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这一词牌名看到就觉得大气洒脱。

自屈原来,“渔父”总给我们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他们“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皆浊,他们独清;众人皆醉,他们独醒……

他们参悟万象、洞察一切,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姜子牙、宋玉、严子陵、范蠡,都曾为渔父垂钓于渺渺烟波间,惯看秋月春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笔下的渔父诗意的生活,曾是多少人的向往……

由此看来,“渔家”确实是有资本“傲”,从词牌看,“渔家傲”的曲子该是雄浑洒脱、悲壮豪迈的,今天我们分享10首最美的“渔家傲”,听神仙一曲渔家傲,看绿水悠悠天杳杳。


第十名: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朱服 〔宋代〕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1)

“渔家傲”词往往上阕感情平静,如山间清风,入夜明月,缓缓的将你拉入一片自在清远的山水之间。

而下阕忽作狂风骤雨,人生悲欢喜合,禅悟哲理喷涌而出。

如此词中,上阕中是暮春时节纤纤小雨,细细和风、烟笼絮飞,淡淡的伤春之愁,

而下阕忽然用力,春来春去,人生无常,叹春光短暂,岁月如流。

人生短暂,流失的是岁月,失去的是光阴,宝贵的是时间,人生不能重来,珍惜当下。


第九名: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宋代〕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2)

人皆道“李易安唯一的豪放词,乃是“天接云涛连晓雾””,

其实这一首“雪里已知春信至”,亦可作豪放词赏。

这首咏梅词,上阕写寒梅初放,展梅之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喻梅之美丽高洁。

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画。


第八名: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晏殊 〔宋代〕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

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

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3)

《渔家傲》曲牌即得名于此词。

晏殊向来仕途坦稳,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于词中也没有什么大的理想抱负和不平之鸣。

交游唱和,多是寻常,虽有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但也是停留于感慨之上,最后还是会极其乐观的表示珍惜当下。

如此词中,画鼓歌舞,由昏达旦,的确是一件欢乐的事情。然“时光只解催人老”,时光不管你快乐与忧愁,只懂得催促人走向衰老,于是及时行乐,莫负光阴便是理所当然。

同叔词,不堪读,初读字句唯美,再读千篇一律。


第七名: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王安石 〔宋代〕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4)

比起老师晏殊,王安石的一生可谓精彩太多了。

虽可以顺风顺水,他偏要折腾,轰轰烈烈的变法让他名垂千古,却也让他仕途坎坷。

老年告别朝野,回归田野,与峰峦叠嶂,小桥流水、繁花翠草为邻。春风和煦,时时吹拂,无需打扫,房屋自然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于鸟鸣中醒来,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鸡鸣就要起床,如今这闲适的生活比起当年,是快活了许多。

人生如风筝,飞的再高、再远,也会有归尘归土的那天,当繁华归于落寞,绚烂归于平淡,不如静享岁月的安宁。


第六名: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张元干 〔宋代〕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

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

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5)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中的有头戴斗笠的渔翁,披云戴雨,垂钓于浩渺春江。

从天光钓到月色,渔翁丝毫不觉疲惫,那白鸟青山,便是他最好的伙伴。

此词大有张志和《渔歌子》之风骨,是一幅细雨迷蒙的春江垂钓的有声画,表现了词人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的渔家生活的热情向望。


第五名: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宋代〕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6)

欧阳修此词,虽是名篇,但以《渔家傲》作词牌,写女子心事,倒有点粗犷不秀了。

上阕是端午风俗,赏榴花、吃角粽、饮菖蒲酒、沐香花浴都是过端午的标志性活动,

然一派热闹中,独有一女子却在闺阁中睡眼惺忪、静听黄鹂。

这热闹和安宁的鲜明对比,正如朱自清说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第四名: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黄庭坚 〔宋代〕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7)

要说起《渔家傲》的大气,黄庭坚堪领一帜。

上阕援禅家语入词,云灵云和尚于尘世中三十年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

下阕则言参禅悟道之艰,灵云三十年的蹉跎,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他身上,顿悟之中尚有“渐”的痕迹。

“顿悟”,是一瞬间,可这背后阅历,却需半世之艰。


第三名: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8)

本词为毛泽东喜闻龙冈之战大捷后作,上阕写作战的胜利,下阕再发雄音,以表二战之决心。

上阕中,国民党以双倍兵力卷土重来,滚滚狼烟遮没了半个天空,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然面对重兵来犯,毛泽东满怀信心,运筹帷幄,豪迈道出:“唤起千百万劳苦大众齐心协力奋勇向前,那时红旗就会插遍整个中国”。

人民战争,才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人民,才是常胜不倒的旗帜。


第二名: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宋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9)

这是公认的易安豪放词,虽是记梦,但幻象栩栩如生,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词一开头,便是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于梦境之中,自然组合,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也如同给梦境中的词人搭设了一个转舞的舞台。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第一名: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四首诗(听神仙一曲渔家傲)(10)

《渔家傲》的沧桑悲凉,当于此词之中最为深沉。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已是一片萧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

可是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他们只能听着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默默地流泪。

这首词的意境开阔、格调苍凉,堪为宋词之第一。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热爱祖国、矢志卫国的真情。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