。菲茨杰拉德描写的美国社会,不再充盈新教徒精神,那种“勤劳节俭”的品质早已消退,享乐主义盛行。小说中的人物盖茨比实际上对享乐喧闹并无兴趣,他抱有一种真诚、纯洁、和善的品质,相反他是享乐主义社会的牺牲品。

将领被美国暗杀(他带着美国上层社会的秘密狱中自杀)(2)

《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现实中的爱泼斯坦,除了在努力营造着黄金的宫殿和热闹的聚会上与之相似之外,再也找不到共同点。而在品质和作为上,爱泼斯坦与真诚、纯洁、和善无缘。

据美国某新闻网站报道,爱泼斯坦被指控对数十名未成年少女进行“性剥削”。这样一个人,跟那个真诚而又浪漫的小说人物“盖茨比”,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疑点重重,阴谋论难去

爱泼斯坦之死,注定会被理解为一种阴谋。他能够逃避惩罚,又得以离奇死亡,对他的调查结果势必会引来诸多揣测。

将领被美国暗杀(他带着美国上层社会的秘密狱中自杀)(3)

特朗普转发网友关于爱泼斯坦死亡的“阴谋论”推特。

爱泼斯坦的死亡,至少有三处疑点已经超出我们的合理认知。

首先,爱泼斯坦的死亡时间太凑巧。近日,一份关于指控爱泼斯坦的文件公布,该文件发布不到24小时,爱泼斯坦就被发现死亡,这“过于偶然”。

其次,爱泼斯坦在狱中一度被发现颈部有勒痕,并接受24小时的防范自杀监视。令人奇怪的是,这一程序却在数天后被取消,直接为爱泼斯坦的“上吊自杀”提供了方便。

第三,爱泼斯坦所在的监狱管理严格,他又处在安全等级最高的牢房,竟然轻易上吊了。美国前司法部助理副部长哈里·里特曼也质疑,爱泼斯坦为何能够自缢。

这些过多的偶然,让爱泼斯坦之死变得离奇,无法挥去“阴谋”疑云。以至于人们会反复猜想,是不是美国的哪个大人物或哪些大人物在试图掩盖什么。

无论是与爱泼斯坦“志同道合”的特朗普,还是来往密切的克林顿,都能够为人们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无论类似这样的大人物是否清白,他们之所以牵扯进去,与他们结交爱泼斯坦之流贪图享乐不无关系。

名流并不见得高雅

美国上层社会这个小丑,揭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现象:上层社会的光鲜华丽的外表之下,不乏空虚冷酷、残忍险恶,这方面尤甚于市井乡野。

爱泼斯坦之所以能够游走于大人物中,在于他能够寻找到大人物和“名流”们的卑微之处。所谓名流,并不见得高雅,只不过在金钱、权力或出身上与众不同而已。

就像那位涉及该案性丑闻的英国女王之子,有多少超出凡人的特质呢?抛去出身,他并不比常人出众。

人们有时候会对不同凡响的政治商业精英以及贵族编织一些超凡的品质,这似乎是人类的一种缺点。

类似爱泼斯坦的例子,在美国社会并不少见。就目前情况看,该案在美国社会引发的反思声浪,并没有足够强烈。

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曾经的那个奉行新教资本主义的国家,那个声称“山巅之城”上帝选民的国家,确实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勤劳节俭”之风在不断消退,为富不端现象频现。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享乐主义和精英道德滑坡如今已是全球性的现象,其社会危害也不应低估。

爱泼斯坦是自杀了,但还有多少“×泼斯坦”仍在恃富为恶呢?

□任孟山(专栏作家)

编辑 狄宣亚 校对 吴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