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大鼓是曲艺曲种之一,又叫单大鼓、鼓书或鼓词。据《夏邑曲艺志》记载,夏邑县大鼓起源于山东,山东大鼓约在清朝同治年间既已形成,流行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大鼓渊源是由唐代说唱艺术“词文”演变而来,曲调是山东农村的民歌小调,是由鼓词与山东民歌小调结合的产物。

夏邑县豫东大鼓(夏邑非遗名录豫东大鼓)(1)

豫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彭长林

清末民国年间,夏邑县著名大鼓艺人主要有周治法(艺名“周二别子”会亭附近人),张治伩[xìn](艺名“张二破鞋”太平西北赵庄人),彭元奎(北镇乡彭沟涯村人)和县北王集乡“唐家三盘鼓”,即唐庄唐志彪、唐志军、唐志修兄弟三人。

民国年间,豫东大鼓处于兴起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周二别子、张二破鞋、唐氏三兄弟、彭元奎等著名的大鼓艺人对大鼓艺术进行了改革和提高。大鼓传入夏邑后,他们改用地方方言演唱,唱腔吸收了当地民歌及戏曲腔词,并根据演唱者的嗓音条件自由掌握腔弯,同时去掉伴奏乐器三弦、曲胡,只用犁铧片(或铁片、铜片、简板)击节,用小鼓和声演唱,一改过去曲词缠绵、婉转的风格,使之雄浑深厚,更具有地方色彩。

夏邑县豫东大鼓(夏邑非遗名录豫东大鼓)(2)

彭长林,左手持的物件叫月牙板

建国后,大鼓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队伍不断的壮大,艺人均为男性。走村串巷的大鼓书如鱼得水、红遍豫东,演员众多,名家辈出,如朵朵鲜花,点缀着地方文艺的百花坛。他们除演唱传统剧目外,还根据形势需要创作了一些反映农村生活、家长里短的新剧目,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随着农村业余宣传队的建立,才出现了女性大鼓艺人。

豫东大鼓曲体结构属板腔体,曲调较为简单,总的唱腔音乐归纳为引子、起腔、平板、索板四部分。引子即为正文前加的闲话;起腔即是开头板,也就是接引子的唱词;平板即是豫东大鼓的基本唱腔,也是主要板式;索板即是结束句。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在主题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的句式格律,运用五字垛、十字连、三字紧来表现不同感情。曲目以中长篇为主,多是大套鼓词,如《海公案》、《彭公案》、《西凉传》、《月唐传》等。大鼓书中一部长书甚至可唱二百余场,短的也可唱二三十场。

夏邑县豫东大鼓(夏邑非遗名录豫东大鼓)(3)

豫东大鼓

豫东大鼓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伴奏,只用小鼓、犁铧片(或月牙板、简板》击节演唱,大演唱过程中有吟有诵,有说有唱。唱腔有慢板、二板、快板、串子口、连环口等,唱腔朴素淳厚,优美婉转。因唱腔的尾音多用鼻音,带哼字,故有“七十二咳咳”、“八十二哼哼”之说。鼓点儿有紧急风、长流水、五鼓二板、凤凰三点头、蜻蜓点水等。

豫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鼓长林出生于曲艺世家,其父亲彭振宽是我县知名的大鼓书艺人,彭长林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自10岁起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豫东大鼓演唱,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演出生涯。在父亲的口传心授下,彭长林开始刻苦学艺,天不亮就开始吊嗓、学敲鼓、打竹板,晚上背词背到半夜鸡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彭长林跟着父亲苦练了6年,初中毕业后就和父亲一起演唱豫东大鼓。由于豫东大鼓极富乡土气息,且幽默滑稽,所以特别受群众欢迎。

彭长林演唱的豫东大鼓擅长于叙事和抒情,语言以韵文为主,兼以散文说白,唱白并重,有吟有诵,有说有唱。内容取材于民,为民表演,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等,都是最底层老百姓的真实故事或取材于历史名著,以其优美的曲调、粗犷的唱腔、明快的节奏、滑稽幽默的肢体语言深受群众欢迎。由于唱腔不断创新,彭长林演唱的豫东大鼓具有传统大鼓和现代大鼓在特点。擅演书目有《海公案》、《彭公案》、《西凉传》、《反唐传》、《罗纱记》、《五子登科》等。2012年5月参加了夏邑县首届曲艺大赛,其参赛曲目《刘阮采药》获得了优秀奖。2013年11月参加了商丘市第一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其参赛曲目《十三个月》获得了一等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豫东大鼓的听众人数逐年下降,年轻人已无人听更无人学,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豫东大鼓。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大多已谢世,艺人只减不增,目前从事豫东大鼓演唱的艺人已寥寥无几,并且大部分已不再从事表演活动,豫东大鼓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2010年5月,豫东大鼓被夏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夏邑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