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福建省南靖县的书洋镇田螺坑村,有一片著名的土楼群。


土楼群由1座方楼、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组成,方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它们依山势错落布局,建筑样式精美,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巧妙构成,给人以强烈的观赏冲击,令人叹为观止,被当地人戏称为“四菜一汤”。


汉晋坞堡的活化石


这种福建南部山区的土楼和赣南粤东北地区的围屋,非常相似,从建造目的和设计理念来说,本质相同。他们都是居住在赣闽粤三省毗连区的客家人传统建筑。我们就按照习惯统称它们为客家围屋吧。


客家人的真实来源(客家人的来源和历史)(1)


客家围屋被誉为“汉晋坞堡的活化石”“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城堡我们比较好理解,那么坞堡是什么呢?它和客家围屋又有什么紧密联系呢?


坞堡,最初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于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出现大饥荒,社会动荡不安,士家大族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三百年后的西晋末期,坞堡大量出现,历史书中有关记载很多。比如,《资治通鉴》中就有“永嘉(年间)……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的陈述。史学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认为“西晋末年……当时中原避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


由此可见,坞堡是古老的建筑,那么它的真容如何呢?从汉墓出土的陶屋模型可以看出,它是防御性的小型城堡,是用来保卫生命和财产安全的。


而我们的客家围屋虽然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各种形状,但它也是外面围拢成防御型的小城堡,这种建筑模式和坞堡是有共同之处的。并且,客家围屋,内可以居住生活,外可以抵御野兽和敌人的侵害,同样保卫了生命和财产安全。两者实际功用完全一样。


另外,在建筑技术上,客家围屋和秦汉时代建城造墙的夯土版筑技术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客家围屋和汉晋时代的坞堡存在着历史的传承关系。


远方“客”


既然南方的客家围屋继承自汉晋时代的中原坞堡,那么住在围屋中的客家人是否就是古时候中原人的后代呢?还是生活在中国南方的第“57”个民族?


客家人的“客”字告诉我们,他们原先并不居住在赣闽粤三省毗邻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陆续来到这一区域,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


客家人来自何方呢?


今天学术界关于客家的起源仍然有很多争论,但是客家人的共同文化心理特征是,他们认为自己来自于中国北方的中原地带。


中国历史上确实有汉民族大规模南迁的史实,也有对“客”人的记载。


客家人的真实来源(客家人的来源和历史)(2)

西晋永嘉年间,中国北方大乱,中原百姓纷纷南逃。后来西晋贵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汉族政权东晋,东晋称呼从北方迁至南方的移民为“客”。史书《南齐书·州郡志》明确记载,“南兖州,镇广陵。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元帝大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民上有司,为给客制度”。


隋唐时代,中国重归统一,后来又发生了安史大乱、藩镇割据和黄巢大起义,为了躲避战乱,中原人又纷纷南迁。宋代统一后,制作政府簿籍,使用了“客户”的专称,将北方移民与当地土著区分开来。民间则通称为“客家”。由此“客家”这一颠沛流离却始终自强不息的汉族民系,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在客家人迁徙的过程中,到处兵荒马乱,惟有赣南、闽西南和粤东北因为地处遥远的南方山区,没有受到战争的祸患,“堪称乐土”,于是这里成了客家的大本营。


此后受宋明清时代战乱的影响,客家人又向粤东、台湾、南洋地区扩散,逐渐走向世界各地,形成了“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分布格局。


客家人的中原特征


除了历史书中的记载,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基因科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来进一步的证明客家人是起源自中原的。


客家人的真实来源(客家人的来源和历史)(3)

2003年,复旦大学的李辉等人发表了针对福建长汀客家人的遗传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了当地人的父系来源结构,其中,汉族约占80.2%、畬族约占13%、侗族约占6.8%。2012年,天津师范大学发表了广东和江西两省共1354例客家人男女的体质报告,结论表明,客家人更接近中国北亚类型族群,客家人的主要成分应是中原汉人,畲族是对客家人影响最大的外来因素。


在语言和饮食方面,证据同样不少。


今天客家人的方言,掺杂了南方赣语和闽语的很多发音方式,但与其他方言类型不同的是,客家话较多的保留了北宋官话的语音语调。这一方面说明,客家人的主体应该是在宋代以前固定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来自宋或者宋以前的中原地区。


客家人的饮食上更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味,堪称古代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客家人的真实来源(客家人的来源和历史)(4)

客家菜肴中,紫盖肉、酥烧肉、红烧肉、烧鲤、糯米酥鸡、八宝全鸡(鸭)等和鲁菜在烹调技法的运用上都十分相似,只不过在原料运用和方法处理上稍有差别。


在待客方面讲究“六碗八盆十样”,客家人颇有古民遗风。客家人尊老知礼,设宴依辈分排座次,上座留空位给已故先祖,以示敬礼。席间礼规繁多,小辈要给长辈敬酒、敬菜等。这些习俗都体现了古代尊卑有序的中原文化。


结 语


综上所述,客家人绝不是有些人口中的第57个民族,他们是中国汉族的一支重要民系,而作为客家文化代表的客家围屋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当代的中国人如果对客家人和客家文化感到陌生和神秘,实在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