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最近的活动(招行新当家遇到了件烦心事)(1)

作者|刘吉洪

图片|摄图网

今年4月下旬,已经任职9年的招行原行长田惠宇被带走调查,“老将”王良代行行长职责。6月15日,银保监会核准王良担任行长,招行正式进入王良时代。6月29日,56岁的王良首次以行长的身份,出席2021年度招行股东大会。

但这位招行新当家人可并不轻松,眼下,就有那么一件烦心事儿——代销爆雷。

7月4日,世茂集团在港交所披露了公司10亿美元债违约的情况。消息发布后,迅速登上了热搜。此前,招商银行因代销的五矿信托-鼎兴系列产品到期无法兑付而备受关注,穿透该项目后发现,底层资产正和资金链紧张的世茂旗下项目有关。

本次信托违约,对招行品牌声誉、高端客户信任度和大财富管理战略转型都可能产生一定的考验。

王行长如何处理代销产品爆雷这件事儿,机构、股民也颇为关心,截止7月6日收盘,招行股价今年年内已下跌18.29%,这个跌幅比2018年全年12.02%的跌幅更大。

自2014年以来的完整年度看,招行股价仅有2018年是下跌状态,2022年是否能在下半年“翻身”让市场对其重拾信心?

我们拭目以待!

招行最近的活动(招行新当家遇到了件烦心事)(2)

年初至今招商银行股价走势

身陷代销违约风波

招商银行最近正因代销的五矿信托-鼎兴系列信托计划爆雷而备受质疑。

该系列产品由五矿国际信托公司管理,由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进行代销。

事件背后还是要指向房企爆雷潮,这轮房企违约潮最早受冲击的是银行的对公业务。现在,专注零售的招行也难逃波及。

在房企接连爆雷后,信任危机正在传递至房地产信托的代销方。最近一段时间,招行银行因其代销的部分信托产品陆续违约备受关注。事实上,自2021年下半年起,招行已经有多个代销的信托计划逾期未能支付本息,据不完全统计,总规模在百亿元左右,投向的底层资产基本都与房地产相关。

此处列示比较典型的几个案例:

1、2021年8月,招行代销的5亿元大业信托·君睿15号项目出现实质性违约,这也是招行代销信托首次出现自然人违约。该信托计划旨在为华夏幸福间接全资子公司九通基业投资提供流动性资金。华夏幸福在去年初已经爆雷,金融负债超过2100亿元,债务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2、2021年11月,由招商银行代销的“外贸信托-富荣166号恒大成都天府半岛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逾期。该计划总规模66亿,由招商银行全权代销,项目资金用于向成都心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放信托贷款,用于成都恒大天府半岛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置换金融机构借款。经过协调,最后以延期2年兑付的方式处理;

3、2022年5月31日,安克创新发布公告称,2021年6月购买的招行代销的1亿元中航651号信托理财产品存在逾期风险。

此外,还有媒体曝出招行代销的山东国际信托-资产组合管理1号产品也出现问题。该信托项目底层资产是两个房地产项目,合同中约定的业绩比较基准是6.3%。根据山东信托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开发商资金出现问题,该计划无法按期偿还本息。

不过,上述事件的影响还是不能与此次代销的五矿信托旗下鼎兴系列相提并论。

7月4日,世茂集团在港交所披露了公司10亿美元债违约的情况。消息发布后,迅速登上了热搜。除债权人外,被世茂集团“殃及”的还有五矿信托和招商银行。

鼎兴系列信托计划成立于2021年3月至6月,产品期限均为12个月,最后到期日为2022年6月18日,该系列产品由招商银行代销,总规模23亿元,被定为“R3稳健类固收产品”。

鼎兴系列信托产品共有15期,成立于2021年的3月-6月之间。该系列产品由五矿国际信托公司管理,由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进行代销。该系列产品要求投资者100万元起购,持有期限为12个月。

截至2022年6月18日,五矿信托-鼎兴系列所有产品已经全部到期,然而多个产品出现了逾期的情况。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投资者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多人不淡定了。

在鼎兴系列产品中,房企的物资与工程供应商,将手中对房企的应收账款债权,卖给保理公司,套取了现金。保理公司采取的不是抵押借款,而是一次性买断,并且通过信托产品将债权传递给投资人。即鼎兴系列产品的风险链是从房企-供应商-保理公司-信托 银行-投资人,层层传递的。

在这条风险链上,供应商从保理公司拿到资金,保理公司通过信托将债权转嫁给投资人,信托公司和银行赚取管理费与代销费,而最后的风险则是投资者承担。

如果房地产处于高景气周期,或许这就不应该叫做风险链,而应该叫利益链,大家各取所需,相安无事甚至其乐融融,但偏偏去年以来不断的地产爆雷事件,让风险不断暴露。

或存违规行为

对于投资者来说,维权才是眼下最关心的,招行这类代销产品的违约,该找银行还是信托公司来负责?

一部分投资者(代表是米哈游公司)选择起诉五矿信托违约,还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招商银行代销信托产品存在违规行为,对招商银行的不审慎行为提出了质疑。

根据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对代销产品开展尽职调查,不得仅以合作机构的产品审批资料作为产品审批依据。

若代销机构对于投资项目风控措施合规、监管到位、信息披露正常,面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最终出现逾期可以理解。

然而,招行在代销鼎兴系列信托产品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行为。

根据投资人的说法,鼎兴系列产品在招行App上线时界面描述为基金,自鼎兴1号、2号在今年3月发生到期无法兑付问题后,相关产品页面调整,增加了对于“房地产融资类产品”的解释,且删去“基金”字样。

新掌门“求稳”

6月29日,56岁的王良首次以行长的身份,出席2021年度招行股东大会。

王良自1995年加入招行,至今已有27年,一路见证它成长为一艘“万亿巨轮”。

过去两个月,招行管理层多次对外释放“求稳”信号,强调行长变了,公司治理和战略不会变。

6月29日的股东大会上,王良再次用三个“不变”来稳军心: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不变、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变、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不变。

“风险上升、困难增多、挑战加大。”王良用12个字形容上半年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今年一季度,招行营业收入919.90亿元,同比增长8.54%,相比去年同期10.64%的增速,有所放缓。

招行最近的活动(招行新当家遇到了件烦心事)(3)

招行2022年一季报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招行本次信托违约的处理结果,可能对其品牌声誉、高端客户信任度和大财富管理战略转型都有一定的影响。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王行长如何解决眼下这件烦心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