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下修行圈里常流行这样两句话“家是最好的修行道场”,“爱人是最好的疗愈师”。

以前不甚其解,误以为修行的道场是在他方净土天堂,随着自己每天锲而不舍的坚持诵读经典,“以德为镜,关照自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渐渐的,对“家是最好的修行道场”、“爱人是最好的疗愈师”这两句话感悟颇深。

换位思考投其所好(投其所好并非给己所要)(1)

曾经几何,误以为先生是最这世上难沟通交流相处的人。

我可以和他人畅所欲言沟通,可以和他人开诚布公的交流,可以和他人天南地北的神侃,可以和他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煲电话粥……

唯独感到在先生面前,我需要谨小慎微噤若寒蝉,因为有时我一说话,就会遭到先生的反唇相讥,或者冷嘲热讽,或者横眉冷对,为此我不能释怀,曾经像海中的鱼一样上刀山下火海去寻找大海,去寻找降服先生的“法宝”,去寻找幸福家庭的“地图”,甚至企图梦想把先生改造成我理想的模样,结果舍本逐末背道而驰颠倒梦想,一场梦一场空。

换位思考投其所好(投其所好并非给己所要)(2)

没有如愿以偿改变先生,却经历了人生低谷逆境坎坷不平,因为自以为是想当然盲目跟风投资理财,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愚昧无知给所谓的朋友热心打收据,公司资金断裂后却成了他人栽赃陷害的理由,为此让我和先生经历五年官司纷争,也让我彻底从沉睡中惊醒,从背道而驰颠倒梦想中醒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换位思考投其所好(投其所好并非给己所要)(3)

其实自己本来就生活在天堂净土,但自我作祟,爱构筑虚幻泡影的梦幻世界,自造苦海无边。

在自造的苦海里轮回浮沉,在肝肠寸断痛彻心扉惆怅日子里,是先生不计前嫌与我风雨同舟共济,是先生辗转反侧查询整理与案件相关的资料,是先生的坦然淡然泰然自若处之稳定了一筹不展的我,穿越迷雾、穿越困惑、突破僵局和扑朔迷离,最终化险为夷,现在倍加珍惜失而复得的,也是唾手可及的简单幸福生活,就像夫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换位思考投其所好(投其所好并非给己所要)(4)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遥想当年和先生也是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相亲一家人,后来随着岁月蒙尘,心灵被世俗物欲横流的观念知见所蒙蔽,忘记了初心,背离了初衷,结果进而话不投机半句多,成了形同陌路的同床异梦。

人生就是一趟从沉睡到醒来的旅程,有的人需要一年,有的人需要十年,有的人需要无数次的生死轮回……

自己也是经历了五年官司纷争,才彻底从颠倒梦想中

其实,爱一个人,就是“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爱一个人,就是允许所爱的人活出他自己;爱一个人,就是投其所好,并非给己所要。

换位思考投其所好(投其所好并非给己所要)(5)

我想起昔日家庭纷争都是源于自己想要捆绑先生,想让先生认同我的观念知见,想让先生和我同频共振,从没有或者很少换位思考,考虑先生内心的最真实感受,所以才发生冲突纷争。

比如先生平时爱喝手擀面、爱吃手工馍,以前的我却图省事、嫌麻烦,没有投其所好,而是给己所要,所以掏力不落好。

先生曾多次说:想要拴住男人的心,先要拴住男人的胃。可那时年轻气盛,听了不以为然,甚至还想反唇相讥,很少静下来考虑认真经营婚姻,怎样投其所好?怎样伉俪情深恩爱?

很多婚姻生活里,妻子拼命地将马桶刷得透亮,将地板擦地一层不染,丈夫下班回到家,将衣服包包丢在地上,弄脏了地板,妻子就跟在屁股后面不停地清洁,有的还一边打扫一边唠叨。而丈夫真正需要的是妻子安静地坐下来,陪自己喝杯茶,聊一聊彼此对一些人、一些事的看法。

妻子需要丈夫周末可以陪自己逛逛街,买买菜,散散步,更多一些陪伴,丈夫却加班挣钱,以为给妻子更多的钱,妻子就会高兴。结果,丈夫加班越多,妻子越不满,而丈夫却觉得很委屈:我为你、为家庭,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却看不见。

妻子喜欢丈夫给自己制造一点浪漫,过生日,过情人节的时候有一些仪式感,说一些甜言蜜语,送一些鲜花和礼物,丈夫却以为浪漫都是虚假的东西,每次都说:搞这些虚的,我不会。可惜,很多人的付出都是自以为是,看不见对方真实的需要,只是把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强加给对方,结果自己累得半死,对方也感受不到你的爱,你的付出,甚至对你的付出行为感到厌恶。

这样“给己所要”的婚姻生活让彼此双方产生审美疲劳,发生冷战纷争,甚至大打出手对簿公堂,演变成闹离婚的荒唐剧……

殊不知,爱一个人,对一个付出,是要克服自我中心,放下自己的执着,去投其所好,而非给己所要。因为投其所好,在情感上的付出就能起到百倍的效果。

愿我们不是爱得更努力爱的很辛苦,而是爱得更智慧,懂得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换位思考投其所好(投其所好并非给己所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