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已知的宇宙,包括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形成的星云和星球都来源于一次大爆炸。最开始,宇宙中有一个拥有着无限大的密度和无限高的温度,更包含着无法估计的能量的奇点。当奇点在138亿年前发生爆炸的一瞬间开始,宇宙才产生了时间和空间,才产生了万事万物。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1)

奇点大爆炸

在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地从奇点往外膨胀,各种物质由快变慢,慢慢地形成了许多的星系。星系中的物质越来越慢,沉淀下来形成了一个个的星球。这其中就包括地球。地球也已经有了46亿年的生命了,不过如果将地球这46亿年的生命浓缩成只有24小时的一天,我们可以推算出来,人类的出现和进化过程只占这一天中的两分钟。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2)

最初的地球

是不是非常令人难以置信,不过这就是事实。那么让我们将时钟拨回零点,一起回顾地球中的一天吧。

生命的诞生

地球上最开始没有生命,但是有液态水和阳光,并且逐渐形成了大气层。这三者正是生命产生的必要条件。时间来到了35亿年前,海洋中孕育了地球上第一个生命,单细胞蓝藻。蓝藻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是能够自我复制,于是越来越多的蓝藻出现了,它们遍布了海洋中。而且它们进行的光合作用不仅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命,也能够为地球提供更多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也为更复杂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3)

蓝藻

最早出现的多细胞动物是海绵,虽然它们也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但是已经可以进行滤食。越来越多的多细胞动物开始出现,时间又来到了5.3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一个生命大爆发时期。在这段长达几百万年的时间段里,地球上的物种增长到了200多个,开始有了生命竞技场的雏形。我们所熟知的三叶虫也就诞生在这个时代。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4)

三叶虫

进化的车轮又滚滚向前,一条毫不起眼的虫子开始长出了一条贯穿全身的脊索,这就是脊椎动物的前身。在此基础上,多种多样的脊椎动物也开始出现了。鱼也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种。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鱼嘴巴都能够一张一合地进行捕食,不过最早出现的鱼类是没有颌骨的,因此不能通过嘴巴的开合进行捕猎。也不是所有的鱼身上都有鳞片,只有其中的一些身上覆盖着坚硬的骨片,就像盔甲一样,生活在海底的世界中。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5)

早期鱼类

出于捕食的需要,第一只长出了颌骨的鱼出现了,它就占据了海洋食物链的顶端。捕食的能力和效率大大地提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样的丛林法则指引下,越来越多的鱼进化出了颌骨,以便在这场弱肉强食的斗争中生存下来。而没有颌骨的鱼类就被进化的齿轮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6)

食物链

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有的鱼开始进化出了超强的颌骨,咬合力也越来越惊人。海洋中逐渐成为了有颌鱼类的领地,每天都上演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存现状。

恐龙霸主的登场

而在这场竞争中被抛下的鱼有些就永远消失在了地球上,而有一些试图开拓一片新的天地。比如说有一种在鱼鳍中长有骨头的肉鳍鱼就开始向陆地进发,而这时候的陆地上也出现了一些小型的昆虫和植物。来到这片新天地的肉鳍鱼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竞争对手,在缺乏天敌,而且有着充足食物的陆地上,肉鳍鱼又开始了快速的进化。它们的鱼鳍逐渐演化成了可以爬行的四肢,成为了可以水陆两栖生活的两栖动物。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7)

肉鳍鱼的进化

不过两栖动物还是必须依靠水完成生命的循环,它们必须在水中产卵进行繁殖。而水中的鱼卵也会面临着被当做食物的风险。为了推进物种的繁衍,保存更多的后代,两栖动物逐渐进化出了可以模拟水中环境的羊膜卵。有了羊膜卵,两栖动物就可以在陆地上进行繁殖,完全地离开水域进行生活。而且它们的身上也覆盖了鳞片,就这样可以一直保持身体里的水分,就进化成了可以完全生活在陆地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变成了陆地上的霸主。它们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而且数量众多,因为地球上有着充足的氧气,它们的体型也越来越大。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8)

古生物化石

爬行动物中逐渐演化出了一个新的物种,这就是在陆地上生活了长达1.69亿年恐龙。恐龙一般分为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两种。植食性恐龙的体型都比较大,用四肢行走,行动笨拙,而肉食性恐龙的体型相对小一些,用强壮的后肢支撑身体和奔跑,往往行动十分敏捷。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9)

恐龙时代

为了避免在这场生存争夺战中更好地存活下来,有些爬行动物进化出了翅膀,飞上天空开辟了新的领地,这就是翼龙。有一些爬行动物选择回归海洋,成为了鱼龙、蛇颈龙或沧龙。 当然在这个时候,早期哺乳动物也已经出现了。不过和现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生活在地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不一样,因为地面遍布着强大的恐龙,身形娇小的哺乳动物只能躲在洞穴或地下生活,并且昼伏夜出,小心谨慎地生活着。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10)

远古穴居哺乳动物的化石

转机很快就来到了,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突然“造访”了地球。猛烈的撞击引发了大面积的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喷薄而出的岩浆烧毁了大量的动植物。而且厚厚的火山灰遮挡了阳光,地面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动物们也因为缺乏食物大批量地死去。恐龙以及许多动物都走向了灭绝。

人类的出现

而一些动物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灾难,小巧的哺乳动物就在其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地球又逐渐地恢复了生机。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11)

恐龙灭绝

哺乳动物采用胎生和哺乳的繁育特点让他们迅速地扩大了自己的种群。因为胎生可以让胚胎在体内生长,而哺乳的方式则保证了后代在幼小时期能够获得稳定的食物和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这样一来,后代的存活率更高。而且,哺乳动物全身覆盖着毛发,可以自己保持体温,与爬行动物相比,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更低。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12)

胎生和哺乳

逐渐地,哺乳动物中进化出了一支被称为灵长类的动物。灵长类动物最初都生活在树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脑明显比其他动物更为发达。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地球板块运动的加剧,东非大裂谷出现了。位于大裂谷东边的森林面积逐渐减少,于是依靠树木生存的灵长类不得不开始下地生活,他们最初利用上肢的指关节进行半直立行走,慢慢地,从半直立到直立行走,完全解放了上肢。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13)

人类进化

他们可以运用上肢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说制造工具,于是,人类就这样诞生了。

结语

由此可见,生命最初的进化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蓝藻出现的时间是凌晨的4点钟,而经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来到了晚上的8点半。恐龙到了深夜11点才出现了。恐龙退场后,哺乳动物中开始进化出人类就已经到了深夜的11点58分。最后在这短短的两分钟,人类完成了从诞生文明的整个创造过程。

地球46亿年压缩成一天24小时(如果将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生命的24小时)(14)

生命起源

虽然人类的进化史也有几百万年的时间,但是放在地球的生命诞生进程中却只有一瞬间。与宇宙相比,地球的46亿年也是一颗再年轻不过的星球,这样的宇宙怎么不令我们充满着好奇,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