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老年人逐渐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甚至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上述不适,休息后可继续行走的症状,很多人不以为然,以为是腿脚的毛病,上了年纪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往往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警报”。

60多岁的范某,2个多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的发凉和疼痛,间歇性跛行距离为50米,但是他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冻着了,然而随时间延长,这种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出现了夜间静息痛,跛行距离也由原来的50米减少到10米,于当地医院给予活血化瘀等治疗后症状没有明显缓解,遂慕名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张磊主任医师详细问过病人的情况后,初步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那么,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病变动脉内膜增厚、增生及血脂浸润,形成粥样斑块,并可伴有钙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形成血栓和管腔闭塞等,发生在下肢肢体可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这种疾病称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激光光凝过程(准分子激光消蚀术)(1)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是临床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基因因素,以及年龄和性别、局部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壁的结构与性能等。

临床一般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为四期:

一期:无症状期,患者会感觉下肢发麻、发凉,感觉异常,但是这些症状没有什么特殊性,和其他疾病导致的腿麻、脚冷很难区分。

二期:间歇性跛行期,走一段距离就感觉疼,需要歇一会才能继续走路。

三期:静息痛期,这个时候就是不走路也会疼,有的患者甚至疼得晚上难以入睡。

四期:坏疽期,脚趾的皮肤和深部组织得不到有效供血,就会坏死而出现坏疽,将面临截肢的风险。

激光光凝过程(准分子激光消蚀术)(2)

而对于范某来说,已经出现了夜间静息痛,也就是说他已经到了临床三期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下肢的血管堵塞程度就会进一步加重,面临截肢的危险。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发现范某有长达30年的高血压及8年的糖尿病病史,8个月前又出现了肾功能衰竭,目前规律行透析治疗,也就是说患者的血管条件很糟糕,完善术前相关检查的过程中,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CTA)的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想法,结果显示:双侧股动脉、腘动脉多发性混合性斑块伴管腔中重度狭窄;双侧股深动脉多发混合性斑块伴管腔轻-中度狭窄;双侧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断续显影伴管壁多发钙化灶等。

激光光凝过程(准分子激光消蚀术)(3)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张磊主任医师看过患者的CTA报告及图像后,表示:患者目前右下肢已出现静息痛,需开通右侧股动脉、腘动脉及远端流出道的腓动脉,但是患者基础疾病多,血管条件差,不能耐受两次手术,可考虑一期行右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膝下腔内激光消蚀术。张峰主治医师和李卫医师详细的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治疗方案,并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术中先行右下肢动脉造影,结果与CTA基本吻合,根据术前讨论的治疗方案,由张磊主任医师主刀,张峰主治医师和李卫医师做助手,置入导丝导管进远端腓动脉,球囊扩张膝上动脉,并植入两枚支架至股浅动脉,膝下给予准分子激光消蚀近端腓动脉,再次造影:股腘动脉通畅,腓动脉全程显影,下肢血供明显好转,局部包扎,手术顺利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