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言轻,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言”字,代表我们说出的话,是我们说话时的动作。

课去掉言字旁还有什么字(把音字去掉一横后的字是)(1)

也是很多与说话相关的汉字的偏旁部首。

同样,每个汉字,也都值得去被认真对待。

毕竟,大家同是人又分彼此,汉字也是一样,分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要出大乱子!

“言”字加“一”横,就成了“音”字。

《说文解字》里是这么解释的。

课去掉言字旁还有什么字(把音字去掉一横后的字是)(2)

它这么说也对,也不对!

对的是,在《说文解字》的那个时代,这两字几乎是这么写的。时代与当时社会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这个结果。

不对的是,“音”与“言”两个字,只是比较像而已。

有多像,看看这两字的早期甲骨文书写方式便能知一二。

课去掉言字旁还有什么字(把音字去掉一横后的字是)(3)

确实仅差“一”横。

但站在字根的角度上,论出处去看:“言”字作为字根,其基础性作用要远胜于“音”字。很多汉字的偏旁部首都是用“言”字来做的。

而且,“言”与“音”字的字根出处,是同源不同意!

“言”字在红山玉龙的正面形象上的刻画上,也确实是仅差一个横,用意,却差之千里!

课去掉言字旁还有什么字(把音字去掉一横后的字是)(4)

这说明,当初的造字者仅用“一”横来区别彼此间的意义,在“言”与“音”二字的非彼即此之间,应该还存在有一层不为现在的我们所知晓的转换用意,具体代表什么,值得深究。

或许,这个差别,仅限于日常生活与祭祀时的?

抑或,聚会跳舞与祭祀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