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农村到处都是泥鳅,大家觉得有一股子土腥味不好吃,因此那个时候泥鳅几块钱一斤也卖不出去,但后来慢慢的大家才经常吃泥鳅对身体好,而且会做泥鳅的师傅也越来越多,一下子市场上对泥鳅的需求突然增加,不信大家可以去超市看看,最便宜的也是十几块钱一斤,所以养泥鳅的人也多了起来。不过养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专门养泥鳅收入并不太高,后来有人根据泥鳅的习性,试着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没想到取到了很不错的成果,慢慢的这种套养泥鳅的办法被越来越多的人用。

稻田养泥鳅的产量(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泥鳅)(1)

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泥鳅是一种对保护环境有很大好处的技术,稻谷生长需要水,田里面全是泥巴,这两点都是泥鳅生长需要的,又是现成的,还有泥鳅在田里面还可以吃一些害虫,可以让农民不用农药,泥鳅也长肥了,水稻也不生虫,再一个泥鳅在稻田打洞,可以让田里面的泥巴透气性增强,有利于水稻根的生长。

不过想要在水稻田套养泥鳅,不是随便一块稻田都可以的,要先按照要求把稻田整好,然后再按照要求养殖泥鳅。

稻田养泥鳅的产量(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泥鳅)(2)

泥鳅对水质量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因此要选择附近有较好水源的稻田,稻田的面积不能太小,至少要达到2亩以上。选址之后要对稻田的四周进行加固,重新做田埂,压实,再用细网纱等东西埋在稻田四周,高度要在半米以上,防止泥鳅打洞逃跑,外围处理好之后要在稻田里面挖横竖两条沟,宽哥深都在半米左右,最后还要预留进水口和排水口,靠着田的这头要用网纱封住。

稻田养泥鳅的产量(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泥鳅)(3)

基础工作准备好之后就可以放泥鳅了,小泥鳅的来源可以从养殖场买,也可以自己用土办法从其他的堰塘、田沟里面获取,但不管从哪里弄的,都要选择健康的。没有受伤的泥鳅。在放泥鳅之前要先用生石灰对稻田校服,然后再投入2000斤大粪做底肥,泥鳅在放入稻田之前,要先用盐水泡几分钟,消消毒,提高成活率。放苗之后,要做的就是平时管理。

稻田养泥鳅的产量(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泥鳅)(4)

一是要控制水的高度,这一点对养殖泥鳅来说是很重要的,最开始稻田里面关水5厘米深,泥鳅放进去15天之后水位要加深一些,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水深至少10厘米,因为温度太高,水太浅泥巴升温造成泥鳅死亡。

稻田养泥鳅的产量(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泥鳅)(5)

二是肥的问题。泥鳅虽然能够吃稻谷掉下来的虫、螺丝之类的,但也少不了青饲料,因此养殖的时候要通过追肥来增加稻田里面的水草能够漂在水面上,通常情况每半个月就要投肥1次,每次肥量不用太重,300斤以内。如果发现水比较清的话,代表水里面尿素含量太少,要及时补充。

稻田养泥鳅的产量(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泥鳅)(6)

三是病害的防治。泥鳅还是比较皮实的,很少得病,但有天气不好的话也可能会得病,得病之后就不太好治疗,因此大家要做好预防工作,一个月用生石灰在稻田消毒一次。水稻要尽量少用农药,对泥鳅不好。

稻田养泥鳅的产量(在水稻田里面套养泥鳅)(7)

四是及时捕捞。捕捞泥鳅的办法有很多,平时农民们最常用的就是用下篓子,对于养殖户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用的办法,但下篓子的位置是有讲究的,篓子要靠近水流动的地方,比如进出水的位置,泥鳅喜欢活水,这个位置待得时间长,因此是下篓子最好的位置,收篓子的时间最好是在温度比较高的是时候,因为泥鳅在20度以上的时候才比较活跃。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等稻谷快要成熟的时候,提前防水,让泥鳅待在稻田里提前挖好的沟里面,人工抓,当然这样比较费时间,不过比较有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