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宋好侍妾》的舞台上:

导师苏轼(摸着自己的啤酒肚):你们说一说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

侍妾A :里面装的是满腹的诗书文章,您的公众号篇篇10w ,都来自这里。

苏轼:NO,NO,NO……

侍妾B:这是一肚子的智慧啊,您的人生智慧都装在里面。

苏轼:还是不对……

侍妾C:大官人啊,您这是装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啊!

苏轼:Right!I choose YOU!今晚就翻你的牌子了!

这第三个侍妾就是最懂苏轼的女人——王朝云

2.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为一个天生命苦的孩子,王朝云从小就沦落到红尘中,是杭州西湖边上的一个歌舞团里的名妓。 但是她并没有自抱自泣,自甘堕落,而是出淤泥而不染。在歌舞团里的她,不但能歌善舞,而且清新脱俗,在红尘女子中保持着独有的高洁不凡的气质。

1074年,39岁的苏轼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做通判。在一次宴会上,他和王闰之发现了冰雪聪明、机智过人的12岁的王朝云,便把她养在身边做丫鬟,并且教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在王朝云年满18岁之后,王闰之便做主让苏轼把她收为侍妾。

苏轼十首爱情词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

有人说,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苏轼第一次见王朝云之后,对着波光涟涟的西湖所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既是赞美西湖美景,又是感叹情窦初开的王朝云的美丽动人。

因此,从12岁就跟随了苏轼的王朝云,看到了苏轼满腹经纶的才学,看到了苏轼为人处世的人格魅力,看到了苏轼为民做主的兢兢业业,也看到了苏轼在官场的大起大落……她为苏轼的才华和为人所吸引,也为他的辛苦和被贬而心疼,更深深地理解他的潇洒豁达和不合时宜。

王朝云不是苏轼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是他的师长,更没有机会天天和他谈人生聊理想,但是她却懂得苏轼的“不合时宜”,单从这一件事而言,她就超越了苏轼其他所有的女人,包括他的妻子

3.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被贬惠州的时候,苏轼创作了上面这首《蝶恋花》。他个人很喜欢这首词,所以经常会拿出来吟咏一番。有一天,吃完饭没事儿的时候,他叫王朝云来唱一下这首词。朝云满心欢喜,可是当她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两句的时候,瞬间泪流满面,哽咽不止,再也唱不下去了。。。

可是,这两句不是教大家要看开一点,乐观一点,豁达一点,经常让我们用来安慰失恋的人的吗?怎么会让王朝云有这么大的悲伤之情呢?WHY?

原来,这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来自屈原的《离骚》:

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

这两句翻译成人话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是屈原被楚国流放后发出的感慨。看上去是有洒脱的意思:反正全世界总有我能去的地方。

可是,事实呢?屈原至死都没有离开楚国,在楚国灭亡后还投汨罗江而死,可见屈原对他的国家和人民是多么的忠贞不屈。

苏轼在这首词中引用这两句,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虽然看上去好像很豁达,但其中有他对国家和皇上的忠诚。事实上,被贬惠州,对于苏轼来说,基本上就是对他判了死刑,除了这里,他还能去哪里呢?

想到这里,想到夫君被贬之后的种种逆境和不顺,命运中的挫折和苦痛,朝云自然悲伤起来,泪流不止。

可以说,只有最懂苏轼的王朝云才能从词中读出他的无奈,读出他的悲伤。他们志同道合又同病相怜,苏轼忠于他的国家,却屡遭贬谪;朝云忠于他的丈夫,却经受着病痛和疾病的困扰。

之后,本来就体弱多病的王朝云,再加上多愁善感,很快就重病不愈,撒手人寰离苏轼而去。

朝云去世以后,苏轼再也没有吟咏过这首《蝶恋花》,他也再没有过其他女人,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4.

不似杨枝别乐天。

苏轼也曾经是一枚追星族,他最大的偶像就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他喜欢他的诗,喜欢他的文,也喜欢他的人,他同时还羡慕白居易的桃花运:“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拥有樊素和小蛮两个美丽温柔能歌善舞的侍妾,经常左拥右抱,美人环绕,让苏轼眼馋地直流口水(这样说来,大文豪也是俗人一个呀~)。

直到有了王朝云,苏轼终于得偿所愿。也许王朝云没有像樊素和小蛮那样婀娜多姿的身姿和舞技,但是却让苏轼彻彻底底地折服。因为樊素和小蛮只是白居易的侍妾,只能和他共富贵,却不能共患难。而王朝云不但温柔美丽可人,而且和苏轼是真爱啊。

<<惠州荐朝云疏>>

轼以罪责,迁于炎荒。

有侍妾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

我苏轼由于犯了过错被贬荒蛮之地,我的侍妾王朝云,一生勤勤勉勉,任劳任怨,万里跟随,不离不弃。

在宋朝的时候,侍妾说好听了是男人的小老婆,姨太太,说不好听了,其实就是他们养在家里的官妓,是用来供男人玩乐应酬的,他们对于男人来说,是和妻子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的妻子是需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但是侍妾是完全不需要的。在苏轼被贬惠州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这辈子的辉煌都已经是过去式了,所以他遣散了所有的侍妾,让她们去寻个更好的人家。但是,王朝云却说什么都不肯离去,因为她深爱着身边的这个男人。

被贬到惠州之后,苏轼发出了以下感慨:

不似杨枝别乐天。

因为,樊素虽然和白居易的感情特别好,但是在白居易年老多病的时候,他劝樊素离开了,而樊素虽然依依不舍,最终却还是离他而去。樊素离开之后,白居易在《别杨枝》中写道:

病与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

在白居易经历病痛折磨的时候,樊素离开了,把白居易的春天也一并带走了。

而苏轼就比他幸运和幸福多了,因为在他被贬惠州,食不果腹的时候,王朝云对他不离不弃,誓死相随。

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端庄优雅、颇通诗书,是苏轼门当户对的结发妻子;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善解人意、任劳任怨,是苏轼生活中最重要的女人;而这个野生野长的无名无分的侍妾王朝云,才是最懂苏轼的那个红颜知己。她和他无论在学历还是在年龄上,都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她懂苏轼,她爱苏轼,她把一个女子最美的年华都献给了苏轼,她和苏轼心意相通,生死相随。苏轼对她的爱恋也最为深刻,在王朝云死后,苏轼写了无数的诗词来悼念她,其中下面这幅对联最能表达苏轼对王朝云的心意: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无论是作为一个文学家还是政治家,苏轼都是幸运而幸福的。因为他遇到的三个女人,无论有没有学识和才华,不论名分和地位,都是真心地爱着他。都做到了无论贫穷或富贵,健康或疾病,都一直追随他,守护他。用郦波老师的总结来说,这三个女人对于苏轼来说就是: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王弗给苏轼带来了爱情,王闰之给苏轼带来了温暖,王朝云给苏轼带来了希望,苏轼的爱情和婚姻生活就像那人间的四月天。

推荐阅读:

苏轼:我和她是“生同室,死同穴”的情分

苏轼:你走后的第33天,还是想你

苏轼:您有一份简历请查收

,